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
(江西省会昌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江西会昌 342600)
苗木移栽技术是造林绿化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之一,有利于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确保造林绿化效率。通常对已经成型的苗木进行移栽,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确保苗木正常生长。但是,这种移栽技术的成活率并不是100%,需要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以保障造林绿化质量。
以某县为例,为了提高环境质量,于2015年开始实施高速公路两侧造林绿化工程。根据工程内容可知,所移植的树种主要为山杜英、黄山栾树等,要求各个苗木的胸径在3 m以上,高度在2 m以上,采用了大苗造林的方法。2016-2017年,该县计划对某乡镇进行重点造林绿化,同样采用胸径为3 m、高度为2 m的苗木,树种为山杜英、黄山栾树等,需要在山下进行补植,且以70株/667 m2的标准进行栽植。在实际栽培中发现,补植造林苗木的成活率比较低,仅为85%左右,并且存在虫害问题。而工程计划成活率要在90%以上,只能进行补苗,使得成林效果受到了影响。
分析问题时发现,补植苗木成活率低,与移栽区的土壤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苗木移栽技术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由于该区域土壤贫瘠,山地中含有大量的垃圾,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了威胁。因此,在移植苗木时,需要对移栽区域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合理选择树种,以保障成活率。同时需要各个单位协调配合,确保移栽工作顺利进行。例如,在苗木挑选上,应选择一些根部土球保存较好、枝干粗壮的苗木,并在移栽前使用一些抗虫害药剂,以提高苗木抗虫害能力。同时,要对移栽区域进行清理,保障区域的整洁性,避免出现垃圾等污染物。另外,还要在移栽前进行土壤翻新工作,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含氧量。对于一些喜碱类苗木,可添加一些硫酸亚铁,以改善土壤的酸碱度,确保苗木可以正常生长[1]。
2.1 苗木开挖 在进行苗木开挖工作之前,需要对造林绿化工程的要求和标准进行分析,正确制订开挖方案,避免影响苗木的成活率。例如,应了解当地的天气情况,尽可能选择晴天、无风且温度适宜的天气,避免外界因素对苗木的生长造成影响。同时,开挖时要对苗木的胸径进行测量,根部土球的尺寸应超出苗木胸径的8~10倍,并确保土球无破损。另外,在开挖工作结束后,尽可能在当天运输出去,避免搁置时间过长而增加苗木的水分流失,以保障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2.2 苗木运输 在苗木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磕碰、颠簸等问题,导致根部、枝干等受到损坏。因此,运输之前应做好苗木的保护工作,要轻抬轻放。若苗木根部土球尺寸比较大,需要采用吊装的方式,保持苗木的平衡性,防止出现掉落、磕碰的问题。同时,要保障各个苗木方向的一致性,并用篷布进行覆盖遮挡,避免阳光曝晒。
2.3 苗木移植 当苗木运输到移植场地后,要立即进行栽植工作,装卸时要小心抬放,避免对苗木造成损伤。在挖种植坑时,要测量好土球的实际尺寸,保证坑的直径和深度比土球多出0.5 m左右,并做好回填工作。另外,回填结束后应对苗木进行加固,避免苗木出现倾倒等问题。
3.1 浇水管理 当苗木移植工作结束后,应对近期的降水情况及温度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若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降雨,需要进行人工浇水,以维持苗木的生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季进行浇水时,应避免在中午前后浇水。因为夏季的温度较高,导致土壤温度快速上升,而水的温度与土壤的温度相差较大,会对苗木的根部造成刺激,影响水分的吸收,会影响其成活率。
3.2 施肥管理 做好施肥管理工作,可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成活率。因此,可在苗木移植前后进行施肥。移栽前,可在种植坑内添加一些生根粉,有利于促进苗木根部的生长。当移栽工作结束后,应合理选用矿物肥和有机肥,以实现养分平衡,一般可施矿物肥0.3 kg,并混合在5.0 kg有机肥内,能取得良好的施肥效果[2]。
3.3 病虫害防治 当移栽后的苗木受到病虫害影响时,会阻碍其正常生长,甚至会出现死亡的问题。因此,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防治阶段,应根据实际病虫害问题,合理选用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在苗木定植前期,主要以预防白蚁为主,中后期以预防枝干、枝叶的病虫害为主。通常可采用天敌防治、无极灯防治等手段,确保苗木可以正常生长。
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缓解生态危机,为居民打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在采用苗木移植技术时,需要对影响苗木成活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优化苗木的移植和管理技术,以保障苗木的成活率。
[1]代艳华.苗木移栽技术在造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农技服务,2017(12):126.
[2]凌铭,董长生.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应用[J].绿色科技,2015(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