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界头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 腾冲 679107)
为了充分了解高山地区猪瘟免疫失败原因,笔者于2017年7-10月对某高山地区的猪瘟免疫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一共调查了300 头猪,共有60 头(20 %)出现猪瘟病毒感染的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最急性猪瘟,病猪无明显的症状,只会迅速蔓延,最后很快死亡。急性猪瘟,病猪体温在短时间升高到40℃~42℃,喜喝水,但基本不进食,并且还会出现粪便恶臭、流鼻涕、精神萎顿、浑身发抖、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待病猪临死前,会有大量的血色性泡沫液体从病猪的口鼻中流出,最后病猪会由于严重窒息而死亡。慢性猪瘟,病猪出现厌食、体重减轻、行走不稳等情况,还会交替出现便秘与拉稀的情况。温和性猪瘟,那么无论是死亡率,还是发病率都较低,且不会出现其他明显的症状。
有相当数量的农户在传统思想的作用下,没有较强的动物防疫意识,认为防疫或者不防疫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给高山地区猪瘟防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猪只的免疫细胞被猪瘟病毒感染之后,机体免疫系统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猪瘟病毒就容易隐藏在易于掩盖的组织细胞或者部位内,避免机体免疫系统。与此同时,机体免疫系统也有可能会由于病毒抗原变异而出现难以识别的问题。此外,高山地区猪瘟免疫失败也有可能是由于机体出现免疫逃逸、免疫耐受而导致。
在细胞培养时,猪瘟病毒的繁殖滴度较低,而有些疫苗生产厂家所生产出的疫苗滴度不够、质量不达标,也很容易导致出现免疫失败的问题。此外,疫苗由于存放的环境温度不适宜、存放时间过长或者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都很有可能使疫苗失效,进而导致出现免疫失败的问题。
利用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单和巡查工作中现场讲解等形式向高山地区农民和养猪户宣传猪瘟的危害和防范知识。同时,动物卫生监督所要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依法依规做好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严格“四类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要强化对养殖场(户)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监督指导养殖场(户)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按规定及时报告疫情,做好口蹄疫、猪瘟等疫病基础免疫工作,严格执行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四不准一处理”制度。
坚持“政府部门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强化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增强防控工作合力。采取统一免疫时间、统一药品调配、统一组织人 员、同步消毒的“三统一、一同步”的组织形式对分散养殖户饲养的猪只进行“拉网式”免疫接种,猪瘟等疫病的免疫是每年春秋的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及时准确分辨猪瘟和非瘟疫情提供重要依据。确保猪瘟免疫率在达到100%。同时,开展防疫员技能培训,对基层动物防疫员进行免疫操作技能培训,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
落实重大动物防疫“集中免疫、月月补针”制度,巩固集中免疫成果,及时对“仔孕病畜”和对新补栏畜 禽、漏免动物及时补免,确保所有易感动物处于有效免疫保护状态,建立有效的高山地区猪瘟免疫屏障。
疫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免疫效果的高低,因此在对猪瘟免疫时应选择专业生物制品生产厂生产的高质量的动物疫苗,确保免疫价效。在疫苗的运输与储存时必须确保全程低温控制,并配备专门的运输和储存设备,禁止疫苗反复冷冻。在疫苗的免疫时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做好消毒工作,杜绝因免疫注射感染疾病。
霉变饲料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可导致猪发生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水肿、淋巴结出血等严重的疾病,直接对免疫器官造成破坏,从而对免疫形成抑制。因此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各种原料的质量,在饲养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饲喂的饲料发霉变质。
免疫抑制性疾病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多年来暴发流行呈现出流行趋势,如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感染、喘气病等疾病的多发直接破坏了免疫器官直接导致了猪瘟免疫失败,因此在生猪饲养过程中要做好对这些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1] 闫月清,李承鹏.高山地区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