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榆阳区生态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2-12 17:18吴志强莫姣姣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榆阳区榆林市畜禽

吴志强 莫姣姣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生态养殖是指将无污染自然环境作为养殖基地,选取优质动物种苗,按照科学养殖管理办法,投放无公害食料,生产出绿色、生态、健康、无公害食品的一种养殖方式[1]。生态养殖利用生物间共生互补原理,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对实现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 榆林市榆阳区发展生态养殖的可行性

1.1 资源可行性

1.1.1 自然环境资源。榆林市地处陕西省北部,紧临毛乌素沙漠南端,属于大陆性气候。榆林市日照充足,热能丰富,物产资源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榆林人民创造性地开展了生态建设,在北部沙化地区,通过人工造林种草等方法,将林草覆盖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1.8%提升至目前的43%,建成万亩以上成片林170多处,建成总面积达12万hm2的大型防护林带共4条。总的来说,榆林市拥有大量绿色资源,适合开展生态养殖工作。

1.1.2 社会政策资源。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近年来,榆林市政府针对农村地区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技术、信息、资金和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发展生态养殖项目,从根源上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为榆阳区生态建设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4]。

1.1.3 条件资源。榆阳区具有大量优质动物种苗及饲料资源。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榆阳区羊子饲养规模达233万只,生猪饲养量达112万头,牛饲养量达8万头,家禽饲养量达200万羽;农作物以马铃薯、玉米、小杂粮和蔬菜为主,榆阳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约6万hm2,粮食总产量达到2.65亿kg;榆阳区共有草本植物60多种,木本植物40多种,栽培作物79种。

1.2 市场可行性

1.2.1 需求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饮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关注生态问题,也开始愿意购买生态产品[5]。生态养殖模式下的肉产品营养价值更加丰富,其肉质结构和营养比例更加合理,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各种营养素,脂肪含量较低。经常食用生态肉产品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1.2.2 必然性。生态养殖是提升农民收入、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的最佳途径。榆林市榆阳区是传统的沙漠地带农业种植区,农民依靠手工劳作种植玉米、小麦与高粱等作物,生产效率低下,收入微薄。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项目,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帮助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全面致富”发展目标。

1.2.3 导向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质的生态产品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绿色食品必然会重新走上人们的餐桌,生态绿色的理念将会深入人心[6]。

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养殖的现状和问题

榆林市榆阳区依靠农业大区和畜牧大区优势,采用“抓典型、推模式”的办法,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自繁自育、政策措施和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化手段,以创办现代化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和坚持标准化饲养为重点,力争投资效益与惠农效果最大化。

2.1 榆林市榆阳区畜禽生态养殖模式

2.1.1 放养模式。榆阳区养殖农户将畜禽饲养到一定阶段后,会将其放养在树林草地以及自家果园中,任其自由采食牧草、草虫与野菜,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增加了畜禽活动量,便于生产出更高品质的生态肉产品。但随着环境承载力和养殖规模的扩大,这种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2.1.2 农饲结合模式。榆阳区农民将土豆、青玉米秆、瓜果藤蔓、紫花苜蓿、玉米和牧草等作为饲料,供猪、羊、牛和其他家禽养殖生产需求。同时,利用畜禽产生的粪便替代化学肥料,达到了保护环境、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

2.1.3“四位一体”模式。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是一种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与日常生活等进行有机组合的一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7]。它利用生物转换技术,实现产气、积肥、种植与养殖同步进行,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2.1.4 鸡—猪—牛模式。养殖户用饲料喂鸡,鸡粪处理后喂猪,猪粪处理后喂牛,牛粪作庄稼肥料。层层循环利用,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又有效地节约了饲料成本。

2.2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科学知识和技术。榆林市政府在生态养殖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惠及政策,缺乏对养殖户的资金和技术扶持。区内众多养殖户对建厂、选种、育种、育肥、养殖密度、检验、检疫、排污、屠宰等方面知识知之甚少,只凭借养殖经验摸索前进,缺乏科学的技术引导。

2.2.2 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目前,榆林市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中,仍有部分企业未办理环评手续或未执行“三同时”制度,造成榆林市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现状不容乐观。另外,部分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及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设施比较简易,未按环保规范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无“三防”措施,废水经化粪池或沉淀池简单处理后,直接用于农田施肥或外排,对周边土壤或水体造成不良影响。

2.2.3 病疫复杂,难以掌控。随着榆林地区规模化养殖快速兴起,动物饲养种类与总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导致疫病传播源种类急剧增多,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多种疫病在不同动物间相互传播,造成动物疫病防治难度大幅度提升。例如,2017年榆阳区牛家梁发生重大疫情,全乡80%家禽感染病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万元。

2.2.4 缺乏品牌,效益不佳。目前,榆林市畜禽饲养规模趋于稳定,其中羊子1 050万只、生猪240万头、家禽1 100万羽以及肉牛12.5万头,但标准规模化养殖占比依旧较小,市级养殖示范场只有30家,其他多以家户散养为主,缺乏完整的畜牧产业链;大量畜禽产品以初级形态进入市场,缺乏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足;各类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无法辨识生态产品的真伪,导致生态养殖效益不佳,生态产业发展缓慢。

3 榆林市榆阳区生态养殖发展对策

3.1 科学布局,政策扶持

政府应当认真考虑环境承载力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限养区域与适养区域,完善动物疫病监控和防治机制。例如,在养殖区域内全面推行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排放技术。另外,合理确定养殖总量、品种和养殖密度,鼓励引导农户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发展生态养殖并积极主动学习生态养殖技术。

3.2 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物

对养殖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提高养殖污染物综合利用率,降低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种养结合方式,就地、就近利用畜禽粪便、污水,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料,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和果园养殖;针对染疫禽畜及其排泄物、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尸体等病害污染物,要通过深埋、化制、焚烧等无害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

3.3 规范日常管理,预防病害

首先,要加强饲养员日常管理、环境卫生和消毒防疫等方面的培训力度,时刻注意畜禽精神、采食、活动、饮水与排便等状况,发现异常及早处理,减少不必要损失;其次,饲养人员必须做好畜禽进出场检疫和日常防疫消毒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并配合畜牧兽疫主管部门做好畜禽疫病检验检测工作,为重大疫病控制做好准备。

3.4 积极开展品牌建设

榆阳区政府应该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养殖户+专柜+品牌”模式,采用“产、加、供、销”一体化服务发展方式,打造本土品牌,建立“塞上味道”生态产品连锁专卖店,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促进生态养殖健康发展[8]。

4 结论

随着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养殖总量与规模化的扩大,加快生态养殖模式构建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榆阳区本地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推进当地种植与养殖事业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榆阳区榆林市畜禽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叶锐仙作品
榆阳区文化馆:“魅力榆阳 多彩非遗”榆阳区首届泥娃娃节系列活动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