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华,孙明祎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高血压病是现今社会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也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1],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则危及生命。随着高血压病发病的年轻化,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有效降低中风等老年病、慢性病的风险就变得至关重要[2]。中医药综合干预防治高血压病,尤其是1级高血压人群是主要干预对象,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及一些非药物治疗,使高血压病得到有效地控制。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大家普遍认同以下几点是导致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亢进;2)肾性的水钠潴留;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4)血管内皮功能障碍;5)胰岛素抵抗等[3];高血压病久可以引起多器官的损害,甚则导致心、脑、肾、眼等器官的实质性病变及微血管病变,严重时可出现器官衰竭[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的临床常用的六大类降压药中,单一用药的效果往往不佳[5],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并且长期服药,而西药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6],如面部潮红、干咳、足踝部水肿、肝肾功能损害等,有的药物还会因降压过快而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出现头晕加重等不适反应。并且西药中很多药物价格昂贵,有的药物长期服用还会出现耐药性,以上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差,势必会影响高血压病的治疗,使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
高血压病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很难将其归为中医的某一具体病症。中医虽无高血压病名,但根据其表现,古代医家一般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7]。眩晕一词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亦提出“眩”“目眩”之名。古代医家大体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以下几种:一说因虚致病,《灵枢·卫气》曰:“上虚则眩”[6],张景岳认为下虚致眩,《景岳全书·杂证》曰:“头眩虽属上焦,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6]。”其二为风火痰饮致病,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有“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8]”,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提出“风头眩者,由气血亏虚,风邪入腑”,认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内外之邪风上犯于脑是引发眩晕的主要病机。其三为血脉瘀滞不通。医家王肯堂认为脏腑经络气血上逆,扰乱清窍,致使血液壅滞经脉而发头晕头痛,明确提出瘀血是致病的病因病机[8]。目前多数医家认为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主要在于饮食劳倦、情志因素、先天禀赋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主要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虚,
病位主要与肝脾肾相关。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历史悠久,并且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效果显著[9-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曾引用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证据,说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毒副作用小[11],疗效明显,并且这种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治疗讲究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个体化治疗。在对高血压患者同样进行宣传教育、限盐饮食的基础上予以中医药干预,效果显著。
3.1 中药耳穴压籽 也叫耳穴压迫法[12],《灵枢》曰:“耳为宗脉之所聚”,手足三阴、三阳经都联系到耳部,耳部穴位与全身关系密切,包括头部。取穴为:耳背心、耳背肝、耳背肾、角窝上、结节,方法:每次取一侧耳穴,双耳交替治疗。予以耳廓常规消毒后,按照操作规范,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选取的穴位上,并进行按摩,直到出现胀痛感和灼热感为止,并嘱咐患者每日自行按摩3~5次,2 d换贴1次。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配合耳穴压迫法治疗高血压病1级的临床效果显著。
3.2 穴位贴敷 根据1级高血压病患者病情,选取太冲、太溪、曲池、神门、大陵[13]。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穴位,引肝经之火下行,奏平肝潜阳之效,太溪为足太阴肾经穴位,清肾中虚火。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大肠又与肺经相表里,五行属金,肺金为肾水之母,滋水涵木;针刺曲池穴能清泻阳明,平肝降逆。神门穴、大陵穴分别为心经心包经原穴,五俞穴之输穴,为本经气血输出之源。心主神志、血脉,故针刺神门穴、大陵穴可清心安神,调和气血。敷药时间为6~8 h,每日更换。研究发现,1级高血压患者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3.3 太极拳 高血压病患者适宜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常见的有: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运动需要因人而异,一方面要根据血压进行选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个人的喜好、体质。其中,首选步行与太极拳。太极拳动作柔和,肌肉放松且多为大幅度的活动,内心宁静而有利于降压。目前,太极拳的派系很多,运动量也有差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体质较强的,打全套太极拳;体力稍弱的可酌情打半套;也可以选择太极拳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动作反复练习,如野马分鬃、揽雀尾、原地云手等。研究发现1级高血压患者配合有氧运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3.4 中药治疗 根据肝阳上亢型1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主要由天麻、钩藤、石决明、牛膝、桑寄生、杜仲、黄芩、龙骨、牡蛎组成,方中天麻与钩藤同入肝经,共为君药平肝熄风。石决明明目清热,牛膝引血下行,二者为臣药,配合君药以增平肝熄风之力。方中杜仲、桑寄生补肝肾,黄芩清肝火,龙骨、牡蛎安神,均为佐药。长期服用本方配合耳穴压籽等中医特色疗法治疗1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临床效果显著。
中医药在单纯降压方面,其实治疗效果并不比西药强,它没有西药起效快、服用方便[14]。但中医药的辨证施治,整体观念及治未病等理念[15],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6]。并且中药降压疗效稳定,降压比较缓和。《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一直强调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降低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而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经验,更是突出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17]。中医重视疾病的病因病机,善于从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出发,辨证施治,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改善体内的环境,改善血管的内皮功能,从而达到有效的降压。另外对于1级高血压患者,在限盐饮食、改变生活方式等前提下,运用中药配合中医的一些非药物治疗疗效会更好,比如耳穴压籽、穴位贴敷、适量的有氧运动等、药膳等。如对120 例1级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观察,证实中药汤剂配合耳穴压籽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中医药综合干预和防治高血压病虽然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依然缺乏临床大规模循证医学依据[18],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扬长避短,寻找快速降压的中药,研制出方便患者服用的剂型,是我们中医面临解决的问题[19]。另外,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减低西药的毒副作用,相比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尽最大的程度发挥中医的优势[20],进而才能更好的完善中医药干预和防治高血压病,才能延缓病情的发展,控制住患者的血压。
[1]洪启淡.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7):136-137.
[2]周永明.高血压预防和治疗综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 17(24):3887-3888.
[3]徐泉崧.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认识[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27):30-31.
[4]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495-1498.
[5]胡大一.联合降压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与方案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0, 18(6):516-517.
[6] 陈晓玉.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与优势[J].天津中医药, 2012, 29(2):155-157.
[7]李连景.高血压的中医认识[J].天津中医药, 2009, 26(6):509-510.
[8]安桐志,张明雪.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 2014, 30(6):129-130.
[9]Zhang HW, Tong J, Zhou G, et al. Tianma Gouteng Yin Formula for treating primary hypertensio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6:CD008166.
[10]徐文娟,李运伦.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依据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3):736-739.
[11]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 2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9-181.
[12]陈召起,王永霞.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切入点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7(2):208-210.
[13]杨佃会.电针曲池、太冲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10, 30(7):547-550.
[14]刘杨.降压敷贴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5):998-999.
[15]于晓彦,汤少梁,王高玲. “治未病”理念下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及政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8(2):71-75.
[16]刘金涛,张腾.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作用机制及优势述评[J].中医杂志, 2015, 56(1):77-82.
[17]徐文娟,李运伦.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依据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3):736-739.
[18]张勤芹,高想,於悦.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能量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 2017, 37(1):99-102.
[19]韩明向,韩辉.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特色[J].江苏中医药, 2007, 39(10):1-2.
[20]孟元,王雨,张胜容,等.滋生青阳汤加减方治疗阴虚阳亢型围绝经期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 31(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