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华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在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語文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阅读教学,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便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8-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8.085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如果引导、培养得好,可以使学生以后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应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认识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整合较多的文字信息。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他们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入手,在尊重学生认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学习《蜗牛》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儿歌《蜗牛与黄鹂鸟》,通过优美的音乐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阅读《蜗牛》的文本内容。在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可以消除学生对于阅读的抵触心理,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活动中。
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需要掌握、关注的信息是不同的,每种阅读材料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做到“读有其法”,变“苦学”为“乐学”“善学”。如同样是对文章进行分段,由于文章的题材不同,适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即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来划分;游记、参观访问或写景类的文章,多是根据地点的转移来分段。通过基本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配以必要的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渐理解、巩固和运用相应的方法来开展阅读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给不同体裁的文章分段的能力。阅读方法是一般性的指导,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进行总结、提高,才能最终形成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效率。
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探索,使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交流学习经验与体会,这种经验的分享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进而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为了引导学生合作阅读,我首先给学生布置了查字典的任务,让他们理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然后,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关键时间点和重要人物。最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等。通过问题的逐步深入,难度的加大,合作的优势逐渐凸显,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借助合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正确把握文章主题,从课文中理解到战争的残酷、革命斗争的艰辛以及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等,还可以把这种学习体验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四、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深刻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某一个侧面说明了反复阅读的重要性。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每次的感悟、收获是不同的,读的多了,自然可以把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精神读懂、读透,读出新意。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的选题、立意、体裁等多种多样,无论是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还是人物传记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激发学生人生感悟,树立正确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突破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挖掘出其中的深层内涵,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感悟人生哲理。如,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狐假虎威》及《鹬蚌相争》,首先让学生自己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第一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自己本领不行,但总是依靠别人的能力来仗势欺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当坚决抵制。第二则寓言告诉我们:两个同等水平的人在争斗时,一定不能忽视第三者的存在,否则就会带来玉石俱焚的后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起到引导他们思想认识的作用,为他们的做人做事提供借鉴。
五、设计多种形式的锻炼平台,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美感
所谓“学以致用”,学习的重要目的是要运用,在运用中,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表达、运用,学生才能体会到语言的美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一是给学生提供开口“说”的机会,或是“自言自语”,或是找同学分析、辩论。这样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中思、思中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让学生品析经典文章。适当引导学生填补课文空白,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让学生拓展思维,乐于创造。三是及时反馈,促进提高。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完善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通过“你还有要补充的吗”“看谁答得更准确”等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不断锻炼、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每次的发言中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激励学生想别人所未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章姗姗.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 田春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6).
[3] 范朝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