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春,熊志超
(1.红河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2.保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著名英国女作家,一生共创作了27部长篇作品、上百篇短篇作品和两部自传,还发表过诗歌集、散文评论集以及剧作若干。莱辛的作品涉及“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冷战、原子战争、环境污染、战争创伤、科学危机、青年暴力等”[1]283。瑞典皇家科学院在给她的颁奖词中写道:“她是文学史的一部分,也是当代文学的一部分。她为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对普通大众几乎是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于每种形式的人类行为都不含偏见。她较早认识到全球环境威胁以及第三世界的贫困和腐败问题。”[2]66-68生态智慧是贯穿莱辛整个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主题,她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涉及到生态主题。莱辛在2007年访谈中指出:“全球变暖、星球未来这类的话题一直是我关注并思索的题材。”[3]182在莱辛的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中,她讲述了津巴布韦的妇女如何在恶化的生态环境中谋生:森林被砍伐,土地沙漠化,水源和食物奇缺,妇女们需要背着孩子穿过沙漠,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
笔者从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的资料显示,截止2017年底,期刊、报纸发表的与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相关的论文、文章和硕博论文累计200来篇,其中硕博论文70篇左右。国内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的研究相对于其他主题的研究比较滞后。但近十多年来,论文数量逐年增多。总体说来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研究是从简评和整体介绍发展到多元生态主题批评,目前,国内尚无学者对莱辛作品生态批评研究进行综述。鉴于此,本文拟对国内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拟从以下几部分进行归纳,以便与国内莱辛生态批评研究者分享。
1981年,孙宗白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了《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开启了莱辛评论的序曲,他主要介绍了莱辛的《暴力的孩子》《金色笔记》《天黑前的夏天》《幸存者回忆录》《简述下地狱情况》这几部作品的内容和莱辛的创作风格,属于综合介绍莱辛创作的论文。部分国内知名的学者对莱辛作品中的生态主题做了整体介绍。王佐良、周珏良在《英国20世纪文学史》中提到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莱辛的创作主题和创作风格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她感到细菌战、核战争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人类将遭到全球性的大灾难。”[4]766此外,该著作还提到了莱辛科幻作品的主题,莱辛科幻作品“将人类历史作为整个宇宙发展中的一个事件,着重描写了它悲惨的现在和不久的将来的情况,记叙了人类向着污染、饥饿和灭亡发展的过程”[4]767。王守仁在《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中提出莱辛的《幸存者回忆录》和莱辛的科幻作品是对现实西方世界文明毁灭、忽略精神生活、道德沦丧和科技散失伦理约束的批判。[5]蒋承勇等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中指出《幸存者回忆录》“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文明社会走向崩溃、战争和暴力引起恐惧、科学技术导向人类毁灭的混乱世界,人们充满了悲观绝望。”[6]508王诺在《生态与心态: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中指出莱辛的《玛拉与丹恩历险记》“是一部反乌托邦作品,描写的是人类遭受毁灭性生态灾难的未来情景”[7]107。李美华(2008)在《英国生态文学》中指出莱辛的科幻作品《南船星座中的老人星:档案》表明了莱辛的宇宙生态观。李维屏、宋建福等在《英国女性小说史》中指出:“《幸存者的回忆》是一位不知名的女性叙述者讲述的关于发生在未来的恐怖灾难。核战争后,人们流离失所,成群结队地游荡在街头,整个城市到处是垃圾和浊物,食品紧缺,桶装水和空气十分昂贵,人们饥不择食,甚至以尸体充饥。”[8]331以上这些学者大部分都注意到了莱辛作品中的生态主题,这些评论对莱辛生态主题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莱辛在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莱辛作品的生态主题。关于莱辛作品的生态批评论文逐渐增多,研究呈多元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张建春、雷明珍2009年发表的《玛拉与丹恩的生态自我实现之旅》从奈斯深层生态学的视角探讨了“玛拉和丹恩从狭隘的‘本我’到更宽广的‘社会的自我’,最后扩大到整个生物圈的‘大我’的心路历程”[9],论文指出莱辛渴望建立一个“较少科技的,自给自足、简单生活的社区”[9]。陈倩的《追寻分裂时代的“好生活”——费希生活哲学视域下的莱辛作品解读》通过细读费希和莱辛在生态问题上的共同关切和相近思考,使生态主义学说与当代文本实践互为参照,试图证明“在后资本主义时代,越来越多以费希、莱辛等欧美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产阶层反思‘什么是好生活’以及追寻分裂时代的‘弥合’路径”[10]。以上两位学者主要从哲学,特别是深层生态学追求的生活方式的角度分析了莱辛的部分作品。
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马龙云的《〈野草在歌唱〉——女性与自然生态的荒原化》主要围绕着莱辛作品《野草在歌唱》中女性的荒原以及大自然的荒原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主义展开讨论。[11]王阿芳的《论莱辛作品中建构的生态家园》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来解读莱辛《金色笔记》《裂缝》《三四五区的联姻》《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几部作品,揭示了当今社会生态危机及女性和自然受压迫的社会根源,并展现了莱辛渴望建构男女两性和谐一体、人与人平等互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家园的理想。[12]王文慧的《生命和谐之歌:〈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读解》主要分析了莱辛《裂缝》和《又来了爱情中》受父权统治下的女性和大自然,指出莱辛渴望建立人与自然、两性和谐的生态伦理观。[13]以上学者都认识到对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的探讨不能只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需要结合当时的种族问题和女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蔡斌的《伦理悲剧——三维伦理视角下的〈野草在歌唱〉》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从三维伦理角度——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逐层解读这部作品,分析女主人公玛丽梦想破灭、人格分裂、家破人亡的伦理学意义,探讨发生在她身上不可避免的伦理冲突和悲剧命运,由此揭示出传统伦理道德对人们精神封闭式的压制和扭曲。[14]沈洁玉的《玛莎的奥德赛:多丽丝·莱辛伦理观拓展研究》论述了莱辛的生态伦理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拓展到宇宙星球之间,对推动莱辛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5]熊卉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伦理混乱中的伦理选择》主要论述了在面临“自然环境的伦理混乱、社会历史环境的伦理混乱以及自我身份认同导致的伦理混乱”中[16],玛拉经历了“被迫放弃真实姓名,陷入身份的伦理混乱,再到踏上追寻自我真实身份之路,最后又主动放弃真实的姓名,带领大家寻找爱的绿洲”[16],小说体现了主人公“不断地进行自我身份的重构和完善的过程”[16]。以上学者注意到了莱辛作品中的多维生态伦理关系是伦理批评的一个重要视角,他们对莱辛生态伦理思想的探讨从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人与社会拓展到宇宙星球之间,拓宽了莱辛生态批评的空间。
例如:林媛静的《坚强的非洲——从生态帝国主义看〈野草在歌唱〉选取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文本的细读,结合莱辛对非洲大地的深厚感情,发现了作品中所隐含的对帝国主义的批判,挖掘出莱辛对殖民者在非洲所造成破坏的厌恶之情以及她对非洲大地旺盛生命力的敬畏和热爱。[17]王闰闰(2015)的硕士论文《后殖民生态视角下的〈非洲故事〉研究》以格雷汉姆·哈根和海伦·蒂芬的后殖民生态学说体系为理论支撑,以莱辛非洲题材的短篇作品为阐释文本,通过聚焦作品中白人与黑人、人类与自然复杂多变的存在关系,揭示欧洲白人对非洲殖民地的地理暴力行为和生态意识规训,挖掘殖民主义与前殖民地生态恶化之间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关联。杨飞飞的《从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野草在歌唱〉》从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阐释种族主义、物种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共谋关系,剖析了造成玛丽和土著居民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18]尹吉明的《〈野草在歌唱〉的殖民主义生态批评》从穷白人的视角批判了殖民者对非洲地区的殖民统治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表现了种族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纠缠在一起的人伦危机。[19]以上学者从后殖民主义、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的视角来解读莱辛的作品,注意到了生态批评不但要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考察殖民主义霸权和殖民者对第三世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坚持“环境正义”的立场。
例如:张晓敏(2015)在《〈狼图腾〉与〈日出草原〉中的生态叙事象征对比研究》中以生态主义叙事象征为切入点,解析生态主仆象征、生态他者象征和生态主体象征。冯嘉文(2014)在《〈裂缝〉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中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理论框架,用平行研究的方法对《裂缝》和《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分析和比较,挖掘两部作品的相异和相同之处,从“同”和“异”的角度分析两部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既从宏观上揭示两部作品都深具生态女性意识,又从微观上分析了它们的生态女性思想差异。韩文英(2015)的硕士论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比〈特别的猫〉与〈怀念狼〉》从生态批评角度对体现在两部作品中的生态主题进行挖掘,揭示了两部作品中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根源——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和物种的灭绝,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种中外跨文化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在审视他国生态批评的同时,注重自己国家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反思,有利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与国外开展对话,兼收并蓄,促进我国生态文学的创作。
综上所述,国内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很多学者都对莱辛生态主题的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国内莱辛作品生态研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的研究重视不够,对莱辛作品生态主题的研究明显晚于对女性主义、苏菲主义、空间批评、心理分析等主题的研究;其二,研究对象的选取过于集中,主要聚焦在她生态主题较明显的几部作品《野草在歌唱》《日出草原》《玛拉与丹恩历险记》《裂缝》《特别的猫》《又来了,爱情》《金色笔记》上,且大部分是对单部作品的研究,少部分学者对莱辛的科幻作品和非洲作品的生态思想和某几部短篇作品做了整体研究;其三,重复研究较多,研究视角重复、缺乏创新,好多论文观点基本相近;其四,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研究对象选取不够全面,好多学者只看到莱辛部分作品中的生态思想,没有将她的整个创作看做一个整体做系统的分析;其五,研究视野有待拓展,很少有学者拿莱辛跟英国或其他国家的作家或中国的作家进行比较研究。
综上所述,莱辛作品的生态批评还有很大的空间。莱辛作品的生态主题研究有待深入与拓展:首先,对生态批评理论的渊源、发展前沿,生态批评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式进行深入了解,加强莱辛作品的宏观和微观的整体把握;其次,要注意结合莱辛的自传和访谈录、戏剧、诗歌、其他现实主义作品等来深入挖掘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思想;再次,需要拓展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将莱辛作品的生态主题与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家进行对比研究,或将莱辛作品的生态主题置于哲学、文化、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之下进行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