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帆,杨 斌,达来宝力格,陈 伟,张月梅,宋 越,刘 昆,戴玲俐,宋爱军,卢 岩,赵世华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羊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发病羊的主要特征为间歇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病原菌主要存在于病羊的肠黏膜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可以随着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饮水等周围环境。该菌在自然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乃至数年。健康羊常通过消化道感染。该病潜伏期长,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受感染动物也可向环境中排出病原菌,成为潜在感染源,该病呈散在发生或地方性流行。
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阳性、无运动能力的小杆菌,长0.5~1.5 μm,宽0.3~0.5 μm。该菌在人工分离培养基上可长出白色、坚硬、粗糙、针尖大小的菌落,但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少数菌株可产生黄色素,且对分枝杆菌素具有依赖性。最适生长温度为38~40℃,对热敏感,63℃30 min、70℃20 min或 80℃5 min即可被杀灭。耐酸碱,5%草酸、5%硫酸、15%次氯酸钠、4%氢氧化钠溶液中30 min仍能存活。而5%甲酚皂溶液、5%甲醛、苯酚(1∶40)10 min 内可将其杀死。该菌为胞内寄生菌,侵入机体后,首先在体内产生细胞免疫,进而产生体液免疫。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体液免疫逐渐增加。
通常反刍动物对该菌易感,很多野生动物也可被感染。Miller等在南非1只腊肠犬体内分离到了副结核分枝杆菌[1],1938年,首例绵羊的副结核临床病例被国外学者发现。通常可见的症状包括:渐进性消瘦、间歇性腹泻、体重下降、黏膜苍白以及骨骼肌萎缩等多种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羊毛的变化,即羊毛疏少、没有光泽、易脱落。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发病12个月内羊群的死亡率可达10%左右。一般情况下,2~4岁的母羊在产羔和断奶时面临2个最易感染期。
目前,副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临床诊断、剖检诊断、病原体分离、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由于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所以只凭临床症状不易确诊,剖检诊断只能用于死后,病原体的分离被认为是一种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且较为准确的诊断方法,但由于副结核分枝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需要3~6个月的时间才可排除阴性结果,费时旷久,因此不易为实践中所接受。免疫学诊断方法包括变态反应、补体结合反应(CFT),琼脂扩散试验(AGID)、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变态反应易于执行且能够在感染早期进行诊断,然而,假阳性率偏高。补体结合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都存在对隐性感染病例检出率较低的情况。分子诊断方法有PCR以及荧光PCR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OIE推荐的检测方法,适合规模化检疫。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的优点,但检测成本易增加养殖户经济负担。绵羊副结核病的多种诊断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诊断,可得到较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
该病由于患病羊长期向牧场及周围环境排菌,导致该病发生地区净化难,对羊场尤其是种羊场危害巨大,影响羊的经济价值,造成羊场经济损失。目前已经有伊朗、澳大利亚、南非等世界多个国家对羊副结核病有相关报道,我国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有多处报道。该病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染性疾病,已对多个国家的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和开发新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已迫在眉睫。2017年10月中旬,笔者接诊某羊场送检病死羊数只,经确诊为羊副结核病。
该场共饲养种羊187只,为粗放型饲养管理方式,半舍饲养殖,羊只均为2~3岁的青壮年羊。病羊呈间歇性腹泻及渐进性消瘦,饮食不振,慢慢卧倒不起,甚至死亡,病程15~30 d,近1年内共死亡20多只,羊群在周边的山地放牧,饮水主要以井水为主,与同地区附近其他养殖户的羊群有直接或间接接触。肉眼没有发现明显的体外寄生虫感染。在季节变化及天气突变时羊只易发病。2017年8月中旬发现有5只羊出现腹泻症状,之后呈渐进性消瘦,用药物治疗3 d后,患羊腹泻减轻,2周后其中2只病羊死亡。1个月后,又陆续有其他羊只出现腹泻症状,用药后未见明显好转,最终病羊因机体衰竭而死亡,其余羊未观察到特征性症状。
病羊腹泻呈间歇性、顽固性。体温在发病初期可升高至41℃左右,后期呈一般趋于正常。腹泻初期粪便呈糊状,后期水样稀便,稀便黄色或黑褐色,伴有恶臭。发病期间病羊腹泻反复发生,食欲减退,体重减少。发病后期病羊可视黏膜苍白,颌下、腹部、皮下水肿,消瘦衰弱,常伴有气喘、咳嗽,被毛粗乱无光泽且易脱落,逐渐卧地不起,最终因机体高度衰竭而死亡。
主要病理变化集中在回肠、盲肠、结肠。肠黏膜增厚,形成大脑沟回状皱褶,呈典型的特征性病理变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坚硬。心肌变软、心内膜有条形出血斑。肺脏局部气肿,有出血点。
分别无菌采集发病羊颈静脉血、心血、肝、脾、肺、肠黏膜、肠系膜淋巴结和肠内容物等待检样品进行实验室检验。
采用市售爱德士副结核抗体检测试剂盒对病羊血清样品进行特异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体操作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诊断结果全部为阳性[2-3]。
对采集的病例分别做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其中,肠系膜淋巴结、肠黏膜及肠内容物涂片可见到革兰阳性成丛排列的红色短杆菌,无鞭毛、无荚膜、无芽胞,而在其他病料中未检出该类菌体[4-5]。
该病应重点与营养不良、沙门菌病以及胃肠道寄生虫病所引起的病症进行鉴别诊断。
病羊虽然也会出现消瘦、腹泻等症状、但不会出现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褶皱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沙门菌病可引起病羊腹泻、排黄绿色粥样稀便、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体温升高等症状。经实验室细菌学诊断,未分离到沙门菌,可排除该菌感染。
寄生虫病在粪检中可发现虫卵,剖检胃肠道可见寄生虫。对送检病例剖检肝脏,未见肝片吸虫,粪便检查无虫卵,剖检无虫体。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验和鉴别诊断,确诊该病为副结核病。
参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进行副结核分枝杆菌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淘汰阳性羊,每60 d复检1次。半年后复检,无阳性羊。
将羊群暂时迁移至备用羊场,用5%来苏儿对污染羊场的羊舍、饲槽等用具以及土壤环境进行彻底消毒。一年后再迁入健康羊群中。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畜舍消毒,及时应对天气变化,保证羊群微量元素摄入,对羊群健康状态保持观察。
羊副结核病是慢性、散发性传染病,无治疗价值,应以预防为主[6-7]。 检疫、隔离、消毒、净化等综合生物安全措施是该病目前主要的防疫手段。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定期对圈舍及饲养环境进行消毒,无害化处理病死羊。保证羊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增强羊只免疫力,天气变化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定期对疫区羊只进行变态反应检测,对变态反应呈阳性的病羊及时淘汰,如果是感染严重、经济价值低的生产羊群应整群淘汰[8]。已经确诊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羊群,应对牧场进行彻底消毒,并空置1年后再引入健康羊。该病可长期在某一地区流行,各病例发病间歇期不定,呈散发型,但常具有地方性流行特点,被病畜污染的草场成为本地区内其他羊只感染的途径之一,因此需尽量避免共用草场。
澳大利亚研究者通过对12个副结核感染的农场超过10年的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种疫苗显著地降低了粪便中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该项研究据称是目前时间最长、最全面的关于副结核疫苗有效性的研究,同时提供了疫苗接种对副结核病发病率影响的重要信息[9]。目前未见国内关于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相关报道。目前有市售的ELISA检测试剂盒可实现对该病的快速诊断,但对于预防和消除羊副结核病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还需在疫苗研制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1]MILLER M A,DAVEY S C,VAN HELDEN L S,et al.Paratuberculosis in a domestic dog in South Africa[J].J S AFR VET ASSOC,2017,88(1):e1-e5.
[2]李向宇.内蒙古羊副结核病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24-26.
[3]汪天杰,刘永松,韦兵.澳大利亚进境种羊副结核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5(2):32-33.
[4]任志文,王百菊.一起羊副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2010,6(4):109.
[5]吴建勇,吴星星,杨学云,等.绵羊副结核病的病原学检测与分析 [J]. 新疆农业科学,2016,53 (8):1562-1568.
[6]崔书民,陈培娟,高洁.牛羊副结核病的防控[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6(6):26.
[7]张忠健.牛羊副结核病的流行、诊断及防制[J].兽医导刊,2015(18):78.
[8]马呼和,东风,杨万科.羊传染性腹泻病的调查及防治试验[J].畜禽业,2015(2):72-74.
[9]DHAND N K, EPPLESTON J, WHITTINGTON R J, et al.Changes in prevalence of ovine paratuberculosis following vaccination with Gudair?:Result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conducted over a decade [J].Vaccine, 2016, 34(42):5107-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