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巍骏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要方面。截至2018年3月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近12.2万个,产品抽检比例逐年提高,检测范围不断扩大。当前,全国已有489个单位创建了678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4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37个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已纳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基层农产品质检工作还面临不少问题,加强质检站建设是当务之急。
基层农产品质检站的检测覆盖种植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范围包括产地环境、农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可实施农产品产前、产中及产后检测等多项服务。其中,乡镇一级基层站点要发挥“零距离”服务优势,积极做好检测、培训及各类筹备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基层农产品质检站要选定贴近市场、贴近农村、就近就地及机动性强的检测项目,主要从事样品前处理、常规检测、快速检测等工作,特别是要能及时发现农产品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还要建立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点,安排村级监管员作为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延伸和有效补充,协助开展农产品质检工作。
基层农产品质检站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一是实验室条件。建设基层农产品质检站的目的主要是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为当地农户服务,加强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结合本地农产品生产特色,对农业生产开展公益性快检,主要配备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如农产品样品前处理设备、采样设备等[1]。二是实验室建设。基层农产品质检站实验室面积一般为300~500 m2,具有100 m2以上的控温控湿面积。结合检测工作需要,要对实验室设备布局、试剂样品存放、温湿度控制、“三废”处理等设施进行改造和设计。三是检测能力。基层农产品质检站要满足农产品中高毒农药、肥力指标、农田灌溉用水、农田土壤等常规污染检测能力,具有流动实验室检测能力,可扩大检测区域,实现对区域内农贸市场、生产基地等农产品质量检测。四是实验室投资。通常建设基层农产品质检站一般需要投资300万元左右,花费最大的是购置设备,需要150万~200万元,实验室建设约花费50万元,40万元用于工程设计、招标以及人员培训、工程质检、建设监理等其他开支。
一是确定监控对象。一般是农产地、农产品质量等,基层质检站主要监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确定检测项目。种植农产品主要检测农药残留,需要确定检测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等。养殖产品主要检测渔药、兽药残留。上述检测对象都需要检测添加剂、有毒有害元素等。三是确定检测标准。目前,我国关于农产品质检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已经比较丰富,质检站所需注意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标准和规范去执行。四是确定检测仪器。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仪器有不同的要求:检测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时,根据《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的规定,使用双塔自动进样器、双毛细管进样口气相色谱仪等。五是确定仪器设备厂商。按照质检站的工作量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商及设备类型。最好是选择国产的可靠、稳定设备,同时需注意仪器的精确度、检测限、性价比和稳定性。
各区市要制订建设方案,下发到各镇及街道,与市区有关部门结合,深入各镇街道督促检查,并及时上报建设情况。结合以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情况,对各区市镇监管机构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纳入农产品质量量化考核范围内。对于推进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重点督导,加快完成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
基层农产品质检站要首先制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包括项目建设背景、供求预测分析、选址、设备选型、项目投资估算、建设方案、建设期限、项目组织管理、招标方案以及结论与建议等内容[2]。
通过培养检测人员或者引进检测人员等方式,确定合格的检测人员,开展生理生化、仪器分析、食品科学和生物技术等工作。
基层农产品质检站要取得法定资格,成为可以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因此,基层农产品质检站要想开展监测工作首先要通过计量认证,只有通过认证的机构的检测报告才有法律效力。
因为基层农产品质检站在仪器设备、场所、技术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部分准确度和精确度高、较复杂的测量项目要送上级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因此,需要根据有关条件和要求做好样品的采集、样品前处理及送样等工作。
首先,根据仪器设备要求建立所需环境,避免因没有根据要求配备环境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无法使用机器设备情况的出现。其次,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保养、维护、使用、保管制度,杜绝只重视仪器设备使用、不注意管理保养的情况[3]。
总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治理,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加强基层农产品质检站建设,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检测,确保群众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