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全
(自贡市大安区城区检疫站,四川自贡643012)
牛恶性卡他热又名恶性头卡他,是牛的一种致死性的淋巴增生性病毒类传染病,呈世界分布[1]。感染牛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可发生脓性坏死,最终导致机能障碍,严重的可引发死亡。
本病的病原为狷羚疱疹病毒I型,归属于疱疹病毒科,病毒粒子主要由核酸、蛋白外壳和表面囊膜组成[2]。核酸为双股线状的DNA,蛋白外壳由162个相互连接呈放射状排列且具有空轴孔的壳粒构成,核衣壳的直径100 nm,表面囊膜为双层结构,比较宽厚,带囊膜的完整病毒粒子直径130~220 nm。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弱,干燥环境中数小时内即可死亡,冷冻条件下快速失去感染力,含有病毒的血液室温下24 h即可失去传染性。卵黄囊对病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毒株的保存以供科学研究,除此之外,用枸橼酸盐脱纤的血液在5℃条件下也能将病毒保存很长时间。
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黄牛和水牛,青年牛发病率最高,犊牛和老年牛不易感染。野生动物中,绵羊、山羊、狷羚、羚羊、梅花鹿以及角马等都有一定的易感性。和别的传染病不同,本病不能通过病牛直接传染给健康牛,牛群的暴发通常由无症状表现的带毒绵羊造成,经常和绵羊有接触的牛群最容易发生本病的流行。本病的流行没有季节性规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寒冷季节较其他季节更易流行,一般都以地方性散发为主。昆虫对本病的传播具有促进作用,感染牛病死率可达60%以上,有些牛场接近100%,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的潜伏期短则1~3 d,长的可达5个月,一般为1~2个月。目前已经报道的有5种类型,即最急性型、慢性型、头眼型、良性型和消化道型。这些类型可以单一发生,也可以混合发生,我国以最急性型和慢性型较为多见。病牛最初表现高热不退,体温达41℃以上,鼻眼处有少量分泌物,24 h后可见到口腔与鼻黏膜充血、坏死和糜烂,数日后鼻液变黏稠,常粘附灰尘,随着粘附量的增多后期可造成鼻道堵塞。病牛食欲减退或废绝,畏寒怕冷,反刍次数减少,瘤胃蠕动减缓,哺乳期奶牛泌乳停止,鼻镜干燥,随着疾病发展,病牛开始出现怕光、流泪、眼睑干涩,虹膜发炎。颈淋巴结、股淋巴结、下颌淋巴结等触摸肿胀,后期病牛出现腹泻,神经症状明显,皮肤出现红疹和疱疹,严重的病牛最后可因衰竭而死。
根据本病流行病学特点,最好的预防方法是避免牛群接触绵羊,西北地区很多养殖场牛羊一起混养或牛场和羊场未完全分开,导致本病通过绵羊传播给牛[3]。由于本病不能在牛与牛之间直接传播,因此,发现病牛时,无须隔离,但必须做好病牛的对症治疗,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能够治疗本病,但通过中药调理和西药抗感染治疗,对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有理想的效果。
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剂就能将其杀灭,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有较好的杀菌作用,每日确保牛群有足够的光照时间。对于本病流行的地区,一定要做好牛场的消毒工作。新的牛场在规划选址时,一定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牛棚通风良好,每天确保牛群有2h以上的运动时间,使机体保持较高的抵抗力。巡场时注意观察每1头牛的行为变化,发现采食量下降,有便秘、腹泻或其他黏膜性疾病征兆及时查清病因,必要时先将可疑牛隔离,待确诊后再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本病目前没有市售商品化的疫苗,预防得靠管理和消毒。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本病,急性病例发病急,治疗时可通过对症治疗和使用广谱的抗生素配合激素抗炎类药物尝试,症状能快速改善,但由于发病急,治疗时间短,治疗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慢性病例可通过提升免疫力,配合调理性的中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多糖口服液、香菇多糖粉、鱼腥草煎剂等,或者将龙胆草、柴胡、生地黄、黄芩以及栀子等各30 g用水煎煮,煎液饮水使用,药渣拌料,对本病的控制也有疗效。如果病牛体质虚弱,则可皮下注射头孢喹肟、头孢噻呋或土霉素等注射液来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