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超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9)
交通和旅游业的融合,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于2017年指出要大力发展“交旅融合”、“快进慢游”。“一快”使游客迅速进入景区,保证集散和交通的顺畅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实现游客远距离快速进出目的地;“一慢”进入景区之后,能够充分享受旅游慢生活,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
巴州旅游公路发展SWOT分析:
巴州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巴州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天鹅繁殖地、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世界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中国最大的沙漠和世界最大的流动性沙漠、中国最大的高山野生动物保护区等等,创下多个中国之最,甚至在世界上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
过夜率和重游率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游客在当地停留过夜和多次前往,将会促进消费、可持续地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据相关规划统计结论表明,巴州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为2~3d(51.89%),停留4~5d的游客达到27.57%,且近半数游客表示有多次前往巴州旅游的经历。因此,巴州旅游业过夜率、重游率已经有良好的基础,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近10年内,巴州旅游收入呈现指数型增长,整体呈现上升趋。
“十三五期间”在巴州“十字型”综合运输通道布局的基础上,结合巴州区位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力构建以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为主体形成的“五横五纵五联”骨架公路网,主要服务于巴州与周边地市州之间的中长途运输,兼顾州域内部短途区间运输。
巴州正在按照“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进行公路的建设,旅游公路的基本骨架初步形成,公路持续改善进步,为接下来的旅游公路规划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6~2015年,巴州入境客源市场增长缓慢。十二五期间,人均消费530元,旅游总消费中,旅游交通成本最高,尚处于旅游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产品类型主要以观光游览型为主,属门票经济,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消费产业链尚不健全。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人均GDP与旅游体验需求有正相关中国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正逐渐从观光转向休闲度假与主题旅游。然而巴州旅游仍然以观光游为主。这种情况亟需旅游公路的带动。
相关规划指出,巴州国省干线公路密度小、等级低,路网骨架需优化。全州境内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3821km,密度仅为0.8km/百km2,远低于全疆1.1的平均水平。全州农村公路总里程10367km,农村公路网密度2.17km/百km2,远低于全疆6.25的平均水平。可见巴州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的系统尚不完善,旅游资源地的联系较弱,限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公路按行政等级一般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以及专用公路5大类,旅游公路应属于专用公路,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公路则不仅仅局限于专用公路,跟旅游相关的所有通行道路均可为旅游业服务。目前巴州骨架公路初步形成,而省道以下等级的公路缺乏层次和体系,无法很好地服务于旅游业。
“一带一路”政策的大背景下,巴州将成为向北连接首府乌鲁木齐,向西经和田、喀什可达红其拉甫口岸,向东经青海进入内地的交通枢纽,成为继“亚欧大陆桥”之后,开启新疆与内地联通的第二条快捷通道,旅游业发展将迎来地位凸显、交通巨变、能量聚集、客源广阔的难得历史机遇期。第三条出疆公路正位于巴南。巴州旅游公路的规划建设意义重大、价值显著。
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快进”交通网络…支持建设满足旅游体验的“慢游”交通网络: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风景道,结合沿线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等。国家政策十分重视旅游公路的规划发展,为本规划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汽车的大众化时代与旅游的大众化时代相叠加,促成了中国自驾游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态势。在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旅游产业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2015年自驾出游人数达到23.4亿人次,占年国内游客总人数的58.5%,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出游群体。
旅游资源同质化竞争严重,未能实现差异化经营
观光产品方面,巴州地区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新疆其他草原景点相比质量风景相当,但是巴音布鲁克草原区位偏远,很难与其他景区结合打造旅游路线。所以很多游客宁愿选择容易到达且游览景点较多的线路,可见旅游交通对巴州解决同质化竞争的意义重大;与其他州相比,巴州文化产品包装宣传不足,如何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经营,是未来巴州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挑战。
[1]巴州旅游第十三个五年计划发展规划[R].
[2]《巴州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R].
[3]维吾尔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