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联合牵头组建,于2017年1月正式获批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地的奠基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1945年,日本留学归来的黄毓甲教授,在原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开设了“农村社会学”等课程,使本校成为国内开设农村社会学课程较早的高等院校。1985年,在邹德秀等老一辈学者的推动下,西北农业大学与陕西省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合作创建了陕西省农村社会研究室。研究室先后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项目,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农村社会研究成果。邹德秀教授被推选为首届中国农村社会学会副会长,西北农业大学也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研究中心现有科研人员40余人,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业转型与农业治理、精准扶贫与农村反贫困、乡村振兴与社会建设、乡村治理与村镇综合改革等多个课题组。同时,研究中心以社会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要学科依托,整合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学科,形成了多学科交叉互补、团队成员稳定开放、学术研究本土化与国际化并行的研究团队。
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的建设:(1)高校智库。在注重农村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建设学科背景深度交叉融合、学科结构满足发展需要,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在陕西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智库,为陕西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2)社会服务。依据国家乡村振兴和西部开发战略需求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旨在富民”的学术志向,在相关领域内开展社会调查、政策分析、乡村实验与乡村决策参考等工作。(3)平台建设。在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市区建立一批农村社会固定观测点,长期积累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调研数据,以助于学界和政策研究部门科学认识转型中的西北乡村,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4)学术成果。持续推出 《关中农村研究系列丛书》《关中农村研究辑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丛书》等有关学术成果。
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在《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哲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青年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等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第十三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得2017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我省精准扶贫工作面临五个突出问题》《关于改进我省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工作的几点建议》等6份政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另有1篇政策咨询报告和2份政策文件被相关部委采纳。同时,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落实‘五新’战略,提升城乡社会发展质量”学术研讨会,并邀请10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