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法在男西服结构制图中的应用研究

2018-02-13 06:05:28许平山张坛柳袁金龙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袖窿画法制图

许平山,张坛柳,袁金龙

(1.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2. 安徽农业大学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黄金分割法是通过公认的符合美学的最佳比例,是用数据比例的设定来达到美的效果。毕达哥拉斯说过:“在自然现象中,合理的排列、连接、法则,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能用量和数字来表示。”这就是谐调的本质。男西服是男装中经典服饰款式,之所以能够经典是因为其中的一些造型比例自成型之初,部分比例就符合了黄金分割法的比例要求,使得男西服从美学上成为男装中经典设计作品。利用黄金分割法来进一步优化男西服的更多局部结构比例设计,必将进一步提升男西服的造型比例美感。

关于黄金分割法应用于男西服的整体造型比例(廓形、领型、扣位等)研究成果“黄金分割法在男西服中的应用”一文发表在2015年第1期《纺织学报》上。另外,关于黄金分割法的基本原理也在该文中详细论述过,本文不在详述。这里着重介绍男西装结构设计中的局部制图方法与美感框架的设定,以及如何将黄金分割法应用到各局部结构制图中。

1 黄金比例在局部制图中比例画法设定

1.1 基本比例

1.1.1 黄金矩形

再者,我们来看看黄金矩形的取得,ABDC是正方形,ED=1/2CD,则AFGC是黄金矩形(φ矩形)。如图1-b。

(a) 根号矩形

(b) 黄金矩形

1.1.2 圆周等分中的黄金比例

(a)6等分

(b)8等分

(c)10等分

1.2 局部画法基本设定

1.2.1 黄金比例在肩线、领窝部位的基本画法设定

(a)肩线斜度设定

(b)肩线弧度修正

(c)后领口弧度画法

1.2.2 黄金比例在袖窿部位的基本画法设定

图4(b)是袖窿与袖窿深的弧线画法。ABCD是正方形,边长为1/8袖窿-1cm。以BA为半径作A至C的孤线,U(在袖窿底线的3.5cm处为是点)是前面凹陷上的一点,AC弧线是决定前袖窿弧度的关键线。它的大小影响着袖窿的美观。后袖窿深PR=1/8袖窿+0.5cm,DR = 1/3(T~DR+ TR) + 2个缝份,DC=l/8袖窿-1cm。LF与EL之比是1:1.618,以EF为半径,作F至G的弧线。前身TA与后背TR至袖窿深是浅弧形。TA的中点QQ1为0.8cm。后背TP的弧线以同样方法制作。

(a)袖窿基本结构设定

(b)袖窿弧线画法

2 黄金比例在制图中的具体应用

2.1 黄金比例在领窝部位的应用

2.1.1 领围的开深与领高关系

图5(a)是领围线与角度的关系。M1O是横开领的宽,MM1是直开领的高。它们之间纵横比的平衡,与领围线密切相关。也就是说,高度MM1相对于宽度M1O,当MM1低时,如图5(a)中,领围线就是下面的虚线,成了外圈,领侧面就露出得多;反之,MM1高,是上面的虚线,领围钱就成了内圈,领侧 面就露出得少。

假如以肩点T作定位时,如图5(b)、(c)那样,领线的M点就会随着肩点T的高低(或平肩、或溜肩)而变化。图5(b)中CBM是正三角形,以CB为半径,作孤线即为领围线,由领围而产生领高MM1。这纵横之比一般是100:28。MM1= 3.3cm,肩头T1点就在AM线上。假如是平肩,T1点高,那M点也相应的要提高;溜肩时的情况则相反。

图5(c)是肩点T和领围线的因果关系示意图。虚线NT2是溜肩的后肩线,平肩的前肩线;虚线NT1是平肩的后肩线,溜肩的前肩线。这样,通过肩点T和与其关连点的上下,领围线相对领子来说,可以保持相适应的弧线。这时前身N点和后背O点,也要作相应的横向移动。

(a) 横开领与直开领关系

(b)不同肩型的调节

(c)肩点与领围线关系

2.1.2 颈侧点(N点)的位置分析

在构成数据美的比例中,除了1:1.618的基本黄金矩形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矩形中的对角线各个极点等来绘制结构比例,这也属于制图中掌握平衡比例的基本方法。其中,倒数分割就是运用黄金矩形的对角线的一种方法。下面对颈侧点(N点)的位置分析就是运用这种方法为主。

N点的位置分析。图6(a)是N点位置示意图。对于领围的位置会有各种解释方法。我们的方法是由胸宽中点和肩头点来求得,即通过图6(a)中的A、F1来求。若是平肩,N点就升高,NF1就 宽,AN1则窄。溜肩则相反。对于各种体型来说,不是一概而论的。溜肩N点下降,AN1变宽,可以说是因为胸部厚度的增加,仅肩头点下降,往往是由于胸部、背部肌肉增多[4]。

图6(a)中的A、B、C、D是通过胸宽和背宽相加构成的φ矩形,采用倒数分割求得X点,N点在X点作的垂直线上,AN1=横开领宽+ 2 cm。B1N2是胸部厚度。图6(b)所示的是从上俯视到的胸围线以上的人体几何形态。ON是横开领宽,BB2是胸的厚度,这个厚度等于横开领+2cm。也就是说。增加2cm挺胸时的胸厚度。假如胸厚度为零,那么AN1的最佳尺寸,就等于横开领的宽度[5]。

(a) 利用对角线平衡结构比例

(b)俯视颈、胸切面图

M点的高度分析。图7(a)是M点高度的示意图。BA在胸围水平线上,BM=26cm, MA=24cm,这时正常体穿套头衫时的状态。挺胸体时的BM=27cm,MA=23cm,那它的前后差是4 cm。正常体的前后差是2cm,它的二分之一是挺胸度,也是M点所必需的高度。图7(b)是挺胸体的人穿正常体套头衫的状态,BA仍保持水平,M相当于M1点,而O点再出来约1 cm。由此可见,M点的高度是根据前后差来决定的。驼背体的情况则相反。

(a)正常体颈侧点高度

(b)挺胸体颈侧点高度

2.2 黄金比例在肩线部位的应用

上装制作最微妙最困难的就是肩的角度。见图8(a)、(b)。人体标准的肩角度是20°左右,然而,实际上人的肩是各不相同的,或肩胛骨突起有异,或前肩强弱厚度有别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照搬理论来造型裁剪,往往是行不通的。因此,不能忽视体型,以及其他非正常体的体型。然而,忽视体型固然不可,但如若为了顾及体型,而影响了整体平衡,也是不可能做出合体美妙的服装造型。

肩头的放松度是决定肩宽的关键,而肩角度的大小是决定肩线平衡与否的关键。图8(a)通过后背领线的示意,确定了背缝轴线在制图时的倾斜度。由于,着装后的服装背缝,一般是会垂直于地面的,所以肩头T点,是与背缝轴线成直角的点。因此,必须重视T1点,因为在制图中,横线上下移动几毫米,背缝轴线倾斜度就会随着变化。如图8(b)是背心的肩线。当TM1短时(肩幅窄),下肩点是TT1,肩钱MT1倾斜度就大,就是溜肩的肩线[7]。

(a)后背领线画法

(b)西服背心肩线

(c)平肩肩线

作为标准的肩角度,在三角形△NN1T中NN1=4.5cm,N1T=14cm。如图9(a)那样,以肩点T为标准,BT =袖窿/10-0.5cm。∠NTU就成为平肩的角度,如果(如图9(b)中),N点升高,那 ∠NTU就是溜肩的角度。由此可见,必须调整好肩角度NN1T这个三角形[8-10]。

(a)标准的肩角度 (b)溜肩的肩角度

图9不同肩角度结构

3 结 语

猜你喜欢
袖窿画法制图
鳄鱼的画法
基于力学原理的袖窿结构设计方法
毛纺科技(2021年10期)2021-11-02 05:27:26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全成形毛衫袖窿成形工艺
毛纺科技(2019年4期)2019-04-24 03:37:32
水禽的画法(六)
老年教育(2018年12期)2018-12-29 12:43:02
夜景的画法
童话世界(2018年20期)2018-08-06 08:57:38
菊花的画法
丹青少年(2017年1期)2018-01-31 02:28:27
基于胸围变化的新原型及其应用的袖窿结构特征分析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