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的方法途径

2018-02-12 13:33邹艳周霞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9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邹艳 周霞

摘 要:网络时代对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建设造成了双面影响。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需要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丰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深入研究网络舆情,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奋斗中接力实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时代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提供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应该要积极利用网络的特点及带来的便利来应对这一系列挑战,找到正确的方法与策略。

一、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使全体人民的道德观念与理想信念紧紧团结在一起,就要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可以通过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精神,凝聚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追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时代要充分借助各类新闻媒体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要使新闻舆论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让网络成为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其次,要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能够自觉的、正确的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二)理解与应用凝聚社会共识的“中国梦”理论精髓

“中国梦”是传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号角”。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们最伟大的夢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可以最大程度上凝聚社会共识,对于激发党的活力,鼓舞人民群众的士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这种理论体系是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在“中国梦”理论精髓的引领之下,青年大学生要深刻的学习与理解“中国梦”的理论精髓,努力学习、肩负使命,树立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丰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

(一)有计划地与大学生群体开展网上话题互动

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可以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话题互动。首先统计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里特点及兴趣点。其次,在高校的相关网络平台上,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划分大学生喜欢的话题板块。最后,高校网络平台上有专人负责及时收集网络和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认真审核选择出适合大学生关注的话语主题,放置于相对应的板块。最关键的环节要建立网络实名制,当大学生对热点话题讨论时,教育者要进行话题引导并进行疑惑解答。如在2017年诸多重大舆情事件中,特殊敏感群体成为舆论的焦点,涉及在校学生和留学生群体、特定公职人员、儿童等舆情都极易引发社会各届广泛关注。高校有必要建立网络信息技术互动平台,让大学生畅所欲言的讨论各种热点问题时,既能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受到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他们的辨别能力。

(二)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

网络时代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小品、朗诵,百家小讲坛比赛等形式,来吸引大学生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中,帮助其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其自信。网络媒体要积极去发现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和重大新闻,及时报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使得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打造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主题的网站系统,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网络媒体要善于捕捉大学生所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和重大新闻,及时报导,深挖新闻背后的教育意义,弘扬正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打造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网站系统,把握网络舆论导向,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高质量的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特色网站,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占领网络思想阵地。网络媒体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机遇,借助于网络媒体,可以实现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图片、文字、音频和视频的自由上传。如由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主办、红网新媒体集团承办的“红星云”微信公众号,它为每个基层党支部提供一个网上活动阵地、每名党员提供一个网上学习园地、每名用户提供一个网上服务窗口、每名驻村书记提供一个网上交流平台,可以让群众了解一些红色文化,这就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也巩固了大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三)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潜移默化于文化产品中

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体系潜移默化于文化产品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思想是比较抽象的,所以大学生无法通俗的去理解,如果只是简单的灌输的话,影响力度也比较小。如果教育的效果不稳定、不持久,会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受到动摇,那么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是一个比较好的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品在无形中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比如说在前面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当问到“《战狼2》等影片是否加强了您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影响”,有37.1%的人认为影响很大,有47.96%的学生认为影响有,但影响不是很大,有12.24%的人没有看过这些影片,有4.8%的人认为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看出《战狼2》这一类爱国影片使得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信建设时,可以利用网络影片来宣传党和国家的形象,来增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自信。也发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时要借助网络媒介来深化内容,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和生活化相结合,以一种学生能够简单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建立高校网络治理体系与管理制度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到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正所谓“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建立高校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与管理制度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各大高校要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之下加强信息技术的管理,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做好基础工作。在高校要设置加强对网络浏览内容的监控,大学生对信息来源的判断没有可靠的依据,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去选择浏览的内容,并且会加以传播。因此,大学生的网络动态是极其需要加强监管与引导,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建立专门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及时监管网络浏览动态,对于暴力、色情、反动的网站加以屏蔽,使不良信息无法在大学生群体中肆意传播,能够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校应该健全网络信息发布的管理制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高校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准确把握高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

(二)落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

抓好网络阵地建设并做好监督工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与主动权,需要抓好高校网络阵地建设,需要加强高校网站、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发布审查监管。要对高校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各大高校在官网发布消息时要经过严格审查,同时在高校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结合实际,按照工作责任分解,定期进行专项考核。对高校某些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重大工作失误、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等问题的,实事求是进行处理。

四、深入研究网络舆情,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一)严格管控话语主体,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解释力

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8年增长,2016年达到66.1%。有62.4%的成年国民在2016年进行过微信阅读,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6.00分钟。新浪微博日活跃用户1.59亿;微信公众号据估计约有200万个,活跃App约1000万个。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分享和意见交流,如微信、微博等,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舆论的发酵平台,能不能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衰的重大问题。对于社会难点与热点问题我们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使广大网民不被错误观念所影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网上多元文化大潮的中流砥柱。

(二)积极优化话语环境,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感染力

研究网络舆情,积极优化话语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感染力,针对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舆论的无序性,优化网络话语权环境,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话语良性循环发展。积极传播网络舆论“正能量”,抵制“负能量”。近年来,网上一些编造谣言抹黑英雄、诋毁先烈,或用娱乐化形式贬损英雄的现象备受舆论关注,特别在微信群等广泛传播,如董存瑞、邱少云等曾激励几代人的英雄人物,成了一些人调侃、恶搞的对象,这种行为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消极影响,不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且亵渎了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烈,也触碰了人民群众情感的底线。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网络上也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网友纷纷赞同当网络运营者发现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网络信息时,负有及时处置的义务。在网络时代谁占领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尤其是网络空间“阵地”,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与主导权。在网络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其核心就是在网络背景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威性,让大学生始终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践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网络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学生要能够辨别与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意识祥泰的价值取向,正确认识各种正能量的思想并去践行,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为营造一个健康的话语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06).

[2] 辛莹,周向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传承与创新[J].东南学术,2015(01).

[3] 李超民,李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15(12).

[4] 红星云简介.http://www.sohu.com/a/193071528_ 169051.

[5]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cac.gov.cn/2016-04/25/c_111873 1366.htm.

[6] 马福运,杨晓倩.“90 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研究—基于河南省10所高校的調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1).

[7] 廖萍,尹彦 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5).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学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