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润女,缪羽,陈惠伶,颜美好
(解放军第180医院 呼吸内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烟雾吸入性损伤是由于吸入大量烟雾、有害气体、高热蒸汽等,引起的气道及肺实质损害,重度患者病死率高达80%以上[1]。发烟罐是装有固体或液体发烟剂的罐式发烟装置,发烟罐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是发烟罐烟雾中的主要成分六氯乙烷铝粉、氧化锌等燃烧后释放的有毒害气体引起的吸入性肺损伤[2]。烟雾吸入性损伤与普通吸入性损伤的区别是烟雾中含有盐酸氯气、四氯化碳,相当于吸入化学毒品,其可通过有毒颗粒物、毒气体及缺氧环境共同作用,造成急性肺损伤及呼吸衰竭,并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给救治带来极大的困难。该病程经过3个阶段,即急性肺水肿期、感染期、肺纤维化期[3]。我院于2016年3月救治了5例重度发烟罐烟雾吸入性损伤患者,通过全力救治及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28岁,平均(23.45±4.55)岁,均符合重度吸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4],诊断为重度吸入性肺损伤、急性肺水肿、Ⅰ型呼吸衰竭。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有刺激性干咳、咽喉疼痛、胸痛及喘息,伴头晕、疲乏、呼吸困难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等。胸部CT显示,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双肺斑片影、肺大泡、纵膈气肿、气胸、胸腔积液,且在入院后第2~15 天内,呈进行性加重。5例患者气管镜检查均可见气管黏膜广泛水肿、出血、渗出及溃疡。
1.2 结果 联合应用多种救治手段是救治烟雾吸入性肺损伤的有效手段[5-7]。本组5例患者均收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早期机械控制通气(controll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有效排痰加肺泡灌洗,并行急性肺水肿,气胸、肺部感染、急性脑梗等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有4例患者病情好转,相关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时间为96~110 d,但后期均发生气道黏膜瘢痕增生、气道狭窄及肺纤维化等后遗症。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发大咯血,抢救无效死亡。
2.1 有效排痰加肺泡灌洗,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梗阻窒息是烟雾吸入性损伤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5]。本组5例患者均出现气管黏膜损伤、溃疡,脱落形成粘液,易造成呼吸道阻塞。⑴湿化排痰+俯卧体位引流,指导2例NPPV者有效咳嗽、排痰,3例CMV者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湿化灌温度调最高档,持续湿化,保持气道相对湿度达100%,并雾化吸入治疗(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2 ml、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注射用盐酸氨溴索30 mg),1次/4 h,避免分泌物干燥、结痂,发生急性气道梗阻。肺复张+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利于患者痰液的引流,防止肺泡塌陷,改善氧合;由4名以上医护人员协同轴性翻身,每6~8 h平卧与俯卧交替更换体位,注意关节及其他空虚处加棉垫保护。⑵肺内灌洗是目前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能较彻底清理气道,保持气道通畅、防治肺不张,有效防治肺部感染[4]。5例患者气管镜下均可见气管内较多团块状异物,行气管镜下肺内灌洗,1次/d,灌洗液为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10 mg、异丙肾上腺素1 mg,灌洗后,2 h内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能稳定在95%以上,达到了消炎、止血及吸除坏死脱落组织的作用。1例患者突然出现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率达152次/min,血氧饱和度下降至62%,考虑呼吸道梗阻。立即取俯卧头低位,叩击其胸背部,负压吸痰等处置未见好转,紧急床边气管镜下吸取气道异物,吸出咖啡色团块状(4 cm×5 cm×3 cm)脱落坏死组织,作为标本送化验、培养,2 min后患者症状缓解,继续观察,病情好转。
2.2 急性肺水肿期的紧急处理及病情监测 重度烟雾吸入主要损伤肺部,发生化学性肺炎及急性肺水肿[8-9]。本组5例患者在重度烟雾吸入24 h内均发生急性肺水肿,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ARDS及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1)紧急处置:30%乙醇湿化液加高频吸气,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给予镇静、止痛,监测CVP及血压,测量左、右上臂;大腿及小腿围径,控制出入液量3000~4000 ml/d,适当补充胶体,维持胶体渗透压,静脉注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观察、记录尿液颜色及量。(2)病情监测:3例患者抗凝治疗期间补充血小板及新鲜冰冻血浆各200 ml/d,监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水平,防止继发性出血。5例患者均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静脉泵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缓解中毒症状。密切观察用药疗效及毒副反应,严密监测体温、血压、血钾、血钠、血钙浓度的动态变化,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呼吸、咳痰情况及肺部罗音、血气分析等变化情况。
2.3 肺部感染及肺曲霉菌病的预防及护理 由于气道严重吸入性损伤、侵入操作(气管切开、机械通气、ECMO)、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大剂量激素,导致本组患者抵抗力低下,极易继发感染。将5例患者分别安置层流洁净病房隔离单间,各种管道(如呼吸机螺纹管、ECMO管路及引流管)一次性使用并及时更换,严格无菌操作及手卫生,防止肺部感染及肺曲霉菌病。2例患者痰涂片见念珠菌,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餐后含漱15 min,4次/d;勤翻身、叩背,俯卧位体位排痰,加机械排痰3次/d。其中3 例患者于住院第5~7 天痰培养黄曲霉菌阳性,联合应用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及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由于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大,需现配现用,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护士需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有无恶心、呕吐、厌油等胃肠道症状,有无皮肤、巩膜黄染、视物模糊。给予胸腺肽α1注射液1.6 mg肌肉注射,1次/d,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每日进行痰培养、尿培养,注意监测体温变化、痰液性状及引流管伤口感染症状。经过积极治疗,感染被控制,于住院第90天左右痰培养黄曲霉菌转阴性。
2.4 气胸、纵膈气肿的观察与护理 本组5例患者在住院第2~15天胸部CT显示,双肺斑片影、肺大泡,纵膈气肿、气胸、胸腔积液。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支气管、肺泡破裂、过度通气及呼吸机使用不当。降低呼吸机潮气量及气道压力,适量镇痛、镇静,避免躁动不安、剧烈咳嗽及便秘等增加肺内压力,警惕转变为张力性气胸,危及生命。2例患者肺压缩约20%~30%,病情相对稳定,继续观察病情。3例患者肺组织压缩达60%~70%,CMV联合ECMO治疗,部分代替肺氧合功能,减轻肺压伤,并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排气、排液;其中1例患者引流瓶水柱波动不明显、引流不畅,予挤压引流管无效,考虑引流管贴壁,调整引流管位置,胸壁皮下积气行皮下穿刺排气,效果均不明显,遂切开皮下排气。经以上积极处理,每日追踪复查胸部CT,于10~15 d后病情好转。在ECMO治疗期间,全身肝素化,存在出血倾向,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护理外,还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渗血情况。
2.5 急性脑梗与继发性癫痫的观察及护理 发烟罐烟雾中的六氯乙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损害[10],患者病情严重,脑细胞缺血缺氧等因素也可诱发癫痫发作。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癫痫症状,突然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立即报告医生;静脉推注咪达唑仑注射液2 ml及丙泊酚注射液3 ml,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发生窒息;专人守护、床护栏保护、双手约束,防止意外拔除管道等处置,5 min后症状缓解。CT检查提示急性脑梗,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在溶栓前2 h做好血常规、血型、血糖 、凝血等相关检查,溶栓治疗后观察患者皮肤、口腔黏膜等部位是否有出血倾向。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 h,避免强光及声音刺激,避免屏气、用力排便及剧烈运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床头准备抢救物品,随时准备抢救。
2.6 肺纤维化及气道瘢痕狭窄的预防及护理
2.6.1 肺纤维化的预防及护理 除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抗感染治疗等减轻肺纤维化外,本组5例患者于入院第2 天开始应用抗肺纤维化药物,由于该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肺炎、皮疹和体质量减轻,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及护理;采取阶梯性加量的方法,剂量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在餐中服用,做好皮肤防晒,避免强烈日光暴露。病情稳定期,本组5例患者开始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使用双向呼吸训练器进行渐进式的吸气及呼气训练。吸气(呼气)训练方法:垂直摆放呼吸训练器,患者保持正常呼吸,含住呼吸训练器咬嘴进行深长、均匀的吸气(呼气),使浮标逐渐升起,并尽量长时间保持升起状态,再松开咬嘴呼气(吸气),休息片刻,5~10 min/次,3次/d;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预防肺纤维化。经过积极预防,3例患者发生轻度肺纤维化,2例患者发生重度肺纤维化。
2.6.2 气道瘢痕狭窄的预防及护理 据陈斌等[11]报道,气道损伤、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并发气道瘢痕狭窄的发生率为14~65%。可加强口腔护理,翻身、叩背及震荡排痰,以减轻呼吸道感染及瘢痕形成。进行气管插管及气管镜下吸痰等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并加强气道湿化,以避免气道黏膜损伤。咽喉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以促进呼吸道黏膜愈合,预防瘢痕形成。本组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气道瘢痕狭窄(<20%),2例患者发生中度气道瘢痕狭窄(50~70%)。
2.7 加强肠内营养及肠功能监测 对危重症患者的营养供给,除其本身的热量消耗外,还应对疾病代谢特点及营养吸收、利用功能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12]。本组患者吸入有毒害气体致咽喉、会厌黏膜损伤、出血、水肿、疼痛,进食受限,以及机体创伤、感染等应激反应,多种高危因素易致肠道功能障碍。由营养师专人负责评估、调配营养,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予以肠道微生态制剂及灌肠通便治疗,观察患者腹胀及大便情况,予留置标本化验。3例患者入院后第8~10天腹泻次数10次以上,腹胀明显,粪球杆比1∶3,考虑菌群失调,予肠内营养混悬液减量至1000 ml,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胃液、大便颜色。2例患者粪便发现真菌,监测肠道功能,加用肠内营养乳剂提高免疫功能。禁食煎、炸、烤及粗硬等刺激性食物。定期行粪便常规、培养、球杆比检查,防止发生抗生素性相关肠炎。
2.8 动态评估患者心理变化,实施阶段性心理护理 气管插管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ICU综合征[13]。本组患者由心理医师和护士协同动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实施心理护理。(1)5例患者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心理,与患者对意外烟雾中毒不了解,缺乏思想准备及出现呼吸困难、喘息、胸痛等不适症状有关。给予紧急对症处理,解除痛苦,安慰患者,24 h陪护身旁。(2)4例患者在病情进展期表现悲观及绝望心理,拒绝治疗,与治疗效果不明显、痛苦症状持续时间长有关,及时解除疼痛等不适症状,支持和理解患者,允许其发泄情绪,详细解释烟雾中毒后的机体反应、治疗方法及预后,使患者能正确对待,消除顾虑。(3)3例患者在稳定期表现出孤独、抑郁情绪,与患者病程长,住ICU时间久,抗真菌及抗肺纤维化用药时间长等有关。爱护与尊重患者,如患者过生日送蛋糕等,指导患者用手势语表达意愿,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要,帮助其增加康复信心。
成批重度发烟罐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易发生气道梗阻、急性肺水肿及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救护措施,及早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应加强学习与探索,掌握该病程发展规律及专科救治技能,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该类病例的救护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施曼,樊毫军,侯世科.烟雾吸入性损伤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5):318-320.
[2]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1,Restrepo R D,Walsh B K.Humidification during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2012[J].Respir Care,2012,57(5):782-788.
[3] 刘伟,金发光,潘蕾,等.52例烟雾吸入性肺损伤救治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3):79-80.
[4] 贾赤宇,邱亚斌,常春娟,等.吸入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续一) [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3):410-411.
[5] 冯胜娟,贾赤宇,刘真,等.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16,32(2):122-125.
[6] 郭光华.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呼吸支持与治疗[J].中华烧伤杂志,2013,29(2):134-138.
[7] 郑茹娜,潘利飞,陈琨,等.ECMO团队合作在基层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和转运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46-649.
[8] Zhu F,Qiu X,Wang J,et al.A rat model of smoke inhalation injury[J].Inhal Toxicol,2012,24(6):356-364.
[9] Hamahata A,Enkhbaatar P,Lange M,et al.Administration of a peroxynitrite decomposition catalyst into the bronchial artery attenuates pulmonary dysfunction after smoke inhalation and bum injury in sheep[J].Shock,2012,38(5):543-548.
[10]王晓云,程虎,张梦萍,等.作业场所空气中六氯乙烷测定方法的探讨[J].劳动医学杂志,2000,17(1):44.
[11]陈斌,郭述良.良性气道瘢痕狭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1):165-167.
[12]Singer P,Anbar R,Cohen J,et a1.The tight calorie control study(TICACOS):A 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 pilot stud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2011,37(4):601-609.
[13]严芳琴,范志红,赵辉,等.心理护理对于气管插管患者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7):96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