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众煊 付志超 刘 波
(1.吉林省通化县林业局,吉林通化 134100;2.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林业工作站,吉林通化 134100;3.吉林省通化县快大茂镇林业工作站吉林,吉林通化 134100)
我国森林覆盖面较广,所以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在现阶段的森林防火工作中,已经逐渐应用了新型的综合防范模式,将营林技术科学地应用在了森林防火工作当中,这对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林业管理工作有效推动了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利用,在营林管理工作中,营林技术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其在林场生产管理工作的多个环节都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林场管理机构建设之初,营林技术主要的作用是植树造林,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同时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当时的营林技术与森林防火毫无关系。这种分离式的管理模式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弊端,林业生产和森林防火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矛盾,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在林业发展中,有关部门对森林事业实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人们也尝试着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应用营林技术,利用营林技术来清除易发生火灾的物质,该方法一方面降低了发生火灾的风险,一方面也推动了林业管理质量的改善。
2.1 防火隔离带技术 营林区的树木不具有多样性,且种植的面积也相对较大,因此如果出现火灾问题传播速度极快,无法进行及时的扑救。而防火隔离带技术就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在树木种植前,应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实际情况,此外,火灾的等级与树木的干湿度以及风力、风向等因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上述情况下均可考虑采用防火隔离带技术。
2.1.1 预留防火道 应在造林地的附近预留出一条不超过20 m的防火通道,以更好地保证其隔火的效果。设计防火通道时,一方面要满足幼苗的生长,一方面则要确保通道能够覆盖整个林区。
2.1.2 种植阔叶林 阔叶林的叶子上通常带有锯齿,且其硬度较大,因此可有效避免火灾进一步扩大。所以,营林人员可以种植适量的阔叶林,其面积应充分结合林区的面积。若林区原来就覆盖一些阔叶林,则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林木的保护和培育工作。
而落叶林带的距离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若在居民聚集区,则其间距应在30~50 m之间。若在国界区,则其间距应为50~100 m之间。若在林区边缘或林区内,则其间距应为20~30 m之间。种植的阔叶树种自身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同时枝叶要繁茂,不能应用生长速度慢的树种,同时其还具备较强的抗火性能,且含水量也应较为丰富。为了更好地保证森林防火的质量,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火林带布置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这样既可以高效丰富林区的树种,又能通过混合种植的方式提高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
2.2 加强次生林的抚育管理,选择阻燃树种
2.2.1 次生强抚育管理分析 在草坡地区、林区边缘以及荒山地区次生林十分常见,因此其也是人们易忽略的一个元素。此外,林木边缘地区环境较为复杂,湿度和燃点相对较低,这就加大了火灾隐患。所以人们务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次生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2.2.2 选择阻燃树种 如果林区内有25%~35%的防火树种,则森林自身具有非常好的防火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营林时可选择一些阻燃树种。其主要分为难燃物、燃烧缓慢物和易燃物三种类型,在这里应选择难燃物和燃烧缓慢物。再加上森林火灾的出现还与通风情况、温度和湿度以及光照等诸多因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必须综合多个因素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防火措施。
2.2.3 幼苗郁闭后的营林技术 树木幼苗栽种后,幼苗经过一段时期的生长会进入郁闭模式,这一模式下,幼苗会生出较多的枝条,但是通常在9月以后,林木就会进入到落叶期,因此落叶数量明显增多。落叶是易燃物,所以营林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定期清理地上的落叶,并对与地面距离较小的树枝进行合理修剪,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修剪下来的枝条予以科学处理,进而减少火灾的发生。
2.3 设置生物隔离带 生物隔离带一般常见于道路两旁、岗脊、山谷等区域,常绿树木遮蔽功能较强,其能有效抑制林下灌木和杂草的生长,达到有效控制火险的目的,并且该隔离带也对火情的蔓延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地的利用效率。加之,含笑和黑麦草都是隔离效果比较明显的植物,黑猫草在枯草期生长速度也比较快,比较适合应用在长江流域,而含笑的树干较直,树冠比较密集,所以杂草灌木会由于受到抑制而死亡,以此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营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中,森林防火是重要一环,其对营林质量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而营林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森林防火水平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营林工作中,人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应用营林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森林防火的整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