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丽汗
摘 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为了祖国的和谐稳定、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加强内蒙古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主要通过目前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培养和加强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比喻成精神上的“钙”并且用“人生的扣子一开始就要扣好”来强调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重大。
部分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错位。他们不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出发,贪慕虚荣、盲目崇拜与追逐现代的影视偶像,轻视体力劳动。厌学、吸烟、酗酒、早恋,甚至还打群架等,对于这种不良行为,他们不知悔改还引以为荣,最终使自己走上不不归路。部分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以此来抒发自身浮躁、空虚的心理,对读书和学习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迷失自我,最终他们放弃自己远大的理想和信念,选择逃避社会,荒度一生。
一、目前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蒙古族青少年因为有独有的语言文字和自身特有的历史文化融入到他们的社会自我中,并使其独具本民族的特色,从而影响他们心理、行为的各个方面。蒙古族家庭教育的特色,蒙古族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中的蒙古族传统文化都对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有影响。有大部分蒙古族中学生的家庭住在牧区跟农村,还有一些离异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这类家庭会对子女的教育有所松懈。或者因为工作忙对孩子管理欠缺。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
(二)学校因素
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智轻德,思想品德跟政治课因为不是主课所以轻视不重视,所以学生们也有这种看法,不重视思政课,忽视青少年的德育培养。教学方法单一。个别老师忽视青少年成长的差异性、规律性,实行“管”“压”“卡”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疏导”“矫正”“内化”的教育方法。
(三)社会环境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轻松,这些都对青少年的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產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综合看,当代青少年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色色的思潮,更需要在理想信念上进行有力引导。
(四)青少年自身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长身体、增知识、培育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自身在这一时期心理和生理上发展的不成熟,对其理想信念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青少年其好奇和求知的天性。网络信息等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事物对青少年充满了潜在的诱惑,部分青少年法律、纪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制观念。
二、培养和加强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
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能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当前我们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强化对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它居于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起主导和统领作用。只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扎根于青少年的思想中,使其具备了牢固的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基础,其理想信念才会坚定正确。
(二)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注重使整个社会形成教化合力
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把立德放在首位。就是突出强调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作用以及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教化力量。社会各方力量都应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的进步。人是由生存生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的,青少年生活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场所之中,其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广泛而众多,周围世界方方面面的影响和作用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尤其是大众传媒这种现代生存空间中无孔不入的存在对青少年施加着丰富而复杂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整顿网络环境,让青少年远离不良信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这种弥散性特性,决定了其复杂性、艰巨性。因此,特别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不懈努力,需要注重形成整体合力,形成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统一
理想信念教育既需要理论知识的引领,更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的验证才能让人信服。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应该同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可以通过组织青少年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参加企业实习等活动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在社会中经受锻炼,从社会中吸取营养,加深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使他们从实践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深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正确认识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意义,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想要切实推进蒙古族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根据蒙古族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结合蒙古族青少年身边的社会环境,以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和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们出版社2017.10.
[2]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8-189:
[3] 吕丽娜.当代青年必须坚守传统文化的“根”[J].人民论坛,2018:124-125:
[4] 于洋.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J].现代交际, 2018(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