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

2018-02-12 17:18:02
乡村科技 2018年33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林木整地

韩 萍

(彰武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彰武 12300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全国过于追求经济的增长,对林业资源进行了过度开采,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之现今我国汽车数量迅猛上升,对于大气的污染日益严重。虽然近几年我国一直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友好型社会迈进,重视森林的种植,森林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但是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森林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提高森林面积与森林资源的储备,重视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为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1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的含义

1.1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是指在造林前,对土地进行加工,使之更适合树木生长,能有效提高造林的数量与质量,提高单位面积造林效益,增加森林面积与森林资源的储备。造林整地是一种造林前的保护措施,通过造林整地可以保障林木幼苗的生长,提高林木幼苗的质量,减少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的死亡率,提高森林的整体存活率,从根本上提高森林资源的储蓄量[1]。

1.2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植树造林技术的关键是对林木幼苗的培育,与造林整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森林资源的储备。当培育的林木幼苗达到一定数量,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之后,就被称为造林,种植林木幼苗面积较小,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就被称之为植树。因此植树与造林的主要区别在于种植规模的大小。

2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的意义

2.1 造林整地的意义

造林整地是通过对土壤环境的人为改善,为种子的生长创造更好的土壤环境。造林整地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植被幼苗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存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同时也可以让造林更加简单便利,通过造林整地可以对地形进行简单的控制,增大透光度,保证植被幼苗能吸收到足够的阳光,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成分与温度,促进幼苗的生长。例如,有些地区土壤条件较为恶劣,不适合植物的生长,但通过人为改造土壤,能在环境恶劣的地区实现绿化,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平衡。许多环境恶劣的地区,常伴随着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较为严重的生态现象,对农作物的生产种植、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通过对土地环境的改善,能使原来不能种植树木的地区可以种植树木,有效缓解该地区的土地流失。另外,造林整地可以显著改善林木幼苗的生长环境,也能去除杂草,提高幼苗成活率。总之,造林整地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幼苗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2]。

2.2 植树造林的意义

植树造林不仅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树木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拥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例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会破坏森林和草场,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而植树造林能扩大山林资源,减少山区或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植树造林还可以减少噪声,噪声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危害,植树造林能减少噪声,为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提供更为理想的场所。因此要重视植树造林。在噪声的持续影响下,会造成听力减弱、耳聋,心脏、血压等出现异常。另外树叶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如果不大量的植树造林,那么地球上的氧气,就很难满足人类和各种生物的需求,不利于人类子孙的生存与发展。

3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的实施要点

3.1 造林整地的具体实施要点

3.1.1 清理杂草、石块等。造林整地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对原有土地的石块与杂草进行清理,因为一般需要进行造林整地的土地都会有石块、杂草等,要将其完全清除,使土地充分接受阳光照射,为幼苗提供更适宜的温度。特别是春季,气温较低,对土地的修整能使土壤提前解冻,这对于种子以及幼苗的生产都是有好处的。

3.1.2 人工蓄水。许多较为恶劣或是需要造林整地的土地,其土壤及水分条件都不是十分适宜林木的生长,因此在清理杂草、石块之后,会对土地进行全面的翻整,使土壤变得疏松,此时进行人工蓄水,水的渗透性较强,能够加大土地的积水、蓄水能力,从而增加土地的平均含水量,满足种子或幼苗的基本生长需要。因此,在进行人工蓄水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特性以及经济性,采用最佳的蓄水量。用相关技术进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保证满足植物基本生长所需用水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最大化[3]。

3.1.3 局部换土、整地。环境比较恶劣的土地,通过改造无法清除杂草、石块,人工蓄水无法保障树木的生长;可以通过局部换土、整地的方法更大程度地改善林地的土壤性质,为幼苗的生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提高幼苗的存活率从而提高林木的面积。通过局部换土、整地,能极大地改善较为恶劣的环境,满足植物对环境的需求,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生态的平衡以及扩大林木资源的种植面积以及畜木量。

3.1.4 熟化土地。有些地区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较低,所以人为的熟化土地,增加土壤中的养分以及有机物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大量增加可种植树木的土壤面积,在整体上增加宜林的面积,扩大树木的总体储备量。熟化土地这一方法,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整地、熟化土地的水平及质量越高,树木种子的存活率也就越高,因此要重视造林整地技术中的实施要点。

3.2 植树造林的实施要点

3.2.1 播种造林法。播种造林法又被称为直播造林法,是一种直接将林木的种子播种在造林地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实施起来较为容易,而且播种的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节省了培育幼苗的程序与时间,适合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使用。但是播种造林这种方法对土地的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对造林以后幼林的管理要求也较高,因此若选用此方法进行种植,应选择成活率较高的种子,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同时在播种前必须做好整地,提高土壤质量。直播造林的方法有撒播、穴播、块状条播等,在种子播种前,注意事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等工作,提高播种的有效性,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增强抗旱能力以及减少鸟兽的危害。播种造林法使用范围较广,方法的迁移与使用较方便,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率,因此,在决定用直播造林的方法进行造林时,需要对土壤以及种子的选择、环境的适宜性等进行综合考虑。

3.2.2 植苗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又称为栽植造林,是一种用根系比较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的造林方法,这种造林方法能使幼苗保证生长稳定性,对土地要求不高,对环境也有较强的抵抗力,能抵抗较恶劣的环境。因而这种技术对造林立地的条件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这种技术可能使树苗的根系挤压变形、受损伤或失水等,造成树苗的成活率降低,所以在栽培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做细,对幼苗也要培育,这要求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栽培技术。因此,用植苗造林法的方法进行造林时,需要考虑幼苗培育的技术水平以及环境与土壤的适宜性,争取在扩大林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经济效益的提升。

3.2.3 分殖造林法。分殖造林法是采用树木的干、枝等营养器官作为造林的材料,直接造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减少育苗的时间和成本的投入,能从根本上省去培育幼苗的时间和费用。相对于其他几种造林方法来说,技术比较简单,操作较为方便,而且它的成活率也能得以保证,能保持原本优良的遗传性能。但只能在土壤较好的造林地使用,同时还受到数木的集中程度和母体树木数量的限制。而且采用此方法造林时,其初期的生长速度较快,目前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造林方法。

4 结语

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我国生态环境的平衡,必须重视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不断提高森林面积与森林资源的储备,为人类的健康生活营造更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林木整地
植树造林
品牌研究(2023年9期)2023-03-28 09:44:16
植树造林
品牌研究(2023年7期)2023-03-24 16:16:00
植树造林
品牌研究(2023年8期)2023-03-23 15:08:54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东北地区农机深松整地技术要领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