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武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愈加吸引着农村居民的进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大量往城市迁移。但部分城市人口又返回到了农村,在返回农村时,这些人不仅仅是为了体验农村生活,贴近自然,更是把城市现代化的建筑特点、风格等元素带入了乡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发展。目前,许多乡村建筑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白墙灰瓦,而是盖起了小洋房、乡村别墅等有着现代化时尚潮流的建筑。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乡村居民认识到了世界上其他各地的建筑特点,促使人们不仅仅注重乡村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注重设计的风格[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把世界各地的信息带到了乡村居民的生活中,特别是世界各地不同建筑的不同风格,更是吸引着乡村人民的向往。所以,现在很多居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原有的建筑拆除之后建成自己喜欢的风格,出现了很多乡下小洋楼、花园洋房等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的建筑。虽然这些建筑显得时尚潮流,但流失了乡村最具民族和地域特征的乡村建筑文化。中华民族能够在5 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源远流长,其最根本的就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我国前进的动力,也是我国多年来的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同地域的乡村建筑都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些风格和特点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氛围及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而形成的,所以其往往代表着这个地域曾经的故事、曾经的文化。有些乡村的建筑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其具有的鲜明特点,所以,乡村建筑的原生态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不断丧失,对我国乡村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2]。
在我国乡村建筑建设过程中,村民往往对建筑选址缺乏好的规划,致使人们看到的乡村建筑物杂乱无章,缺乏秩序。如果能够合理地规划乡村建筑,并与环境融合在一起,则会产生一种生态美。通过对乡村建筑的普遍调查可以发现,乡村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大多是按照居民本身的意见来进行建设,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居民处于主导性的地位,所以与城市中的建筑物存在很大的区别。现代化城市建筑物的建造都是由专业的建筑师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首先是选址必须要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物相互协调,其次是建筑本身的地理位置要符合政府的规划,最后是建筑本身的实力空间的设计,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来进行。反观乡村建筑,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缺少了这些应有的步骤,在建造过程中也没有考虑与其他建筑物相协调。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加突出和严重,因此,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乡村居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不强烈,主要原因是乡村居民长期生存在农村,贴近自然,习惯了这种生活环境。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打破了乡村的生态平衡,所以,在建造过程中,乡村居民必须要考虑周围的建筑规划及周边的环境状况,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最好选择本地材料,以展示传统建筑文化内涵。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创新不仅仅应用于科技产业,对其他各行各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乡村建筑的建设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在不断地摸索和创新中取得进步和发展。所以,如果当代乡村建筑仍延续传统建筑的模样,虽然继承了传统建筑文化,但无法使其发展下去。所以,乡村建筑不仅仅要继承传统建筑文化,更应考虑以人为本的建造理念,不仅仅要满足乡村房屋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更要满足人们在各个生活方面的需求。只有对现代乡村建筑进行大量创新,并与传统建筑文化相融合,才能建造出符合现代化人民生活需求的乡村建筑,同时也促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乡村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在朝着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乡村原本的传统聚居式生活遭到了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不断地向工业化和社区化方向发展,虽然生活方式更加井然有序,但乡村居民再也无法回到自然状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传统乡村建筑进行了大量拆除,并被现代化新式建筑所替代。特别是一些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县古宅,是我国5 000多年来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我国历史建筑的瑰宝,而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遭受了拆除,这对于我国历史遗迹来说有着致命的破坏。对于由于一些因为时间年限过长而无法居住的传统住宅,无论是住宅本身的建筑工艺,还是其内部的室内设计但都不具备一定的研究和保存的意义,这样的建筑拆除之后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仍有一些传统建筑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建筑本身带有浓重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其装修工艺也非常精湛,对于这样的建筑只要稍微休整即可。
现在很多乡村传统建筑遭受了大量的拆除和破坏,而许多新修建的建筑主要追求外形的模仿,对于其内在的传统文化内涵无法真正地继承和传承下去。所以,如果在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建筑建设过程中采用这些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仿古建筑来代替原有的历史遗迹建筑,那么这样的传承实质上也代表着传统建筑的消失。
我国乡村建筑现实状况非常复杂,如果想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非常困难,因此,未来对于乡村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任重道远。
首先,我国乡村建筑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政府乡村建筑建设的投资、乡村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还是乡村建筑的创新发展及传承,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其次,中华民族经历了5 00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建筑文化也是多年来的沉淀和积累。所以,未来乡村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融入该地域的文化特色,让传统建筑文化在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最后,政府应当加强乡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及相关知识的宣传,这样才能够引起乡村居民对于乡村建筑的保护意识,让乡村居民更好地认识乡村建筑的价值。同时,政府也应当引进专业的建筑设计师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乡村建筑文化,加强和村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未来乡村建筑更加适合村民的生活需求。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建筑存在很多问题,如乡村建筑规划和设计不合理、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及乡村建筑文化不断消失等。基于此,乡村建筑应当传承和发扬传统乡村建筑的优良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未来乡村建筑的创新力度,融入传统建筑文化,并结合现代化的设计元素,让乡村居民的生活空间变得更加美好、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