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娜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镇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镇振兴战略的意见》于2018年2月4日作为2018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其中“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本课题组深入到西部部分革命老区的乡镇学校,与所在乡镇的学校校长以及中层干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对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与建议。
首先,投入失衡是导致城乡教育的软硬件设施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其次,革命老区及边远地区的乡镇学校教室没有取暖设施。冬天,教师和学生们在温度为零摄氏度以下的教室里穿着厚厚的棉衣上课,学生的手都生了冻疮。
再次,学校没有可供教师和学生们洗热水澡的浴室。对于住宿的学生来说,一周五天都无法洗澡,容易引发健康问题。
最后,革命老区及边远地区的校内体育设施投入不足,仅仅有一个篮球场,不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而且有关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具严重匮乏,无法对学生实施良好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组发现,接受调研的学校很少建有师生图书室。教师与学生都严重缺乏课程练习指导书及课外阅读图书,好一点的学校也达不到每人一本课外阅读图书的标准。多媒体教学设备匮乏,教与学仅仅依靠书本,使教师与学生的知识面、视野狭窄,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学校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投入太少,接受调研的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的乡镇学校,很少有设施完备的计算机房,教室也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们接触到的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就是手机游戏,不利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与社会科技发展相脱节。信息化的严重滞后,导致教师不愿意下功夫学习信息化技术知识,无法及时更新并接纳新兴的科学、文明、进步的思想,这是制约乡镇教育发展的最为严重的问题。
西部革命老区的部分小学因为撤校、合并等诸多原因,村子里几乎已经没有学校了,乡镇区域内所有村庄的适龄孩子都只能去乡镇中心小学、中心中学上学。小学生的家长则基本采取早晚接送或者在乡镇租房陪读的模式。情况略好的学校,有食堂为学生提供午餐,差一点的,只能由家长用保温盒将午饭送到学校。如遇雨雪天气,一来接送学生不安全,二来家长无法保证学生们的午饭准时送到学校。
在乡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后,老人和孩子都留在了老家,学生留守现象日益普遍,导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较少,父母对孩子疏于管理,更谈不上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的溺爱与文化水平限制,导致缺乏父母关爱和陪护教育的留守儿童较同龄儿童相比,容易出现诸如缺乏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关爱、性格发育不健全、不良行为多、生活习惯差、言行教养欠佳、人身安全事故多等问题。
为了弥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学校应专门制定“留守学生”管理制度,让学生能够在校安稳生活,安心读书。
乡镇学校的教师参与的培训与集体活动比较少,接受本学科岗位的继续教育不足。在学科结构上,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相对匮乏,学校的课程很难开齐、开足,而且在学历结构上,农村教师的学历都普遍偏低,专任小学教师学历在专科以上,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远低于城市水平。
教师任职结构与岗位继续教育事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职业发展,通过课题组走访发现,革命老区乡镇教师普遍都有与城市学校学习交流,甚至校校结对进行课题研究的强烈愿望,教师们也希望业余能为职业发展与提升做出努力,但是苦于没有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随着人口的持续外迁,农村生源也在持续减少。由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他们又在为子女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女进入城镇学校读书,出现了“农村送镇里,镇里送县里,县里送市里”的趋势。
建议通过集资、引资等方式,增加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帮助革命老区及边远地区的乡镇学校完善包括师生浴室、教室暖气、多媒体教室、音体美学科所用教学器材等各项教学设施的配备,进一步改善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
学校图书室是学校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学校重要的公共教育资源,是为教育与科研提供资源的重要机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建立乡镇学校图书室,补充学生课外阅读优秀图书,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我素养。
要努力提高乡镇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乡镇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在乡镇兴建教师住宅小区,使教师们安居乐教,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建立支教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高校合作,建立长期协作关系,邀请在校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担任帮教志愿者,提供服务的长效机制。
加强乡镇学校英语、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薄弱环节的教师培训,对年轻教师可以进行多学科能力培训,通过多种形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和远程信息网络,加大对乡镇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是百年大计,所谓“经济未动,教育先行”,它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所以,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教育。特别是当前,党中央决定实施乡镇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教育公平,更应该把广大边远地区、革命老区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让老区的每个孩子都有书读,读好书,成为建设革命老区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