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区畜牧兽医局,云南 古城 674100)
随着畜禽养殖专业化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和饲养数量的不断增长,在增加畜禽产品总量、丰富市场供给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化解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持续发展之间矛盾,已成为当今发展畜禽养殖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发展畜禽养殖的同时,切实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总量控制、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有效控制、减低养殖污染的重要手段。
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总括起来,就是畜禽养殖生产活动中所产生废弃物的污染。
畜禽养殖废弃物,从无害化处理角度进行归类分为三大类:粪尿及生产污水、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畜禽机体组织、畜禽养殖其他投入品废弃物。
包括:畜禽粪、尿,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
包括:病理和生理死亡的畜禽死尸、屠宰废弃畜禽机体组织、病理解剖废弃畜禽机体组织等。
为前两类以外的其他畜禽养殖投入品废弃物,包括:污染、变质的饲草、饲料、添加剂,过期、作废的兽药、生物制品,污染废弃的养殖生产易耗品残物等。
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是畜禽养殖引起环境污染的污染源。
2.1.1 畜禽粪尿的污染
(1)畜禽粪尿总量的污染。随着农产业的不断发展,资源结构的持续整合调整,出现了产业之间的分化,种植与养殖开始分离,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粪、尿也越来越在养殖场内集中、滞留,若处置不当,易引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畜禽养殖规模越大,畜禽粪尿总量越大,可能造成污染的程度也越大。畜禽粪尿在种中使用总量超过土地消纳能力之时,因土壤富养造成对土壤、水体的污染。
(2)畜禽粪尿携带有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及有害成分的污染。
畜禽排出体外的粪便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染疫畜禽排出的粪尿中还极有可能携带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当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粪尿未经处理就释放到土壤,造成土壤、水体污染的同时,易引起疫病的反复感染,还可能引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畜禽生产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兽药等,经畜禽机体代谢分解后的残留随畜禽粪尿排出,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后,对土壤、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固氮菌等土著微生物有杀死或抑制作用,降低土壤养分循环效率,还会对一些植物产生不同程度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饲喂畜禽的饲草、饲料、水中含有有害成份,如铬、铅以及过量硫、磷等,部分能被畜禽体内利用外,大部分则随粪尿排出体外,未经处理进入土壤后,有可能导致就近土壤和水体的有害成分超标。
2.1.2 畜禽养殖生产污水的污染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除饲草饲料外,使用量大的就是水。一方面是畜禽饮水,另一方面是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圈舍的冲洗、用具的清洗、畜体清洗等,利用后成为生产污水。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水,带有大量的微生物,接触过病害畜禽的还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果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将对流经区域内的土壤、水体造成污染,还有可能造成畜禽疫病的传播、蔓延。
因感染疫病是造成畜禽的死亡主要原因,所以病害畜禽死尸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一方面,随意丢弃或草草处置的病害畜禽死尸,在微生物尸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恶臭气味,孳生有害微生物及蚊蝇,尸解产物浸入土壤、水体,造成污染。如果是染疫病害畜禽死尸,其自身就带有病源微生物,极易成为引发畜禽疫病的疫源,患有人畜共患病的还可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废弃畜禽机体组织,与畜禽病害死尸一样,处理不当,不仅污染土壤及水体、空气,且成为滋生蚊蝇及有害微生物的温床。特别是病理解剖后剩下的废弃病害畜禽机体组织,同样能成为引发畜禽疫病的疫源。
此类污染物包含的范围比较广,除生产用水外的只要用于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利用后废弃的投入品皆属此类。
直接利用的包括饲草、饲料、添加剂、药物、生物制品及与畜禽直接接触的垫料、用具等。此类废弃物已与畜禽直接接触而污染,若将其随意处置,易造成区域环境污染,与染疫畜禽接触过的,极有可能成为疫源,有些则自身所含成分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环境污染。
间接利用的主要为用于畜禽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包装、容器等废弃物,此类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降解产生的产物中还有可能含有有害成分,污染区域内环境,有些则因材料特殊性,短期降解不了而一直以其固有形态存在并直接或间接危害区域内环境的生态功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在畜禽养殖其他废弃物中,兽药、生物制品,兽药、生物制品包装、容器,诊疗易耗品等,因其含有或接触了兽药、生物制品等,应作为医疗废弃物进行特殊处理。
有效减低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一是在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总量,二是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实施最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污染,是由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而引起的,为此,要从源头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总量的产生。
3.1.1 畜禽养殖废弃物成分的控制
畜禽粪尿中的抗生素、药物残留、重金属、硫化物等成分,以及病原微生物等,可从控制、减低有可能产生这些有害成分的源头着手。尽量避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水、饲草、饲料、添加剂,控制代谢产物中这些成分的含量。科学平衡饲料中的营养元素,减低因营养元素过剩或不平衡,未被畜禽机体利用就随粪尿排出的总量。推行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减低畜禽发病机率,降低畜禽粪尿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同时也可降低抗生素、兽药的使用频次及使用量,特别是要严禁使用违禁药品,从而有效降低畜禽粪尿中的抗生素及兽药残留。
3.1.2 畜禽养殖废弃物总量上的控制
(1)畜禽粪尿总量控制。发展饲料利用率相对较高、高饲养周期相对较短的畜禽品种,适时出栏,在相同饲养总量、相同畜禽产品总量的前提下,达到产生畜禽粪尿总产量的降低。科学推广使用高利用率的优质饲草、饲料、添加剂,从而降低粪尿的总产量。
(2)畜禽养殖生产污水总量控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要尽量满足畜禽饮用水,其他生产用水则在既满足生产管理需要的同时,又要采用最节水的生产方式,其中使用水量最大的是畜禽圈舍环境的冲洗用水。畜禽圈舍环境冲洗用水量与清粪方式有着直接关系。
1)垫圈方式。垫圈方式包括传统垫圈方式和发酵床,是在到一定时间后粪尿与垫料一起同时彻底清粪清圈。传统垫圈因其靠自然微生物而发酵程度不高、且不卫生,但投入成本最低。发酵床因使用专用菌种而发酵彻底、且卫生,但投入成本相对较高。垫圈方式养殖,冲洗圈舍用水量最少,产生的污水也最少。
2)干清粪方式。是现在推行的标准畜舍养殖中多采用的清粪方式,先铲(刮)畜禽固态粪便后根据需要再用水冲洗,干净、卫生。此种清粪用水量相对较少,产生污水量也相对较少。
3)水泡粪方式。现在主要用于生猪养殖,猪床采用漏缝,猪床下设注水粪池,粪尿在猪只的踩踏下落入注水粪池,在粪池内发酵分解。养殖冲洗用水量也相对算少,但圈舍建设投入设施及成本高,要采用换气设备、恒温设备及能调控舍内环境的其他设施设备。水泡粪方式比较适用于集约化规模生猪养殖场,一般养殖场4)户不大适用。用水量相对水冲粪方式少,产生的污水量也相对比水冲粪方式少。
4)水冲粪方式。将畜禽圈舍内的粪、尿一起用水冲洗,经排污管道到沉淀池、发酵池等。冲洗用水量最大,产生的污水也就最多。干清粪是为了减少冲洗用水量而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清粪方式。
就以上几种清粪方式,对于一般散养户、一般规模养殖场(户)而言,从养殖环境、养殖设施投入适中、污水产量减少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最为适用的是干清粪的养殖方式,且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杜绝雨水进入生产污水池增加污水量,或污水汇入雨水,污染水体及流经区域的土壤。
(3)畜禽病害死尸和废弃畜禽机体组织总量的控制。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有效控制和降低畜禽发病机率,就是控制畜禽病害死尸和废弃畜禽机体组织总量的最好手段。要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工作,为畜禽创造科学的饲养环境和营养水平,推行健康养殖,最大限度地遏制畜禽疫病的发生、流行、蔓延,从而有效减少畜禽因染疫病机率及畜禽死亡总数。
(4)畜禽养殖其他废弃物总量的控制。科学使用畜禽养殖投入品,能重复使用的尽量物尽其用,进行健康养殖,有效减少总使用量。同时,引导投入品生产商最大限度降低包装成本,精简包装,减少包装物使用总量。
采用正确的无害化处理措施,能有效杀死畜禽养殖废弃物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能有效降解经畜禽机体代谢后排出的有害成分,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进行资源化利用,做到物尽其用。特别是畜禽粪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是发展种植、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增加产量的优质有机肥。
3.2.1 畜禽养殖产生粪尿及生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畜禽养殖产生粪尿及生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要实行干湿分离,做到雨污分流,固体畜禽粪便与液态的尿和生产污水分开封闭收集,避免与雨水和其他水体汇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作资源化利用。固态畜禽粪便封闭收集到堆粪发酵池、沼气池进行发酵,液态的尿及生产污水,用专用封闭排污管道收集到沼气池、三级沉淀池进行发酵分解作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后,再作优质有机肥使用,使用量要确保在土地对有机肥的消纳能力范围内。
在畜禽粪便产量大且较为集中区域,或规模大的畜禽养殖场,采用畜禽粪便与其他辅料按比例混合,通过静态发酵方式,加工、生产优质有机肥。
3.2.2 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的无害化处理
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的无害化处理,可采用工业化制、焚烧、深埋、化尸池药物化制等方式。
(1)工业化制。采用物理(如高温、压榨等)、化学等工业生产的方式,将集中收集的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进行工业分类加工、分解合成,生产工业产品。此方式要有相应的设施设备投入能力,处理量大,便于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2)焚烧。采用焚烧炉对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进行焚烧,一次就能彻底处理干净,但处理能力受限。一般规模养殖场可以采用此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3)深埋。选择对周边环境污染最小的区域定点深埋区,将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用消毒药、生石灰等喷洒处理后进行深埋,深埋深度一定要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标准要求。在广大散养户区采用的最多,也最为简便,但要正确选择定点深埋区,且要处理好,若处理不妥当,极易成为污染源。
(4)化尸池药物化制。将畜禽病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投入化尸池,在化学药品的作用下腐蚀分解。此法要建规范、标准的化尸池,填满一个,就封存一个。适用于有一定畜禽养殖规模的规模养殖场。
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无害化处理的任何一种方式的采取,要必须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畜禽病害死尸及废弃机体组织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规定,即有些染疫畜禽及其机体组织,因其所患疫病的特殊性,不能采用工业加化制及深埋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3.2.3 畜禽养殖其他废弃物品的无害化处理
此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要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对没有被污染、可重复利用的进行回收、加工作次级利用,对已被污染不能回收利用的进行集中收集并按规定要求无害化处理。
如诊疗药品包装容器、生物制品容器、诊疗易耗品等,此类废弃物要与其他废弃物分开,必须单独分类包装封存,交医疗废弃物处理机构作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要正确认识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正确评估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规范处置畜禽养殖废弃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要与环境保护统筹发展,才能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