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樱炫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2]是急诊科十分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胸后骨疼痛、心力衰竭、强烈濒死感等,具有极高的致残率、死亡率。因此,在急诊中,抢救操作必须及时有效,以挽回患者生命,促进预后,其急诊科护士采用有针对性且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4]。鉴于此,本文就“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通常,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主症是突发性、急性的严重胸痛,但也有一定比例心肌梗死的临床不能识别,临床上约25%的心肌梗死没有典型性症状[6],只有在急性事件发生以后通过心电图Q波或心动图才被发现。事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统计[5],这些病人中有一半的人回忆起病时没有症状。不论如何,识别或未识别心肌梗死其预后都是相似的。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8],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我国,美国为5.08‰、加拿大为6.05‰、英国为8.23‰、法国为3.14‰、意大利为2.70‰,而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约为45/100000~55/100000。在美国,每年约有9.6万例小于65周岁的女性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占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20%左右。在中国[9],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这或许与我国中青年人们压力过大、吸烟酗酒、运动不足等原因有关。
据统计[10-11],病人在首次发生心肌梗死后,在急性期30天内的病死率为男性16%,女性28%,且存活下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也是正常人的五倍。并且,病人在首次发生心肌梗死后,至少有10%的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于心脏病或再次心梗。究其病因分析,或许与以下几点危险因素有关[12-13]:(1)饮食习惯,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不食用(或较少食用)海鱼、豆类的人与摄入量大者相比,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率明显增加;(2)生活习惯,有研究证实,过量吸烟或酗酒会大大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但适量饮酒可适当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3)家族遗传史也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4)风险疾病,比如银屑病、艾滋病等;(5)实验室指标,炎症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整个病程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MMP-1、MMP-3、IL-6在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中明显升高,其中IL-6更是被多番证实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显著提高;(6)心理因素,这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负性心理因素或生活事件时较为直接的客观指标,有研究指出[14]预防负性心理或生活事件的发生可减少14.83%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发生率。
3.1.1 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或家属拨打120或医院急诊中心电话,总调度中心收集病人个人信息,比如联系电话、接诊地址、病症病情等[15],并作出初步判断与病情评估,再迅速发出命令单到各个地区所管辖的医院急救中心或急诊室。院前120急救中心或急诊室在接到命令单后,应立即联系病人或病人家属,仔细询问病人情况,如病情进展、确定接诊地址、现场应急处理等,并迅速的做好记录,再及时通知出诊小组出诊。出诊小组在接到出诊通知后,必须在3min内出车,并在途中联系病人或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并远程指导病人家属如何正确进行现场处理,并做好安抚工作。出诊小组在到达现场后,要迅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进展进行现场评估,其相关医护人员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有序的开展现场急救措施,如监测生命体征、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医嘱用药等,待稳定病人病情后,必须立即将病人转运至医院急诊室接受抢救,转运过程中要注意将病人头固定在一侧,避免误吸、窒息,从而将病人安全转运至医院接受治疗。
3.1.2 启动绿色通道与急诊接诊 转运过程中,要及时与医院急诊科取得联系,反馈病人的病情进展(最好是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将病人的病情及初诊结果传回急诊科,从而实现“院外急救与院内救治”的高效贯通理念)[16],并及时通知医院启动绿色通道,确保病人入院“畅通无阻”,能够直接送到急诊室接受抢救。急诊科护士应采用首诊责任制,也就是说入院后第一个接触到病人的护士为第一负责人,但凡120急救车直接送至急诊室的病人,第一负责人都必须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到位,在接诊过程中要特别提醒PCI医生做好急诊抢救准备。另外,在接诊过程中,要及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样标本检查血常规、心肌酶、凝血酶、心肌标志物等,并同时予以心电监护,并协助首诊医生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确诊。
(1)物品准备:由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病况危急,会时刻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所以必须认真对待,尽可能准备好抢救过程中所需的药物及医疗用品,特别是除颤器(AMI病人会出现室颤同室速)、暂时型起搏器(必须一直处于准备状态)等,从而确保紧急抢救的效果。(2)心电监控:床边,必须随时监测病人心率、心跳、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同时监测病床18导心电图,确定病人心肌梗死的病灶位置,再在患者左上肢建立两条静脉通道。(3)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容易出现各种负性心理,如焦虑、抑郁、害怕、恐惧、紧张等,针对这部分病人,急诊科护士在接触病人后应及时进行开导,可采用交流、慰问、健康宣教、病友共勉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介入治疗的重要性及关键性。(4)术前准备:首先,必须予以抗生素、碘过敏试验,试验前要仔细询问病人是否有过敏史,没有过敏史的患者才可能进行过敏试验;其次,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以及凝血时常、电解质、胸片、心肌酶、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并于病人股动脉同桡动脉处进行备皮;最后,术前服用300mg拜阿司匹林同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17]。
其实,就是PCI手术准备,可简述为: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过敏试验(碘过敏)→遵医用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备皮→协助病人更衣→取下病人身上佩戴的首饰→叮嘱患者排尿排便→注意保暖→安抚患者及家属→开始手术。
(1)术中,必须予以连续的心电监护,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心跳、意识、血压及血氧饱和度,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心律失常同S-T段变化,在球囊扩充、放进支架以后,患者会发生心律失常,严重者会导致其死亡,因此必须时时监控患者病况,以便及时作出反应。(2)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会一直维持清醒,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其精神过度,从而出现焦虑、烦躁、紧张等负性情绪,所以必须认真倾听患者的述求与心声,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及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主治医生。(3)术中,护士要全程协助医生进行医疗操作,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为医生递上各类医疗设施,并认真完成医嘱。
(1)术毕,将患者送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并给予连续心电监护,以便及时监测其是否出现各类心律失常,每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胸闷、盗汗、心悸一类心肌二次梗死相关症状,并随时观察其血压改变。若出现低血压要立即予以补液以舒缓症状,若出现高血压则换容易产生焦躁、惧怕等症状,必须对症干预,否则就会引起心绞痛、病情恶化等情不良后果。总之,就是一句话,术后一定发现血压异常必须第一时间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2)术后,还要至少检测一次床边心电图,并与术前的心电图进行对比,找出手术前、手术后心肌本身的供血情况,从而为以后的复诊提供临床证据。(3)若患者进行了支架手术,要叮嘱患者术侧身体1d内不可屈伸和挤压,最好选取平卧位或健侧侧卧位;若是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则要将术侧身体平伸,并用沙袋压力止血5~8h,且术侧身体制动10~24h,要特别观察穿刺位置是否有渗血、皮下肿胀等不良反应。(4)对于穿刺位置要维持敷料干净干燥,并遵医予以抗生素,避免感染,鼓励患者术后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排出,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将其送回普通病房休养,直至出院。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急诊重症,具有发病迅速、进展复杂、后果严重等特点,稍有不慎就会致残致死,这就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提出了更高的医护要求,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护理[18]。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及时有效的急诊抢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那么,要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要如何开展工作呢?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就是在争分夺秒,就是在与“死神”抢时间,因此必须抛弃急诊“先挂号缴费,后治疗”的常规模式,必须优化登记、挂号、通知、缴费、检查等一系列繁琐环节,从而为AMI患者赢得更加宝贵的“救命时间”[1 9-2 0]。鉴于此,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就应运而生了,此护理模式将AMI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的进行了统一,使其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抢救形成一条龙无缝隙护理干预。这与传统急诊抢救护理相比,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明显缩短了急诊抢救的反应时间和抢救时间,且大大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总满意度。因此,笔者建议,将急诊全程优化护理认真落实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上,是完全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有效方法,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