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强,任祥林
(贵洲省桐梓县松坎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桐梓 563207)
在羔羊时期,羊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但是羊的各种机能在这一时期发育不是很健全,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发育不充分。不管是在母乳的出生后喂养、母体出生前的营养、或者饲草喂食阶段,羔羊都有不一样情况。成羊的生产能力、成羊的体重等因素影响着与羊羔时期的身体发育情况,所以,要想最大化实现养羊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对舍饲羔羊的饲养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羔羊的培育工作。
1.1 尽早给予羊羔初乳喂食 初乳中溶菌酶和抗体含量较多,对肠道细菌活动具有抑制作用,并且酸度也很强,刺激胃黏膜,促进消化液的产生。从物质含量来看,脂肪和矿物质在初乳中的含量相比常乳来说高1倍,并且钙盐、镁盐的含量也较多,镁盐对羔羊胎粪的排出具有促进作用,在初乳中维生素的含量更是高于常乳20倍之多。出生十几分钟后,羔羊即能站起来,为了尽早让羔羊吃到初乳,就要应用人工进行辅助。随着分娩时间的逐渐增加,抗体在初乳中的含量会减少,并且,羔羊出生的时间越长,其胃肠吸收初乳中抗体的能力也会逐渐下降,一般来说出生1.5d后,对于抗体中完整的蛋白质大分子物质,羔羊的肠胃的吸收能力收到限制,并不能充分吸收,因此,在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中,初乳具有关键的意义。
1.2 母乳喂养的正确性 对羔羊进行哺乳在出生后3d就开始进行,直到断奶时期,中间这一阶段就是羔羊的哺乳时期。母乳是羔羊出生初期的获取所需营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需要在哺乳阶段对母羊的营养进行补饲,确保母羊身体健康,能够提供足够母乳,确保羔羊能够吃到充分的母乳,如果母羊一胎有多只羔羊出生要特别注意的是喂养方式,保证每一只小羊羔都能够吃到足量的母乳,避免因为营养不足、身材瘦小的羔羊没有足够的母乳,对以后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情况。
1.3 选择合理的断奶方式 在选择断奶方式时,需要依据羔羊生长发育状况适时进行选择,避免不遵循规律而忽略实际状况,羔羊成长时间在3~4月时,身体发育状况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喂食羔羊就可以用饲料和饲草等食物,并且能够离开母羊;如果出现多只小羊羔同时出生,同胎羔羊发育状况差不多,那么在断奶时也可以同期进行,一次性停止母乳喂养,如果生长情况不相同,那么可以选择科学的方法对生长状况良好的羔羊进行断奶,母乳继续喂养生长不良的羔羊,将断奶时间向后延长,从断奶环境和单独饲养时间来看,在羔羊断奶后,羊舍环境应与断奶前一致,饲养需要在母羊的身边继续进行,断奶方式不应过于激烈,要循序渐进,一般完成时间不要多于10d,同时也要控制在7d以上,逐渐减少哺乳的次数,直到不进行母乳喂养。
2.1 补饲尽早进行 一般来说,给予一些柔软的草叶和细嫩的鲜草可以在羔羊出生时间大于10d后进行,尽量不超过15d。为了让羔羊吃料尽早进行,在初期可以让羔羊饮食入水混合或者加在一起煮成稀粥的磨成粉的谷物,例如大豆、玉米等,也可以在羔羊嘴边涂抹磨成粉的饲料,羔羊反复舔舐,在对饲料的味道适应之后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进行饲料喂养,或者将饲料进行炒制,放在大的容器里让味道发散出去,羔羊闻到后主动进食。
2.2 适当使羔羊的活动量增加 羔羊在活动场地的运动时间要根据羔羊出生时间和生长情况进行适当增加。
2.3 适时让育肥羔羊出栏 一般在70~100d之间的育肥天数是比较科学的,可以保障对羔羊的育肥效果,降低育肥的成本,减少育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化实现每只育肥羊的经济效益。如果喂养方式不科学,出栏时间不遵循规律,会降低羔羊的饲养利润,使喂养羔羊的经济效益降低。
3.1 保持圈舍的卫生状况 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消毒和隔离,要经常保持饲养用具的整洁,当饲料出现变质、夹杂异物、有毒、发霉现象时不将之用于喂食羔羊;必须保持羔羊饲养所用的水源和饲料的干净;平常要勤于打扫圈舍,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勤于打扫对活动场地和羊舍,保持良好的环境,遵循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和冲洗,为了实现消毒效果的最优化,可以换着使用多种类型的消毒药;对羊羔的状态及时进行观察,对其精神状况、排泄状况、饮食状况等方面多加关注,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科学的解决,做好隔离和治疗的工作,无害化处理因病致死的羔羊,切断传播途径。
3.2 对羔羊进行预防接种 制定免疫程序要依据本场以及本地的实际状况,提高科学性,要及时预防接种,避免扩散速度快、受害严重的传染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