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疾病科学防治方法

2018-02-13 21:36:20常亮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牛羊圈舍养殖场

常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3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伊犁 835407)

0 引言

牛羊疫病防治工作是牛羊养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进程中,很多养殖户并不能及时更新养殖理念和养殖模式,依然沿用传统养殖模式,使牛羊生长速度较慢,生活环境恶劣,饲料营养价值差,饲养密度过大,牛羊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中。同时,近年牛羊交易频繁,养殖数量不断增加,使牛羊疫病的种类不断增多,很多疫病常呈现混合感染、隐性感染发生,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会使某些传染性疫病在牛羊群中反复感染,反复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代化畜牧养殖产业发展,需要应用科学的动物疫病防治方法。

1 发病原因

1.1 养殖管理不规范

近年,尽管牛羊规模化养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牛羊养殖过程越来越趋于科学化,但小规模家庭养殖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规模化牛羊养殖产业发展中,养殖场通常能制定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防疫制度,存在的疫病防范问题相对较少。而小规模养殖模式,养殖数量较少,养殖较为分散,饲养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科学防疫意识不足,管理不到位,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仅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养殖规模,并没有配置与规模相应防疫设施和防疫措施。养殖场内部并没有制定合理的清理消毒制度,导致圈舍清理不及时,打扫不及时,通风效果较差,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由于整个养殖场的卫生环境不佳,圈舍有毒有害气体积累,不断刺激牛羊的呼吸道系统,使呼吸系统的过滤能力逐渐变差,为多种致病原的侵袭提供机会。

1.2 药物使用不科学

牛羊养殖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动物疫病,在疫病防范、防治中,通常会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很多养殖户不注重事前预防,只注重药物治疗。动物养殖中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治疗与预防措施。当发现养殖场的牛羊出现临床症状后,也不能第一时间将病情上报当地动物部门,由专业兽医进行针对性诊治,而是自行选择药物盲目治疗。养殖户药物使用不科学的问题中,抗生素使用不科学表现得尤为突出。某些养殖户观察到动物出现临床症状后,就随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1~2 d后动物临床症状没有改善,就更换使用其他抗生素,通常在较短时间内会更换使用多种抗生素。在没有明确致病原的前提下使用抗生素,一方面,导致治疗效果变差,某些致病菌的耐药性逐步增加;另一方面,对于病毒性疾病、某些寄生虫疾病,使用抗生素治疗并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反而加速病情,在牛羊群体中快速传播流行。在广大基层地区,由于专业医疗技术和医疗经验都相对有限,很多养殖户不具备科学用药常识,对某些药物能否联合使用治疗某些疾病认知不清,常混合使用多种药物,导致药物产生严重的拮抗反应[1],影响治疗效果,难以发挥药物应有的药效。很多养殖户会在饲料中添加大量的兽药添加剂,有些养殖户甚至在饲料中添加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添加剂,使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量不断蓄积,不合理的动物制品一旦进入市场,会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1.3 免疫工作不到位

牛羊养殖中,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于防范疫病传播流行具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有效措施。但是在很多养殖场,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场,对动物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养殖户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只要动物没有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就为健康。而某些传染性疫病通常呈现隐性感染,待感染数量达到一定基础后,会使动物群体集中爆发流行该种疫病,造成严重的死亡率。另外,不少养殖户尽管认识到动物疫病免疫接种对防范疫病传播的重要性,但是在疫苗选择、疫苗免疫接种部位、疫苗剂量使用、疫苗注射时间选择方面存在不科学之处,疫苗免疫接种不科学,会导致牛羊疾病发生概率增加。同时,市场上的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有些违法商家为谋求更高的利益,以低廉的价格向养殖户销售低质量的黑心疫苗,养殖户使用这些疫苗免疫牛羊会导致免疫失败,某些活性疫苗还会使致病原在牛羊群体中传播,引发新的动物疫病。

2 科学防治方法

2.1 改善养殖环境

良好的养殖环境能确保牛羊健康生长,提高牛羊身体抵抗能力,避免牛羊感染疾病。养殖户在发展牛羊养殖中,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卫生评价制度,定期对养殖场的环境卫生进行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养殖场在选址建设中,要结合本地区的畜牧养殖规划,禁止在禁养区和限养区建设养殖场,确保选择的养殖场场址地势较高,通风良好,排灌方便,有充足的运动场所,饲料来源充足。养殖场生态环境的改良,还要结合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以便为牛群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避免不良因素对牛群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养殖场在建设中,应该结合养殖规模科学划定养殖区域、生产区域以及生活区域,污道和净道分开设置。此外,养殖场内部还应该配置完善的通风设备,确保将圈舍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出圈舍[2]。日常养殖中,养殖场应该制定合理的清扫消毒制度,及时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垃圾以及污染物,确保圈舍通风良好、冬暖夏凉。另外,有条件的养殖场,还应该修建沼气池,将牛羊排出的粪便进行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用于生活照明,产生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有机肥还田,实现粪便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可以改善养殖环境。

2.2 科学用药

传统养殖模式存在药物使用不当、使用不合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引导养殖户制定科学的药物使用制度和休药期。日常养殖中,当地动物卫生部门应该强化对养殖户的专业培训,培训教育中应该重点讲解药物科学使用原则、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使用时间,要求养殖户在用药中,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科学使用药物。当养殖场出现动物疫病后,避免自行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应该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由兽医进行专业诊治,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同时,还要科学使用饲料添加剂,针对目前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合理导致耐药性显著增加的问题,可以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进入机体后,会加速有益菌繁殖生长,提高机体身体抵抗能力,抑制机体内有害致病原。另外,近年的实践表明,我国中医中药在治疗牛羊疫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在解决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导致致病原抗药性增加、药物残留问题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在今后的养殖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3]。

2.3 科学免疫

疫苗免疫接种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防控手段,要引导养殖户向有资质的疫苗经销商购买针对性的疫苗。同时,要确定合理的疫苗使用剂量和免疫时间,确保在牛羊疫病流行高峰期,动物体内的抗体处于较高水平。地方动物防疫部门还应该结合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与流行趋势,在做好国家重特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接种的基础上,为养殖场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程序,并监督养殖户对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

3 结束语

随着牛羊养殖规模的增加,使养殖环境逐步恶化,如果养殖户不注重改善养殖环境,没有制定完善的防疫措施,很容易受到多种致病原的侵袭而导致牛羊发病。某些重特大传染性疫病的发生,还会威胁整个地区牛羊养殖产业的安全,因此做好牛羊疾病的科学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牛羊圈舍养殖场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今日农业(2021年3期)2021-12-05 01:46:23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牛羊各几头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牛羊片形吸虫病的诊断与防制
牛羊腐蹄病的防治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