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 周林芳 周凌云 赖华寿 刘晓冰
(1.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广东深圳518133;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指导:金远林
中风后失眠是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中医学“不寐”范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中风后患者有失眠问题者占20%~40%,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点。中风后的失眠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且长期的失眠会加重患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程度,增加了中风复发的风险。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瘀”在中风后失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使用“祛瘀生新法”治疗中风后失眠有显著疗效,现论述如下:
中风的发生是缘于气血津液瘀滞于脑络,致脑窍失养,损伤脑髓,神机失用,发为中风病。本病病位在脑,病因可归纳为气郁、痰阻、血瘀。中风后失眠有以下几大病机:①中风后患者因对自己病情的担忧,情志不舒,而气郁化火,火性上炎,扰动心神,或郁火耗伤肝阴,致肝阳上亢,扰动脑神,魂不入肝,心神不宁,以致不寐。②“胃不和则卧不安”,中风后忧思过度,损伤脾胃,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运化痰湿,痰湿郁久化火,痰火交蒸,上聚脑窍,扰乱神明,导致不寐梦多。③《类证治裁·不寐》云:“思虑伤脾,脾气亏损,经年不寐”,中风患者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心伤则阴血暗耗,魂不守舍;脾伤则生化不足,营血亏虚,不能滋养心脉,而心神不安,虚烦不得眠。[1]④中风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则不寐。
中风后失眠均与“郁、虚、痰、火热”有关,并与瘀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对血、津液具有推动、统摄作用,气能行血,气能行津;气郁,则血液运行不畅而为血瘀,水液代谢障碍而为痰浊。反之,痰浊和血瘀又均具有阻滞气机的致病特点。痰来自津,瘀本乎血,在生理上津血同源,在病理上痰瘀同源。痰瘀又可相因为患,如瘀血阻滞,碍于气化,则气不化津,蓄津为痰;反之痰滞气机,气滞则血流不畅而致瘀。故古人有“血不行则为水”“水不行则为瘀”之说。气、血、津液之间并非独立存在,关系错综复杂,而“气郁”“痰阻”“血瘀”三者又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其共同致病特点可概括为“瘀”;而火热之邪,损伤脑络,迫血妄行,离经之血亦为“瘀”;中风后患者气血亏虚,气虚则血运行无力,脾虚则统血无权,最终也一定会发为“瘀”。故中风后的失眠与“瘀”密切相关。
在临床上,我们依据“瘀”为中风病的核心病机的理论,提出运用祛瘀生新法治疗中风类疾病。祛瘀生新理论包括4个方面:一为行郁气,畅气机。即通过理气的方法,祛除郁气,调畅全身气机。二为祛痰阻,生津精。即通过化痰的方法,祛除痰瘀,促进新的津、液、精的生成。三为祛瘀血,生络血。即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祛除经络瘀血,促进新血化生和新络生成。四为祛阻滞,扶正气。即通过祛除体内气郁、痰阻、瘀血,调理脏腑,气血通达,阴阳调和,达到新的平衡,使新的气血生成,从而使体内正气充足。在此方法论指导下,创造了祛瘀生新安神方、祛瘀生新安神针法及刺络拔罐放血法,用之于临床,疗效颇佳。
2.1 祛瘀生新安神方 组成:桃仁10g,红花5g,柏子仁15g,炙何首乌15g,肉苁蓉15g,赤芍10g,川芎10g,川牛膝10g,石菖蒲10g,茯神15g,半夏10g,化橘红15g,桔梗10g。
方中桃仁活血祛瘀生新,柏子仁可收摄神魂,宁心安神,且味甘益脾血,血行风息而脾健运,合而为君;红花、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川芎为“血中气药”,理血中之气,气行血则行;半夏、化橘红取“二陈汤”之用,半夏善能燥湿化痰,又能和胃降逆,橘红可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体现了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共为臣药;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茯神宁心安神、健脾利湿,二者合用既可安神,又可祛除痰湿;何首乌、肉苁蓉、牛膝补肝肾精血,使瘀血去而新血生,桔梗、牛膝一升一降,调畅全身气机,共为佐药。综合全方,在宁心安神基础上,兼顾祛瘀、行气、化痰祛湿,稍加温润滋补精血之品,以去除体内沉积,除旧生新,祛邪扶正,以达祛瘀生新、安神定志之功。
2.2 祛瘀生新安神针法 以太阴经、阳明经中具有明显活血、养血作用的腧穴为主穴,配合心经穴位及治疗失眠的特效穴。中风后的失眠治疗当以祛瘀生新、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而后世医家多认为失眠与脾胃不和关系密切,且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选用太阴经、阳明经中能达到祛瘀生新作用的穴位,由太冲、丰隆、曲池、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四神聪、安眠、神门等穴位组成。其中三阴交、阴陵泉、血海属于足太阴经,可健脾益气、养血生新。《针灸大成》中指出三阴交“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立通。经脉虚耗不行者,补之,经脉益盛则通”。三阴交施以泻法可疏通经脉,施以补法可补益气血。阴陵泉又是脾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可调节上逆之气血,在滋补阴血的同时,配合神门穴具有很好的治疗失眠的作用。曲池属手阳明经,可通经络、行气血、泻郁火;太冲为肝的原穴,可泻肝火,疏肝郁;丰隆,《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泻”,泻丰隆有很好的祛除痰湿的作用;而四神聪、神门、安眠有明确的宁心安神的作用。太冲、丰隆、曲池三穴用泻法以祛瘀,三阴交、阴陵泉、血海三穴用补法以生新,此方三阴三阳、三泻三补,诸穴合用,调和气血,从而起到促进新的精血津液的生成和新的血络生成的作用,[2]再配合四神聪、神门、安眠穴平补平泻对症治疗,以达到治疗中风后失眠的效果。2.3 刺络拔罐放血法 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常于心经、心包经、膀胱经背俞穴、血海、丰隆等位置寻找反应点(压痛、硬结、条索状物、血络等),在反应点上刺络放血,拔药物罐。
《灵枢·小针解》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通过刺络拔罐放血,将瘀血吸拔出体外,方可令邪有出路,邪去则气血得以行,新血得以生,气血通达,阴阳自和。金远林教授在临床中观察到,中风后失眠的患者,往往在膀胱经厥阴俞、心俞、膈俞等位置有不同程度的压痛,或自觉酸痛;心经、心包经循行部位、血海、丰隆等位置有细小血络浮现,在这些位置刺络拔罐,对中风后失眠治疗效果显著。祛除心经、心包经瘀血,使其经脉通畅,重新达到脏腑气血通达、阴阳调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而可以安神定志,治疗失眠。而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腧穴,背俞穴具有很好的调理五脏气血的功能,故选择在膀胱经背俞穴处找反应点,予以刺络拔罐。血海祛瘀、丰隆祛痰效果显著,且经临床观察,此两穴位处常有血络浮现,予以刺络拔罐,往往能加强祛瘀效果。
钟某,男,67岁。2018年3月31日初诊。
患者不寐2月余,加重1周。1月17日突发中风,之后因难以接受病情,心中郁闷,出现夜间烦躁不安,难以入睡症状。刻诊:白日嗜睡,头昏体重,夜间心中烦闷,难以入睡,入睡则梦多易醒。查体:舌暗红,苔白腻,花剥苔,舌下络脉紫黑、粗胀,脉弦滑。背部心俞、厥阴俞、膈俞部位有条索状物,压之酸痛,丰隆、血海处有暗紫色血络浮现。辨证:痰瘀阻滞证。治法:化痰祛瘀,安神定志。治疗予祛瘀生新安神方加减,刺络拔罐放血,并予以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康复治疗。处方:
桃仁10g,柏子仁15g,红花5g,赤芍10g,川芎10g,何首乌15g,肉苁蓉15g,川牛膝10g,半夏10g,化橘红15g,石菖蒲10g,茯神15g,桔梗10g。7剂,水煎,日2服。
刺络拔罐处方:双侧心俞、厥阴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血海、丰隆穴处,隔天1次,治疗4次。首次治疗可见拔出暗红色血块夹有泡沫,后颜色逐渐转为鲜红,泡沫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2018年4月9日二诊:自诉白日精神好转,身体困重感明显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改善,舌暗红,苔白稍腻,舌下络脉仍有扩张。原方去何首乌、桃仁,余药物不变,继续口服14剂,病情明显好转。
按语:本证为中风后肝气郁滞,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湿痰内生,阻滞血络,而致痰瘀阻滞,治疗以祛瘀化痰、安神定志为主,酌加调理气机、滋养精血之品。使用刺络拔罐快速祛痰瘀,调整心、心包、肝、脾的脏腑功能。同时通过祛瘀生新安神方,祛除体内深处伏邪,在宁心安神基础上,兼顾祛瘀阻、解痰凝、畅气机,同时稍加滋补精血之品,标本兼治,以达祛瘀而生新、宁神而助眠之效。
“瘀”为中风后失眠的核心病机,在此认识基础上,创立了祛瘀生新法,对解决临床中中风后失眠有很好疗效,且在今后仍需在分子水平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