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波
(黑龙江省宝泉岭管理局新华农场畜牧渔业科, 黑龙江 鹤岗 154109)
近些年,我国养牛业不断的发展,随着养牛经济效益的提高,饲养量不断攀升,疾病出现的频率也增大,尤其是犊牛腹泻发生较多。饲养者要保证经济效益不受影响,应了解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并且掌握相应的诊治方法。
犊牛腹泻的发生并不是单一的因素引起,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饲养生产中应该遵循“病前预防、病后治疗”的防治原则,以避免出现严重的损失。
(1)细菌感染:生产中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弯曲杆菌、链球菌、梭菌、芽孢杆菌等细菌通常感染之后都能引起犊牛出现腹泻。感染的原因一般情况是犊牛采食的饲料和饮水不当等,所以在进入体内后会使犊牛体内菌落出现失调的状态,更进一步会造成犊牛肠道内本就潜在的细菌大量繁殖,最终犊牛在临床中即表现腹泻症状。
(2)病毒感染:常见的冠状病毒、黏膜病病毒、轮状病毒等是在生产中较多引发犊牛腹泻的病毒。因为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犊牛腹泻通常都会有比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中很难加以防治,所以要求饲养者提高重视,避免出现此类感染。
(3)寄生虫感染:隐孢子虫、蛔虫、球虫等寄生虫很容易引发犊牛的腹泻,这几种寄生虫同样可以感染人类,也会表现腹泻症状。患牛排泄出带血且恶臭味的粪便。
如果犊牛自身的发育状况不理想会直接影响其免疫力、消化系统发育,临床中可见犊牛有不同程度的应激表现,如遇外部因素的影响,则非常容易发生腹泻。初生犊牛只能通过吮吸母乳而摄取一定的免疫球蛋白以满足抵抗微生物的不良影响所需要,所以其免疫力较低,一旦产犊母牛的产乳情况不佳就会导致犊牛发生感染而直接出现腹泻。如果犊牛摄入的奶量过多或供给犊牛的日粮中配比的奶和代乳制品比例不当,都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发生腹泻。犊牛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天气骤冷骤热、去角或断奶刺激都会使其表现出强烈的应激反应,而诱发腹泻。
犊牛生活环境的卫生状况也是诱发犊牛腹泻的重要因素,对犊牛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对出现腹泻的犊牛,应该找到真正的发病原因,然后采取正确的对病防治。犊牛腹泻是多种原因引起其消化系统表现异常并且下痢的一种病症。其中以10日龄左右的犊牛发病的情况最为严重。如果犊牛饲养的栏舍呈现阴冷潮湿、光照不足、通风差、消毒不到位的饲养状态,就很适宜微生物的滋生繁衍,严重的影响着犊牛的健康状态。
饲养员应该按时勤打扫牛舍,并且保证牛舍的环境干净且卫生,保证通风良好,还有给予犊牛晒太阳的条件,强化牛舍与饮食器具的消毒处理措施,避免由于环境的的影响而引发犊牛腹泻。实际生产中合理调配犊牛的饲料并且合理供给其清洁充足的饮水,但是首先应该保证哺乳母牛的健康,这样才能确保犊牛吮吸到高质量的母乳;其次是供给犊牛母乳的时间是在其出生后6~12h内,这样可以确保免疫力充足,犊牛出生后的3d内都应该以吮吸母乳为食物的来源,促进消化系统发育成熟;最后要通过适当提高代乳粉量而减少母乳量的方式逐渐的过度,最后完全以饲料代替母乳。
生产中勤观察犊牛,第一时间发现感染病犊牛并且给予合理的治疗。通常生产中腹泻犊牛表现出厌食、腹泻、脱水、无力等状态,如果腹泻严重的犊牛还可见其行动困难、身体衰弱、排泄带血的粪便。所以在采取治疗措施之前要了解引起腹泻的具体原因,再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治疗。通常先需要给腹泻病牛停食1d,再进行体液的补充,而将患病犊牛脱水的症状加以改善,并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将毒素排出,接着再给予对症给药的治疗手段。犊牛腹泻治疗抗菌消炎是关键,可用链霉素,按10mg/kg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注射2次/d,或用痢菌净注射液,按照3~5mg/kg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2~3次/d,连用不超过3d。腹泻伴发脱水症,应注意补水补液,可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mL,20%安钠加注射液10mL,5%碳酸氢钠液50mL,复方氯化钠500mL,混合待溶,一次静脉滴注,补充体液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