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黎歌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49)
习近平在几年来的多次重要会议讲话中,用了很大篇幅对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进行论述。尤其是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简称“5·4”讲话)中对此进行了更为全面系统阐述。在这些讲话中,针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评价马克思”等热点问题,强调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本文仅基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视域,探讨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马克思主义重要讲话的基础上,如何准确把握科学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推进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问题。
何谓马克思主义观?资料显示,马克思主义观一词在中国的使用,最早见诸于1919年《新青年》刊登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文中他虽谦称“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拼上半生的工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然而,正是通过李大钊该文对马克思主要思想的介绍,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可见,李大钊所说的马克思主义观,主要侧重于“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即“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后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中,也有很多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和阐述。代表性专著有陈桂香《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曹富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以“马克思主义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到学术论文269篇,在报纸、网络上还有大量涉及马克思主义观的文章。文章涉及关于马克思主义观、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含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论域。马克思主义观,从定义的角度抽象地表述,应当是:人们对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根据对著作和论文分析,不同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等不同论述角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力图划清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界线。这个主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命运等等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客观规律的说明”[1]。“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观,通过论述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提倡坚持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反对用教条的态度和“过时论”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主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学习、研究、运用、捍卫、坚持、发展等等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应怎么样’‘不应怎么样’的回答,也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规律的说明”[2]。“什么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大飞跃及其成果的介绍和阐述,力图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澄清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割裂开的错误理解。本文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持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观点。本文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定义而包含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一项内容,是因为对经典作者的评价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有着逻辑的内在一致性,也是对抽象肯定但具体否认马克思主义做法的一种识别方法。把三者联系起来,才能形成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观。下面我们从上述定义梳理习近平“5·4”讲话三个方面的相关论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用了“四个理论”做了精辟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2]“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2]“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说“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2],“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他用“两个深刻改变”——“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2]——评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贡献;他用“三个完全正确”——即: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2]——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选择和坚持的自信态度;他认为“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2],并且从九个方面提出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要求。
“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习近平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2]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他还深情地说,“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2]。
科学的观念是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行动的指南。习近平在“5·4”讲话以及其他有关重要讲话中,对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怎样评价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所作出的科学论断,对于指导我们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筑牢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为什么中央把讲话定位为“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2];更能深切地体会到领会贯彻讲话精神、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理念性基础,只有在这个问题上头脑清楚、方向明确,才能把学科建设好,承担起这个学科的重要使命,不辜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我们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不是什么”,清楚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界线;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上,要搞清楚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不固守个别结论,把坚持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评价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018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办了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纪念活动。无论是在他的第一故乡德国、第二故乡英国,还是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美国、法国、比利时、古巴、委内瑞拉、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有工人政党的领袖、马克思主义学者、信仰马克思的劳工群众,也有代表不同阶级的政府或组织官员。在中国,各省区市、各高校,官方和民间都在举办纪念会、学术研讨会。尤其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以最为庄严而隆重且最高规格的仪式举办纪念大会,既表达了中国人民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宣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向世界表达了受惠于他的伟大智慧和思想,从而深刻改变了落后面貌的中国人民对他的感恩之情。
试问:马克思离开我们一百多年了,为什么他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首先是他的思想所产生的两大伟大社会效应:深刻改变了世界,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他之所以能够引起的两个深刻改变,离不开他伟大的人格。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在“5·4”讲话中,首先从回顾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开始,并对他的一生做了三点精辟的概括:“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2];“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2];“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2]。马克思从小就立志为解放全人类、建立新世界而奋斗终生。习近平在讲话中还专门引用了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从马克思的光辉一生中,我们深感理想信念的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和政治灵魂,也是我们每个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保持砥砺前行的旺盛精神动力。
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作为以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学科,倡导学习马克思的伟大人格、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在奠定未来人才的人格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不懈追求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勇敢实践者。要达到这样的人才目标,需要从做人教育入手,把学习马克思伟大人生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课。通过研究马克思的生平,我们发现,一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与人的品质息息相关。
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不改,需要有追求真理的思想品质。马克思一生胸怀崇高理想奋斗不止,与他毕生追求真理、勇攀思想高峰是密不可分。他用他超人的智慧耕耘不止,在真理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又用真理指导自己的理想信念。正是建立在对真理追求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基础上的理想信念,因而才是科学的,持久而充满动力的。我们学习他追求真理的品质,为理想信念奠定真理的基础。
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不改,需要有天下为公的道德品质。马克思维护人民的利益,为人类自身解放奋斗一生。正是这种道德情怀,为理想奠定了正义的力量。我们要学习他追求全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品质,为理想信念奠定坚持人民立场的基础。
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不改,需要有仁爱善良的情感品质。马克思“真诚朴实,重情重义”。不仅体现在对他的亲人和朋友,更体现在他对天下苍生百姓的仁爱善良。在有些人眼中,马克思倡导暴力、斗争,但是马克思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摆脱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所采取的被迫的反抗行动。不指责剥削阶级的残忍反而声讨人民的反抗,明显是有失公允。马克思出身律师家庭,家境殷实,但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解放,放弃了原本舒适的生活,“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2],没有大爱的品质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学习他对人民的满腔热情的仁爱品质,为理想信念奠定情感基础。
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不改,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马克思17岁就“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28岁时他和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30岁时又和恩格斯合作出版《共产党宣言》,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49岁出版了他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资本论(第一卷)》。之所以他在反动派迫害和贫困的压力下,甚至在成为没有国籍的“世界公民”的恶劣环境下,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除了他的天才智慧之外,是坚定理想信念和矢志不渝的意志品质支撑了他。我们学习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为理想信念奠定意志基础。
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不改,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品质。实践性是马克思理论品质中鲜明的特色。他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实践家。1846年他与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者通讯委员会;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1855年,他参加伦敦群众示威游行反对损害人民利益的法案;1864年,他参加了“第一国际”成立大会,后成为该组织的领袖;1871年,巴黎爆发革命,他动员各国工人声援巴黎公社,呼吁国际工人协会支部对巴黎公社给予支持,革命失败后,他组织救济和援助巴黎公社的流亡者。他积极投身人类解放的运动实践,为后人作出了言行一致、践行理论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为了实现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品质,为理想信念奠定实践基础。
“西天取经”代替不了“念真经”。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4]。他曾尖锐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5]他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并指出要解决真懂真信,“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6]。这些讲话,有着明显的针对性。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经验代替学习,曾让我党付出过惨痛代价。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干部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读经典,企图通过“西天取经”走捷径,这无论是对于党的干部,还是哲学社会科学者,仰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师生,都是很危险的。
克服错误认识,认真读原著。在要不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方面,社会上有两种错误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在“要不要学”的态度上,要么根本不愿意“念真经”,要么用学“西经”代替“念真经”。另一种在“如何学”的态度上,采取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方法。这些错误思想产生过并还在产生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一种错误认识,源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或功利主义的影响。他们或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没有深刻认识,或者对于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没有深刻认识,或者对于读马列要精要管用正确论断理解偏差。他们中,有的人重经验重感性、轻理论轻理性,有的人崇拜西方文化西方学说、轻视中国文化中国理论,有的人用对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的片面理解代替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认识;还有的人甚至把“念真经”当做思想守旧加以嘲讽,而把引进西方某些学术概念、学术观点当做资本炫耀。这种错误认识在社会上有一定市场,需要正确引导。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师生,要按照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2],向着“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2]努力,从而达到“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2]之目的。
另一种错误认识,源于教条主义的影响。他们往往不是学习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遇到问题就从原著中找答案,起草文件从原著中找语录。针对这种错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专门进行了批评。《矛盾论》也是针对教条主义错误倾向而对干部进行的教育,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为我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重新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是希望大家克服教条主义,增强“看家本领”,掌握时代变化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读原著是马学科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问题。作为一个新兴学科,马学科要想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必须重视在学科建设中的专业性问题。所谓专业性问题是指,具有专门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学术范式、研究范畴、研究和解决理论和现实问题的专业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其专业要求是系统地、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理和方法。加强马学科专业性,才能培养本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的重要途径。在马学科人才培养训练环节中,要通过引导学生认真精读原著,使他们达到专业标准。没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即使拿到马学科硕士、博士证书,也不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称谓。
科研创新需要坚实的学术基础。在对全国高校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博士点、硕士点的师资力量和培养方案考察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功的培养需要加强。一是虽然最高学历来自马克思主义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学科的导师经过了比较严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培养,但是目前不少高校马学科导师的学科来源构成复杂,真正精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著作、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厚实基础的人所占比重不是太理想。二是学生潜心读原著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在培养方案中都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导读)”课程,但是仅仅依靠40—80学时的经典著作导读是难以建立起专业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何况还有为数不少的博士或者硕士的前期学科背景专业不对口,基础薄弱,所读的经典原著就更为有限。基于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学科建设中,对导师的要求中,要积极倡导导师读原著学经典,先“给学生一瓢水,老师有一桶水”。对学生的培养中,要加大经典著作学习所占的比重,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和交流,打牢专业理论根基,把这个“短板”尽可能有力度地补起来,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筑牢学术基础。要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真懂”的深刻含义,避免“望文生义”“浅尝辄止”式的读书,停留在“熟知而不真知”的认知状态。要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学习态度,用不仅知道“苹果熟了会掉下来”的现象更要追究“万有引力”是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的求知精神,力图达到“要精要管用”的学习效果。
繁荣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打好基础,是成功的前提条件。追逐目标所进行的实践,是成功的关键。搭建桥梁,构建体系,是实践之需,发展之要。
思想与学术是可以相同相融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思想和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我们发现,在思想和学术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鸿沟,彼此是具有统一性的。马克思一生都在不懈地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他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在诸如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精通多国语言,广纳人类文明之精华,著作等身。正因为有这样深厚的知识积淀,为他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在“5·4”讲话中指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2]。“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2]毫不夸张地说,马克思是一个把思想和学术高度融合的大家。
认真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九个方面的思想。习近平指出要从九个方面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这就是: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2]
习近平在“5·4”讲话中专门强调这九大思想,是给我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划重点”,也说明这九大思想对指导我们的实践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它进行学术解读,是我们解决“知”层面的关键,也是指导“行”的要害。九大思想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1—2部分;第二板块为3—7部分;第三板块为8—9部分。第一板块,首先提出的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这一思想具有顶层或引领的意义。“四个自信”“四个伟大”“四个意识”都是建立在我们学习和实践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刚刚过去的极不平凡五年,我们党在面临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关键时刻,为什么能够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7]。从系列讲话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认识规律性、把握规律性、遵循规律性。只有按照规律性办事,我们的各项建设事业才能取得预期成果,在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突然来临才能稳如磐石,握有定海神针。把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解决战略问题、顶层问题,是逻辑的必然。其次,需要解决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7]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说“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8]。习近平说“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解决了规律和立场问题,逻辑地要解决不同领域建设所应遵循的原则。第二板块,中间五大思想所涉及的领域,是我们熟悉的“五位一体”。马克思主义关于五方面建设的思想,是我们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经济建设方面,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的辩证唯物主义论断,体现了对发展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在政治建设方面,重点是人民民主的建设问题,强调“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在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是先进文化的引领问题,强调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在社会建设方面,重点是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强调解决民生问题和共同富裕。在生态建设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的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第三板块,是国际环境与政治保障问题。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和“政党建设”的思想,为我们解决这两大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导。九大思想是完整的逻辑体系,为我们从学术角度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思路。
构建思想与学术融通的桥梁。思想是指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思想一经系统化、专门化和学科化后,就具有学术属性。学术只能建立在丰富系统正确的思想基础之上才能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生命力。社会科学,为解决社会问题而生。因此,应该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具有事理(亦称物理)、政理、学理的相通性和转化性。马克思的学说,既有思想性、针对性和可实践性,也有学术性,是它们之间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我们进行学科建设的典范。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九大思想的过程中,要从学术角度加强理论研究,让思想更加系统化、逻辑化、学理化。让研究成果更具国际对话的理论形态。同时,理论要有明确的实践指向,能够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在理论的逻辑中寻找破解之良策,用学理支撑政理,说明事理,达至公理。
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是马学科建设的紧迫要求。三个体系是指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习近平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6]。对于马学科而言,三个体系建设同样十分必要和紧迫。
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学科边界问题。明晰学科边界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划定了学科研究的领域和范围,才能聚焦于学科的体系建设。准确把握学科边界,规范学科设置,是目前马学科建设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马学科是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求该学科要关注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成果。这一学科特点容易导致学科边界不清,研究对象过泛。强调学科边界清晰,提出边界的刚性规制,容易造成学科封闭和对社会问题缺乏多学科的整体性把握。强调学科边界开放,模糊学科属性,则容易造成学科上的“借船出海”现象,违背 “在马言马”和“在马研马”的学科属性原则。解决这个悖论,需要回到学科建设的“初心”,认真分析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和马学科建设的特殊规律,准确把握封闭与开放关系。要区分马克思主义指导功能与马学科自身功能的区别,不能相互混淆。学科体系建设中的另一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把握学科底色与特色关系、凝练学科方向的问题。只注重学科底色,进行普遍意义的学科建设,容易形成“千人一面”。特色学科,可以很好地配置学科资源,形成在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学科高地。在这方面,目前形成了一定共识。但是,特色建设中如何保持学科底色,认识却不一致。尤其是在有的学校,只重视特色忽视底色,造成了无底色的特色,这种认识会影响到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学术体系建设中的举措问题。第一,运用好选题指南的导向作用。选题指南体现了选题指南发布者对社会理论与实践需求把握的准度、高度和宽度。要从学术体系建设和社会需要两个维度考虑选题指南的导向作用,处理好应用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的关系。要鼓励学者滚动式深入研究,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打好基础,也为出大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条件。第二,正确认识两对关系,促进学术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6]促进学术创新,一要正确认识学术自由与政治的关系。所谓学术自由,是指在学术研究领域不受妨碍地追求真理。提倡学术自由是为了排除思想干扰,活跃研究思路,开阔观察视域,激活思维灵感,从而达到追求真理、把握规律的目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属性之一。学术自由不能被理解为政治任性,不能以学术自由为旗帜掩护某种错误的政治目的出场。二要正确认识一元主导与百花齐放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鲜亮的底色,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哲学社会科学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健康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传统特色,其目的是为了在比较中鉴别,优胜劣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第三,坚持正确标准导向,增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正向引力。评价标准对研究者有着导向、对标、激励等内生引力作用。重数量轻质量、重论文专著轻社会实效、重期刊层次轻成果内涵、重立项轻成果、重“帽子”轻能力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术创新和学术人才成长,也为社会所诟病。要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标准,助力学术繁荣。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内外兼顾”。学术话语体系,既是学术思想表达的呈现方式,又体现价值导向,还蕴含着学术话语权。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中,首先要充分吸收我国古今话语的养分。不仅是因为我国的话语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还因为我们的学术话语的广大听众毕竟主要是中国人。其次,要研究国外的学术话语。中国学术话语要主动走进国际学术对话空间,在关注和理解国际学术话语范式的同时,更要分析其话语的价值导向,参与、改进、创新学术话语体系,争取话语建构权和解释权,增强中国学术影响力。
加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个体系建设,目的在于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要率先知识变革,用发展创新的理论指导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另一方面,要发挥好思想先导的功能。既要发挥好主流思想引导社会作用,又要发挥好“解惑”作用,提高公民对非主流的错误思潮和观点的辨别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