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利,陈公武
(1.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 064000;2.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050051)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小型鸡场逐步淘汰,规模养殖场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大鸡场基本都做到了人员、设备、消毒等管理制度化;对饮水、喂料、通风、温湿度控制等生产自动化;重大及常发疫病免疫程序化。在这种大环境下,过去危害较重的一些传染病大部分得到控制,如传染性法氏囊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但是过去有些危害较大的传染病,在反复免疫的压力下,毒力发生改变,发病特点及症状发生很大变化,与教科书差别较大。近几年唐山及周边区域流行的蛋鸡新城疫,就具有这种特征。
近几年新城疫对开产蛋鸡危害较重,整群鸡精神状态较好,采食量稍下降,但是产蛋下降明显,发病后期有零星死亡。发病季节不明显,但是每年夏初和入冬前多发;鸭子、鹅及鹌鹑也可发病;不是所有鸡场都发病,呈跳跃式传播。所在区域,发病鸡场占鸡场总数30%左右。
产蛋上升缓慢,开产40多天产蛋率也不能达到80%;蛋壳颜色发白,破损蛋严重,约占10%左右。粪便发黄,个别绿色。采食量略低于正常水平。有些鸡场有轻度呼吸道症状。鸡群整体精神状态较好,零星死亡。
急性发病:表现突然产蛋下降,最多可下降30%~50%,病程15d以上,发病鸡群蛋壳颜色浅,蛋壳薄易碎,破损蛋增多;没有过小或无蛋黄小鸡蛋。恢复期升蛋缓慢,如果治疗不及时,产蛋率很难回到高峰。
慢性发病:开始靠近门或窗口的几个蛋鸡先发病,拉黄色或绿色粪便,产薄壳蛋或不下蛋,逐渐扩散到全群,传播较慢,呈跳跃式传播,需7~10d才能传播到全群;死亡率低,仅在后期有零星死亡;呼吸道不严重;鸡群采食量下降不明显。全群发病后,产蛋率明显下降,可达20%以上。
病死鸡,鼻腔有分泌物,肺脏单侧充血或出血;腺胃水肿增厚,切开外翻,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易剥离,角质膜下面有溃疡或出血癍;小肠有圆形出血,直肠、泄殖腔有出血点。卵巢充血,卵黄呈菜花状;输卵管充血。发病后期卵巢和输卵管萎缩,卵黄破碎,形成腹膜炎,腹腔积水、恶臭,肠壁变黑。
根据《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方案》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参考实验室介绍的方法,进行新城疫HI(血凝抑制)抗体检测。检测结果以log2计。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临床工作中,对发病鸡场进行分类检测,共分三种类型,结果如下:
产薄壳蛋,产蛋上升缓慢不能达到高峰病例51例。检测结果为:新城疫抗体最低4,最高12以上,每个鸡场抗体水平都不均匀,普遍存在超过12的过高抗体。
产蛋突然下降病例65例,发病初期检测结果为:新城疫抗体水平在4~8之间,每个鸡场抗体水平较均匀。
产蛋开始缓慢回升病例60例,检测结果为:新城疫抗体最低8,最高12以上,每个鸡场抗体水平均匀,但是抗体普遍偏高,抗体11~12以上占45例,明显高于新城疫弱毒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水平。
我国家禽携带低致病NDV较为普遍。强毒株NDV基因型分布为:广东、山东为基因II型;东北、河北、天津、北京为基因VII型;内蒙、陕西为IX型;甘肃、西藏弱毒株,属I型或II型[1]。河北地区存在基因VII型强度株,新城疫弱毒苗产生抗体低,不能抵抗强度感染。
国产疫苗大多需要-15℃以下冷冻保存;乡镇疫苗供应商基本用普通冰箱储存冻干疫苗,运输采用泡沫保温箱,疫苗储存温度反复变化,大大缩短疫苗的有效期。
蛋鸡开产前反复用新城疫支气管二联苗代替新城疫免疫,由于支气管病毒的干扰,新城疫抗体低于6;即使新城疫弱毒感染,也不能保证不发病。开产后蛋鸡又缺乏抗体监测,免疫间隔过长,出现免疫空白期,这是产蛋高峰鸡发病主要原因。
从发病鸡群抗体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新城疫抗体只有高于8时,才能在强毒株威胁时,不发病,产蛋率不受影响。建议开产前采用新城疫油苗注射配合弱毒苗点鼻方法防疫,提高开产蛋鸡抗体水平。
新城疫抗体处于4~6之间时,立即接种疫苗;接种前新城疫弱毒苗要进行毒力检测,凡是凝集价低于80的疫苗不能用。
饮水中添加氨基酸类营养药和维生素类抗应激药物;饲料中加入中药黄芪粉提高免疫力;同时采用新城疫弱毒苗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