游立军
(宜阳县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河南 宜阳 471600)
河南省人口众多、乡村规模大,加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随之而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新矛盾、新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乡村治理的善治、和谐乡村乃至“四个河南”,探索在乡村适用的民主协商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且紧迫。民主协商制的构成要素是形成完善制度的首要条件,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协商民主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其中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能够适应协商民主的发展。以下几种模式仅供参考:一是效仿我国人大制度来进行乡村财政预算,为协商民主提供依托;二是依靠现有制度进行创新改革,基于现有村委会来构建适合本村的组织机构;三是利用社会组织为村委服务,行使政策咨询职能[1]。综上可以看出,必须依托一种或多种制度来发展协商民主。所以,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是协商民主的一种载体,制度应用得好,协商民主发展就会比较好。
通常程序关乎着协商民主的成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推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程序的重要性,部分地方政府甚至认为程序是一个很繁琐的方面,因此往往会对搞民主感到棘手。民主的推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严格的程序是确保协商民主成功的关键,程序公正才能确保民主协商结果的公正[2]。因此,必须对程序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严格执行程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议题是公共行政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实际而言,村级组织在开展协商民主的时候,选择的议题或关注的领域都要与村民或村落发展息息相关,脱离了群众,那么在后续推进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阻碍[3]。另外也要注意的是,在议题的选择方面,政府和群众发挥的角色相差很大,政府往往能够控制议题。所以,对于政府而言,应重视这一问题,在议题的选择上应顾及社会大众,更多地为社会考虑。
通过哪种方式来开展协商民主,怎样面对面地进行讨论和协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相关办法,如头脑风暴、面对面商议等[4],并非一定要用开会的方式来发展民主,完全可以制订另一种开放式的议事方法,基于方法让大家顺畅地进行讨论和协商。该方法最初起源于国外,后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在坐下来讨论的时候,特别是政府与社会两个方面,必须营造一个相互平等、尊重、公平的氛围和环境。在我国,很多问题都能够通过面对面的讨论来解决,讨论时大家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很多误解自然就会解除,甚至可能有50%以上的问题是由于误解、由于双方不愿意坐下来而产生的。所以,问题的核心在于能否让政府和社会心平气和、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讨论,而且这个方面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
顾名思义,绩效就是协商民主所能获得的预期结果[6]。简而言之,就是好还是不好、是不是不够等,核心是要实现老百姓和政府的互动。如果能够建立这种互动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结果,能够不断地把这种协商的形式推广下去。所以,对于政府和社会而言,双方必须加强互动,增强双方的信任,社会应当理解政府,政府应当更加关注社会,这才是发展协商民主的预期结果。如果实现了这一预期,尽管部分政策在当时获得的成效并不是十分显著,但是只要能够构建这种互动,其协商民主的结果就是好的,这样才可以看到政府未来决策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开放性。
和谐乡村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但现实情况是,基层组织和村民之间经常有矛盾和冲突存在,沟通不畅或政策落实不到位会导致怨气的积压,甚至会爆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这说明应进一步强化乡村协商民主的治理,丰富治理内容,创新治理形式,不断增强广大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