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霞
近年来,随着温室辣椒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辣椒根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有加重趋势,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现将辣椒根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
辣椒根腐病主要危害辣椒根部及维管束。发病后病株部分枝条和叶片变黄萎蔫,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或生长后期茎基部或根部腐烂,有时可见粉红色菌丝及点状黏质物。当病菌侵染萌动的种子或幼苗根茎部时,可引起种子腐烂或幼苗猝倒。侵染种子后,使种子发芽率下降40%~60%,或形成不正常的幼苗。病菌侵染根及根茎部后,初为水浸状,后腐烂,导致幼苗枯死或成株萎蔫死亡。
辣椒根腐病是由镰孢菌引起,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的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越冬。根腐病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土壤中的病菌翌年萌发产生分生孢子直接侵染植株根及根茎部。分生孢子也可随雨水、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病菌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带菌种子萌发直接侵染幼苗。
1)连作重茬。辣椒根腐病原菌在黄瓜、番茄、莴笋、菠菜、小白菜等蔬菜上均可寄生,并且随病残体到土壤中的大量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成为主要的侵染源。再加上日光温室常年连作重茬,土壤中有害生物不断积累,导致辣椒根腐病严重发生。
2)温湿度。一般情况,春秋季节温室内白天温度较高,夜间温度较低(地温低,根系不旺),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有利于加速辣椒根腐病侵染循环。
3)栽培管理不当。低垄栽培、定植密度大,或与茄果类蔬菜连作发病就重。辣椒根腐病还与土壤团粒结构、灌水方式、灌水量、灌水时间有直接关系。如采用水肥软管一体化浇灌发病就轻,大水漫灌发病重,选晴天上午浇灌发病轻,阴雨天大水漫灌发病重。
4)施肥不科学。施用的有机肥未经充分发酵腐熟,或盲目加大氮肥的施用量、磷钾肥和其他微量元素不足,导致植株抗病力下降。
4.1 农业防治
1)轮作换茬。辣椒根腐病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3~5年,要尽量避免与瓜类、茄果类蔬菜连作,提倡与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轮作,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2)石灰氮高温闷棚杀菌。7—8月辣椒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选晴好天气将备好的秸秆、生粪和石灰氮药肥均匀铺于棚内深翻30~40 cm,之后浇水、覆膜、密闭棚室。经高温闷棚和石灰氮水解释放出大量热可使棚内气温高达65℃以上,5 cm地表温度可达60℃,连续经过15~20天,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根腐病菌。
3)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增加土壤有益菌群数量,抑制病原菌繁殖,从而减少土传病害发生。
4)优选抗病品种及嫁接。目前市场上耐抗辣椒根腐病的品种有新一代2313、2818、绿椒2号、金园绿霸等新优良种。对于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最好采用日本ZM-608、韩国神根等辣椒专用砧木进行嫁接防病,其抗土传病害率高达95%以上。同时采用护根育苗(穴盘基质法)以利于培育生产中所需要的优质健康种苗。
5)全膜高垄宽窄行栽培。全膜高垄宽窄行可提高地温,利于植株健壮生长,同时能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由于辣椒根系好气性强且怕干怕湿,采用高垄栽培 (垄高15~20 cm)容易满足根系对氧气和温湿度的需求,能避免根部积水而引发根腐病。
6)加强田间管理。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苗期控制氮肥,开花结果期注意追施磷钾肥,并注意补充叶面肥,每隔10~15天喷1次。避免施用未腐熟的人粪尿或鸡粪。在高温条件下严防大水漫灌,生长期严禁雨水进入棚内,浇水选晴天上午进行,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4.2 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水温55~60℃,浸15分钟,然后用10%磷酸三钠浸种30分钟,再用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浸种12小时,种子洗净后催芽播种,可有效杀灭种表病菌及病毒。
2)苗床与土壤处理。育苗前做好床土消毒。床土优选2年未种过茄果类的大田土或葱蒜地土,按每1 m2用120抗菌剂或多菌灵10 g处理苗床。播种后药土下铺上盖,或每1 m2用5%丙烯酸-恶霉-甲霜灵水剂2~3 mL稀释1 000~1 500倍喷洒苗床,严防幼苗带菌。
3)灌根预防。辣椒定植后,根腐病在坐果期往往容易大发生,利用这一特性预防要严格掌控在坐果初期进行,可选晴天上午用农抗120抗菌剂或康复剂按每亩1~2 kg随水浇灌,若加入生根剂效果会更好。水量控制以不超过垄高2/3为标准,灌后及时通风防止叶部病害发生。
4)科学合理用药。要坚持带药定植,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喷施、灌根、熏蒸并举,并及时选用甲托、多菌灵1 000倍液灌根或露娜森800~1 000倍液喷雾,防效较好。也可用50%甲霜铜500倍液、64%瑞毒铝铜25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同时优选烟熏法或粉尘法防治,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300 g/亩,或5%百菌清粉尘剂1 kg/亩,7天左右1次,连续2~3次,既可防病又可降低棚内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