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百江 王寅秋 贾绘泽
(1.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 610500;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 04100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其中既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者、党建工作者,也包括高校各级基层辅导员,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发动者和承担者。在整个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他们承担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进,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向的责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
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者和实际操作中的承担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遵循一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原则的同时,清醒认识自身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并重视、了解和探寻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客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区别和间离。
根据笔者所做统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在民族成分构成上以汉族为主,同时兼由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参与构成,显示出与一般综合类大学学生民族构成基本同构的特点。这种同构是比例上的同构和逻辑上的同构,实际上,在教育实践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大面积的覆盖,很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精准到点,个别照顾。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示出一种单纯、粗放、一刀切的模式。在高校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时往往会将其民族背景等因素纳入考量范围,但这种考量是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实效还有待商榷。
在教育背景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新闻传播等专业出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背景专业的学习和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与素质,尤其是包括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五观”。能够深刻清晰认识到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尊重和包容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所做的努力,准确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可以说,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是一群政治素养优秀、政治追求先进的佼佼者。但自身具有优秀的政治素养和先进的政治追求与如何将这种素养和追求言传身教、进行有效传播,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在意识到自身主体性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教育实践进行教育创新,桥接自身政治修养和追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弥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因民族多元、政治教育背景不同而造成的传播隔阂,是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解决的问题。
高校是个相对单纯的环境,但媒介的社会化发展已经对单纯的高校环境产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变化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较深刻的把握,在认识和把握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当前,科技和通讯领域闪电般的进步使世界迅速变“平”,各民族的人们空前接近彼此,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交流和交换因电波穿梭联结而更加方便与自然,面对变动中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模式化、简单化的问题被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多是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思想教育工作者满堂灌,高校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由于缺乏参与和互动,常常无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已经不再适应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和要求。舆论环境的复杂化和思想价值的多元化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自身工作的时代性特征和灵活性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观念,推动思想教育工作方法改革创新,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针对除少数民族大学生外的汉族大学生和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共同构成了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有其特殊性。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性较强,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均呈现出比较激越的状态,进入高校学习生活后,社会融合程度提高,生活环境变动,这两种意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则会显示出或激烈、或微妙的变化。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民族意识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本民族人民对于自己所归属的某个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在中、小学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聚居在本民族的集中区域内,形成了带有深刻的本民族印记的生活习惯,同时对自身与本民族其他个体的体貌、语言、行为习惯、生活状态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血脉相合的认同,此时,其自我意识并不凸显,民族意识自然形成。但进入大学之后,生活环境的变动使他们脱离了原本的“舒适区”,一个崭新的、广阔的世界呈现在他们眼前,有别于本民族文化的其他外部文化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在自发或自觉的比较中,其个人意识和民族意识被挖掘和点燃,由于自身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对于包括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等在内的民族问题更加关心和敏感。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中流砥柱,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他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就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观等在内的思想政治素质指标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呈现积极、阳光和向上的状态,但也存在对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认知不到位及媒介素养能力有限等问题。除了具有以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客体在高校整体教育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年学生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还要认识和重视到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纳入到青年学生群体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面对的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包括青年学生“三观”仍不十分稳定,可变性和可塑造性较强,极易被环境所涵化等问题。
环境是人的思想政治观念赖以形成的外部因素,外因对于人的主观意识有重要的能动和影响作用,变动中的环境会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形成变动性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原先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特殊的民族习惯、民族观念使得他们前期生活的环境呈现出相对单纯、封闭、内卷化的特质。从地理环境上看,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多分布在自然环境复杂的边疆地区;从经济上看,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尚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从文化上看,相对于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紧紧依赖本民族环境传承、沿袭和传播。因此,无论是从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或文化上来看,脱离了原先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都会进入一个相对剧烈的思想变动期,这使他们受到自我意识、民族意识觉醒与面对广袤、新鲜的外部世界的相对运动的拉扯。要重视这个变动阶段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重视这个过程中异质文化接触引起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即“涵化”过程的作用模式。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良传统,也是其具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变动中的环境所产生的新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有畏难情绪,而要转换思路,将新出现的现实问题看做理论创新、思想创新的源头活水,深入观察现实问题,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剖析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体系、观念与时代现实环境对教育层次和程度的要求,对其进行强烈的观照。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托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具体实际展开研究,进行理论创新。
面对愈加复杂的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教学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来应对变动中的环境。这首先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突破观念上的沉疴积弊,重视当代青年学生主体性发展,为解决彼此观念交流过程中将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开启对话的通道。同时,还要正视与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所生活的地理环境闭塞等条件的影响,文化水平相对不高,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与其他学生有一定差距,在进入大学后,激烈的环境变动将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更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密切关注变动中的环境,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媒介社会化,通过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来解除自由流动的复杂信息和不良信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具体来说,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技术、新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介技术,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有内容、有新意,改革原有的填鸭式、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式,将“灌输”变为“互动”。可以适当引进包括网络虚拟课堂在内的各种对教学有帮助的新媒介手段以丰富教育资源,更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以针对和克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应用新媒介时存在的信息辨别能力不强、政治鉴别力较弱,易被极少数民族极端分子和破坏民族团结的不法分子煽动和影响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以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采取重点关注、个别关注的方式,可以考虑和安排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本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一对一单独关注,其指导思想仍然是“以人为本”,即秉承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扶持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更完善、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并将这种关怀细化到日常生活中,从细节入手,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到高校活动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并以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同时,开辟共读会、广播站、宣传部等校园社团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同时拓展暑期社会实践等社会活动的第三课堂,最后辅以网络虚拟课堂,深化各类校园活动,以加强在共同合作中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学生、留学生的观念交流,以合作促进民族团结教育。
总之,要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必须深入认识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特殊性及互动模式,并关注该互动模式在新形势、新环境中的发展。在了解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有实效性的措施,通过思想理论创新建设、方法技术创新建设和细致入微的日常管理服务建设三位一体,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进,以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1]郭凯,况志华.国内外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1):229-232.
[2]曹斌,沈光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分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4):117-120.
[3]李中耀,粟迎春.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0,(2):70-73.
[4]邓晓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9):351-353.
[5]刘冬.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6]彭剑勇.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