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林
(博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山东 博兴 256500)
首先,从外地引进园林植物时,一些病虫害会通过植株进入种植区进行蔓延与危害,这是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次,环境变化也是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环境多变导致园林植物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不断减弱,从而导致发生病虫害,对园林植物造成很大的危害。再次,由于园林植被品种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对病虫害的天然防护体系。这些均是引发园林植物病虫害的主要因素。
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对园林植物危害极大。园林植物一旦发生病虫害,可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枝干枯萎残缺,有时枝干畸形,外皮出现坏死斑点,从而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对园林建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00年前后苏鲁豫皖等省公路两侧的杨树遭受杨小舟蛾危害,导致树枝光秃,杨树生长受阻,甚至导致杨树死亡;20世纪90年代,北京香山红叶发生木橑尺蛾,导致景区内红叶被大量蚕食,在红叶观赏期并没有出现红叶景观,直接影响了游客数量和景区收入。
由此看来,病虫害会对园林植物造成很大的危害,病虫害防治是园林植物养护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园林的绿化、美化和生态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用物理、化学、农业、生物等多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避免出现各种抑制和拮抗反应,发挥协同和促进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也要做到绿色环保生态,要综合考虑生态平衡和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又要不伤及生态、不破坏环境,做到绿色环保。在病虫害防治中遵循控制原则,也就是不要求灭绝病虫害,只要求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损失范围内。另外,植物检疫是病虫害防治的前提,综合防治是保障,综合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园林栽培技术,防治方式可以采取喷雾、喷烟、喷粉等方式。同时,病虫害防治还要考虑对周边环境和人畜健康的影响,要保证社会公共利益。
植物检疫是强制性检疫,是国家用法律法规的方式对传入地、传出地的危害性病虫害和杂草进行控制或消灭的一种有效手段。植物检疫与一般防治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植物检疫的强制性,植物检疫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植物检疫是植物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保护园林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植物检疫包括口岸检疫和国内检疫,口岸检疫是针对我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货物进行的检疫,国内检疫指对国内指定区域进行的检疫。口岸检疫和国内检疫同等重要,无论哪个检疫存在疏漏都能造成病虫害和毒害草种的蔓延与危害。两者检疫的内容一致,检疫内容包括确定检疫对象和检疫疫区、检疫植物品种和植物病虫害,检出疫情及时进行控制和杀灭处理等。
利用园林栽培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改善栽培技术,使园林植物健壮生长,从而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力。园林技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如下:要杜绝选用有病虫害的种苗;园林苗圃要进行暴晒和消毒;杀灭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合理施肥和浇水;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施用,氮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合理搭配;加强园林植物的日常管护,做好枝条修剪和整形,及时去除病枝枯枝。这些措施对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有重要作用,不足之处在于不能立竿见影,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病虫害。
通过光照、加热、放射等物理措施并辅助简单的工具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叫做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技术简单实用、见效快,适合于病虫害发生后进行紧急防控。物理防治的主要措施有人工扑杀害虫、机械诱杀害虫和物理阻隔害虫,对于群集性害虫采用人工捕杀方式,趋光性害虫采用机械诱杀方式,还可以通过设置隔离设施阻断害虫的侵害途径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符合园林建设中绿色环保生态的理念,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病虫害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技术优点突出,如可以干扰生物族群的组成成分,能够直接杀死病虫害,对人畜无害,不伤害天敌,不引起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防治成本低廉。但是,生物防治效果较慢,而且受自然条件制约。生物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引进、人工繁育天敌,利用天敌控制害虫。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化学农药杀死病虫害的方法,是病虫害防治中普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见效快,防治效果好,适合大面积防治,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但化学防治技术的不足日益凸显,如可导致病虫害的耐药性增强、园林植物存在药物残留等。但综合看来,化学防治技术仍然是现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其他方法替代不了化学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