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运东 施保国 杨用钊 陈思宏
(1.淮安市洪泽区植物保护站,江苏 淮安 223100;2.淮安市植保植检站,江苏 淮安 223000;3.淮安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江苏 淮安 223000)
淮安市地处沿淮区域,是江苏省重要的产粮区域。小麦重大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蚜虫。2010年之前,病虫害发生相对平稳,2010年之后,病害发生与流行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尤其是赤霉病呈常态化重发态势,赤霉病流行年份不仅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即呕吐毒素DON)为主的真菌毒素,降低小麦品质。同时,由于淮安市地处黄淮海干热风区域的南缘,小麦干热风时有发生,与病虫害交织,造成小麦早衰,降低小麦抗逆能力,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2010年开始农业部门实施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项目,在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2010年以来沿淮地区小麦病虫害发生出现新情况、新特点,常规的“一喷三防”技术防效下降,保产增产效益不高,已不能适应新的病虫情防治工作及小麦生产的需要。具体表现出以下不足,一是病菌和害虫对常规农药多菌灵及多酮的抗药性上升,防效降低。2014年之前的“一喷三防”技术多采用多菌灵、多酮防治小麦中后期病害,但多菌灵及多酮经过持续多年应用,病菌和害虫已出现明显的抗药性,防效明显降低,不能适应新的病虫害防治需要,迫切需要应用新的替代药剂。二是药肥配方对沿淮地区的针对性不强。沿淮地区地处气候过渡地带,淮南和淮北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差异大,需要对药肥混喷的微肥配伍进行改进,有针对性地开展叶面肥和农药混喷。三是“一喷三防”技术用药适期及次数需要改进。沿淮地区气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再加上多年来秸秆持续全量还田,小麦播期推迟,氮肥运筹后移,导致小麦中后期病害尤其是赤霉病由过去的间隙性重发流行,变成常态化的重发流行,传统的“小麦扬花5%~10%时为第一次用药适期”,以及“防治1次不动摇,防治2次、3次看需要”的策略,农户不容易把握,往往出现不适期防治。另外,第1次用药防治后5~7 d进行第2次防治的方案,对目前病害呈常发、重发的态势下,防控压力大,防效不稳定,有必要对防治次数及两次防治间隔期进行重点研究、改进。四是常规配方多菌灵、多酮用药量大,已不适应农药减量控害工作的需要。
随着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播期的调整,麦田病虫害的发生随之发生变化。一是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三大病害发生危害时期后移。赤霉病于2010年、2014年、2018年5月20日以后才进入暴发危害期。二是病虫害发生危害时期拉长,危害性加重。近年来是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发生危害期,一直持续到收割前还有加重危害趋势。赤霉病不仅造成严重减产,还造成DON毒素超标,严重威胁人畜的健康。三是病害发生与流行的条件出现新变化,发生程度呈现常态化重发态势。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过去研究结论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期,遇3 d以上连续阴雨的天气,病害才可能会重发流行。小麦抽穗扬花期是病菌侵染的窗口期,过了小麦扬花期,就过了病害重发的危险期。2010年以来开展病害发生规律监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或小麦齐穗后20 d以内),如果出现气温在15℃以上、连续2个阴雨雾天气,病害就可能重发流行。从近几年发病规律看,当地5月25日之前,一旦气候适宜,即可能重发流行。但防治适期仍是扬花初期及之后的5~10 d为最佳时期[1]。
淮安市小麦种植地的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54、17.94、2.90、0.88 mg/kg和0.32 mg/kg,均远高于临界值,但由于土壤理化性状、施肥习惯等不同,各元素变异系数不同,表现出丰缺状态不同,淮安市土壤有效态铜不缺乏,有效态锰、锌、硼缺乏较多。由此进一步明确,淮安市“一喷三防”叶面肥配伍的改进以选择含有锰、锌、硼元素的氨基酸或腐殖酸叶面肥为主,并在各地分类指导喷施,以达到防小麦早衰、防干热风、增加抗逆性的目的[2]。
通过多年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比较试验表明,45%戊唑·咪鲜胺、48%戊唑醇·氰烯菌酯、42%咪鲜·甲硫灵、40%戊唑·甲硫灵等其中一种在小麦齐穗后扬花初期喷雾一次,第1次用药后四五天再喷一次,可有效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同时能促进小麦生长,防衰、增粒重[3]。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30%吡蚜速灭威WP30 g/667 m2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20%烯啶虫胺AS 24 mL/667 m2的处理,两者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在80%以上。10%吡虫啉WP 30 g/667 m2、25%吡蚜酮WP 20 g/667 m2、25%辛·氰EC 50 mL/667 m23个处理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在70%以上,在小麦蚜虫大发生年份可考虑选择上述药剂交替大面积推广使用。2016年5月中下旬,淮安市出现4次日均温大于32℃的气候现象,局部出现轻度干热风天气,通过在淮安市开展微肥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田喷施微肥后千粒重34.77 g,空白千粒重32.52 g,增幅6.94%,小麦喷施微肥产量207.24 kg,空白产量186.46 kg,增产11.15%。喷施微肥后,小麦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均有所增加。试验增产效应主要为喷施微肥防治小麦干热风避免了小麦减产,喷施微肥有效提高了小麦每穗实粒数、结实粒和千粒重,从而确保了产量不受干热风的影响而减产[4]。
过去,淮安市大面积生产上只主动防治一次,等到病害显症重发生后,农民才开始第2次、第3次甚至第4次的应急防治,此时防治第2次、第3次已经错过了防治适期,防效严重下降。近年来的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及生产实践表明,在病害达到中等发生年份,防治一次不能有效控制危害,必须主动开展第2次防治,同时两次施药间隔期在5 d以上的有点偏长,这也是造成赤霉病大面积重发的因素之一。少数农户用药量不足或是使用常规低效药剂,也是导致病害重发的原因。通过系统开展剂型、剂量和施用时期研究,为改进农药配方、喷施时间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优化小麦“一喷三防”防控策略。通过药剂和微肥的用量、时期和次数筛选等,明确了不同用药时期、不同用药次数的防治效果,建立小麦“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策略,即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两次防治”的防治策略,做到两次防治不动摇,即首次用药掌握在小麦齐穗后扬花初期,第1次用药后四五天开展第2次防治[5]。
结合淮安市小麦穗期生长特点,制定了关键技术体系,即建立以“三改进一优化”为核心的小麦“一喷三防”的技术体系。改进了用药配方,提出了替代常规药剂多菌灵的戊唑醇与氰烯菌酯或咪鲜胺混用配方,减少农药用量20%以上;改进了用药时间,提出了首次用药后四五天第2次用药的两次防治方案;改进了微肥配伍,提出了锰锌硼微肥与氨基酸、腐殖酸配伍的高效叶面肥配方;优化提出了“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两次防治”的防控策略,组装集成了以“三改进一优化”为核心的沿淮地区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体系。做到主动防治两次不动摇,即首次用药掌握在田间大部分小麦齐穗,并有个别麦穗开花时立即用药,第1次用药后四五天开展第二次防治。小麦齐穗后“见花打药”,解决了过去小麦开花5%~10%时用药而使农民不容易掌握的问题;“两次防治”,只推广防治2次,更新了过去“防治3次、4次看需要”的提法,减少了乱用药、滥用药现象的发生;通过试验及生产实践将两次用药的间隔期明确为四五天,较过去5~7 d的技术提前2 d左右,使防控效果更加高效、稳定,也提高了防控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