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娟 刘静 尚蕾洁
脑梗死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疾病,然而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趋势正在趋向年轻化[1-2]。脑梗死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提升护理工作的效果[3-4]。对于脑梗死患者在不同的时期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侧重点各不相同,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应当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的护理和照护。
脑梗死患者的急性发作期一般都是在家里度过,家人或是陪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若患者发作症状并不严重,可以将患者的头部适当抬高,角度约为30度,随后采用合适的交通工具将患者尽快送到最近的市级以上医院[5]。若是患者发病相对较重,家人或陪护人员应当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在电话中需要告知医生患者的实际情况,若患者已经出现了呕吐、意识障碍的症状,需要将患者的头尽量偏到一侧,避免吸入呕吐物。
脑梗死患者多并发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若脑梗死患者偏瘫,局部神经压迫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及皮肤感染。感染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的脑血管病情加重,情况恶劣甚至会导致患者并发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家属应当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用温水定期进行皮肤擦洗。通常情况下,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一次身,若发现患者出现皮肤感染,一定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若是患者偏瘫严重,出现了大小便失禁,要为患者及时更换尿布,在患者便后用温水进行清洗,擦干后适量扑一些爽身粉[6-7]。
有些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吞咽肌肉出现了瘫痪,患者在吃饭时很容易呛咳,呛咳时食物会从患者的口、鼻处喷出来,喝水时呛咳情况会更为严重。针对吞咽困难的患者,要避免让患者通过口腔进食药物或水,可利用鼻饲的方式进行饮食和服药,有些患者和家属可能会拒绝使用胃管,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勉强吞咽的方式非常危险,若是不小心将食物吸入至呼吸道或肺部,很可能感染肺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窒息。针对患病程度相对较轻的患者,可以为其准备软烂食物,例如软饭、粥、煮烂的蔬菜或肉糜等[5],避免过干或过稀的食物。
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和家属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关注,一旦患者出现异常,必须马上向医生汇报。脑梗死患者发病的进程相对较慢,一部分患者在刚发病时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意识清晰,但是在几天或是几小时之内,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迅速加重[8]。若患者血管堵塞严重,脑组织大面积坏死,患者会出现嗜睡的情况,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家属需要仔细观察患者,查看肢体是否力量变小、精神状态如何,若是发现患者力量变小而且精神萎靡,及时和医生沟通。另外,患者每天的进食、进水、排尿情况都需要严格记录,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脑梗死患者从健康的状态突然偏瘫,逐渐丧失语言能力和活动,最终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往往无法接受,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有很大一部分脑梗死患者都存在抑郁、恐惧、焦虑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喜怒无常、人格改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家属需要和医护人员通力合作,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避免出现过于激动的现象。
此外,目前脑梗死住院的人群多数是50~70岁,而我国的情况是大部分家中都为独生子女,这就需要医院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更为周到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有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患者家属介绍合适的护工,避免患者无人照料。
患者在医院经过治疗后取得一定效果且病情稳定后,可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的护理主要由家属完成[9-10]。家属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要密切关注,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备好常用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脑活素片、拜阿司匹林等;脑梗死患者即便治疗得当也很容易留下一些后遗症,例如失语、偏瘫、单瘫等,采用药物避免这类后遗症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11],必须给予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若是治疗得当,患者有一定可能恢复正常工状态,生活自理完全没有问题,出院3~6个月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患者和家属都需要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患病后生活与之前有非常大的改变,以前的习惯往往无法延续,患者应当积极进行生活训练[12],例如患者平时习惯用右手,但是如果出现了右侧偏瘫,就必须努力锻炼左手,患者的衣服应该尽量选择宽松的款式,若是有特殊需要可以特别定制合适的衣服,例如在左手袖子的部位安装拉链等;针对患者的后遗症,家属需要针对语言不利的患者进行鼓励,耐心纠正患者的发音,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的数量近年来正在逐渐增长,对于脑梗死患者,除了常规的治疗以外,应当按照不同阶段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进患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