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高龙
(兴化市合陈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兴化 225743)
众所周知,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同时通过农业生产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步伐。而在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大力提高作物栽培技术,通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实现农业生产科学化、工业化、现代化。
我国的农作物种植具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一批杰出的农学家,对自己总结和收集的农作物栽培经验进行归纳,并以各种方式进行记录,以便流传。这些农业巨作凝聚了我国古代农业人才的大量心血。其中大量的农业技术和理论被沿用至今,对我国现代的农业栽培技术仍然有巨大的影响。但到了民国时期,我国的农业栽培技术进入缓慢发展阶段,一些地区的农民还要依靠风调雨顺才能获得粮食丰收,作物的产量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作物栽培技术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通过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和育苗技术,使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得到迅速提高[1]。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作物栽培技术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精细化和规模化生产形态,小麦、玉米等我国主要作物的栽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无害作物栽培技术处于逐步推广阶段[2]。
目前,我国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农作物栽培经验,逐步实现作物优质、高产、低消耗和无公害生产[3]。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农业科研工作者开始结合其他领域和行业的高新技术,为农业栽培技术的提高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通过引入农业系统工程理论,将整个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有效模拟,通过试验得到不同气候环境、土壤环境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作物适应性、得到高产品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作物栽培主要是指,通过选择优质的品种和种子,科学使用各项生产资料如土地、肥料等,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自然环境的影响,如生产条件、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等。
作物栽培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在种植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种植,这是作物种植的基本条件,也就是需要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适当光照和充足的水分等。如果这些条件无法得到满足,会给作物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影响,更无法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所以,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要求,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非常重要。
在不同的地区会生长出不同的作物,这主要是由于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周围环境和地域的影响。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的省市地区之间的环境、空间甚至时间都有一定差异,就是因为这些差异性,可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所以,农业生产者在选择农作物进行栽培时,必须选择适宜在所在区域生长的作物,顺应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种植农作物。
人们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求在不断提高,所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保持产量稳定增长,逐渐形成了作物的生产周期,上下茬的作物生长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并且能够互相制约。所以,农业生产者应遵循这一原则,前季作物种植时就应考虑好下季作物的种植需求,合理计划全年种植方案,以保证持续性生产。
虽然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无土栽培技术,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还无法将此项技术进行大规模推广,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仍然需要依靠土壤进行栽培。土壤是作物生长的载体,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也是作物吸收水分的介质。在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土壤肥力对作物的生长情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开发,保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作物生长受到的影响来自很多方面,如作物自身的品质、环境适宜性及人为因素等。所以,应统筹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重视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使用合理的手段及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的粮食供求关系基本稳定,而且拥有较高的粮食储备量。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而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的生产。首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施工建设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增多,导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其次,受过去耕种技术条件的限制,在种植农作物时对土地进行了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地质量严重下降,特别是一些耕地受到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更是给我国的土地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最后,我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导致一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的情况,给我国的农作物生产带来了很大威胁。基于以上几点,为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满足我国人民的粮食供应问题,需要从作物栽培技术入手,采取先进的栽培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力[4]。
由于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发展进程较为缓慢,造成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而当时的人们还较为贫困,满足温饱问题即可。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人们的主食仍然无法离开粮食作物,但粮食作物已经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特别是随着我国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为满足更高的营养需求,开始将更多种类的食物摆上餐桌,并且这些食物在为人类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同时,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口感,这就导致农民需要开展多样化生产活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5]。而通过应用作物栽培技术,一方面可以对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使农作物含有更加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提高作物的口感,培育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优良农产品,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从满足养殖业的需求入手,采用作物栽培技术培育出优质的饲料作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所以,应用现代化作物栽培技术,才能促进我国农业获得良好发展,为农民增收、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只有本着这一原则,才能使我国农业发展走可持续之路。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就是要为人们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因此,我国开始建立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用以生产没有危害、质量优良的农产品。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相关农业工作者应着力提高作物栽培技术水平,并加大应用力度,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充足和优质的各类作物产品及农业加工产品。
我国之所以会出现耕地问题,主要是由于对土地的不合理使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在逐渐提高,特别是对耕地的重要性认识,加强耕地保护已经获得多数人的认可。土地孕育一切作物,作物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基本保障,如果不爱惜土地,环境也将随之恶化,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而通过应用作物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从而减少土地浪费,避免随意开垦土地,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6]。
将作物栽培技术应用于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同时,采取科学的种植方式,改善耕地质量和环境质量,从而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全面提高对作物栽培技术的认识,并加强对作物栽培技术的有效推广,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尽早掌握相关技术,从而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将国家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