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戬运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坝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武威 733302)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养殖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生猪养殖数量增加的同时,也为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流行提供了条件。临床上猪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还与饲养管理、季节变化有关,每年冬春季节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是引起猪呼吸道疾病传播流行的关键时期。圈舍潮湿不堪、湿度较大、饲养密度大等,也是引发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主要因素。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又被称为经典蓝耳病,属于典型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的猪感染该疾病后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妊娠母猪感染该种病毒后,主要表现为厌食、早产或者后期流产,产下木乃伊胎、死胎。流产后,患病猪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母猪的死亡率高达5%,常年反复发生。公猪感染该种病毒后,通常临床症状不明显。仔猪、育肥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后,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 ℃以上,精神沉郁,呼吸急促,常呈现腹式呼吸,很容易继发感染多种致病原,死亡率极高。将病死猪解剖后,发现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肺脏,呈现间质性肺炎。
猪圆环病毒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群中,养殖环境较差,处于寒冷应激条件,饲养密度较大,圈舍潮湿,不堪拥挤,通风不良,营养缺乏,突然更换饲料,寄生虫危害等情况时,易导致仔猪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圆环病毒会趁机侵入,产生内源性感染,导致病毒传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身体消瘦、黄疸、全身皮肤苍白、淋巴结肿大、呼吸极度困难、腹泻。患病猪还会出现咳嗽、发热、胃溃疡、中枢神经障碍的症状,常表现为突然死亡,很容易继发感染多种疾病。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液稀薄、黄疸、淋巴结异常肿大,淋巴结切面呈现苍白色。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致死率低的特点。猪感染支原体肺炎后,会严重影响自身生长发育。仔猪、育成猪最易感染该种病原,临床症状最为明显。成年猪患病后,常呈现隐性经过或临床症状较轻。发病后可以发现,患病猪会出现持续性短咳,呼吸急促,呈现腹式呼吸,张嘴喘气,并能听到喘鸣声。将病死猪解剖后,发现肺脏呈现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和肺气肿,在心叶、尖叶、中间叶、隔叶边缘会出现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部位和界限部位十分清晰,病变组织呈现浅红色或灰白色,俗称虾肉病变。
猪链球菌病可以危害、感染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具有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其中哺乳仔猪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临床上多呈现败血症和脑膜炎。成年猪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最急性病例通常临床症状不明显,突然倒地死亡。急性病例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2 ℃以上,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从嘴角流出白色泡沫,鼻腔流出浆液性鼻液,眼结膜潮红,眼角分泌出脓性分泌物,四肢、耳尖末梢和腹部皮肤存在出血现象,随后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夹杂血液和肠粘膜。患败血症病死的猪,常表现为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解剖后,发现腹腔胸腔中蓄积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全身淋巴结肿大,外观呈紫黑色,扁桃体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心脏表面可见疣状物生长[1]。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常发生于冷热交替的夏秋季节,呈现散发或地方流行,常发生于3~10周龄的仔猪。发病后,患病猪呼吸困难,张嘴呼吸,呈现犬坐姿,从口腔鼻腔内流出泡沫状液体,可视粘膜发绀。发病后期,腹部、四肢内侧皮肤变红出血,窒息死亡。亚急性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出现短而急促的咳嗽,从鼻腔中流出脓性鼻液,皮肤表面出现不规则红斑,通常发病1周左右窒息死亡。慢性型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呼吸困难,身体逐渐消瘦,最后衰竭而死。解剖后,发现粘膜、浆膜和实质器官表面存在大量出血,肺脏、淋巴结水肿明显,咽喉和周围结缔组织存在出血性浆液浸润。有些病死猪还会表现典型的胸膜肺炎症状,将病变肺脏组织切开后,切面呈现大理石纹路,气管、支气管粘膜发炎,内部蓄积泡沫状粘液。
猪呼吸道疾病防治中,在做好上述几种疾病鉴别诊断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还应结合具体实验室诊断结果,明确致病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猪呼吸道疾病防治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猪养殖中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在饲料中投入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满足猪生长发育的需求,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增强机体有益菌群数量,抑制有害菌生长[2]。养殖场内部还应合理规划养殖密度,将不同日龄的猪群分群养殖,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同时还应做好圈舍卫生工作,定期卫生消毒,确保圈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养殖场内外环境、圈舍地面、饲养用具等,可选择使用4%的氢氧化钠溶液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及时清理圈舍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不良应激因素对猪群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提高猪群抗病能力。同时,还应严格执行疫苗免疫程序,做好常见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重点做好呼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控制,定期驱虫,消除鼠害鸟害,禁止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场。
养殖场一旦出现呼吸道疾病,应该及时将发病猪单独隔离养殖,对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猪紧急免疫接种疫苗。同时做好整个养殖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彻底清洁消毒患病猪的圈舍和饲养用具,患病猪排出的粪便和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发病猪应该单独养殖,由专门人员进行看管,防止人员之间相互流动,交叉传播致病原。对于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应结合实验室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治疗[3]。通过大量实践证明,中成药在治疗猪呼吸道疾病方面有很好的作用。对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应遵循抗病毒、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预防继发感染的原则进行针对性治疗。
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对猪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巨大。在疾病诊断中,对引起猪呼吸道症状的发病原因、致病原进行全面鉴别诊断,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在日常生猪养殖中,要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管理,做好环境卫生和防寒保暖工作,确保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提高猪群身体抵抗能力,降低多种致病原的侵袭,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