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2018-02-10 19:43
乡村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农业

周 康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1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1.1 我国智慧农业产业规模日益壮大

智慧农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应用发展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大量的科技投入使得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迅速扩张,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智慧农业的产业规模达4 000亿元,到2017年突破8 000亿元,4年里翻了一番,年均增长率18.92%,发展势头迅猛。

1.2 我国智慧农业分布广泛

虽然智慧农业还没有在我国全面推广开来,但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试点。农业部通过对包括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在内的5个一级指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之类的23个二级指标,以及2016年全国35个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大中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发布了《2017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南京、大连、天津、成都、青岛、重庆、西安和杭州,这些地区由于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科技的支撑在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占据优势;其他省份,如云南、黑龙江、江西、河南、山东等省区也有多个试验点,目前以积累经验为主,为未来的发展蓄力[1]。

2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的意义

我国正经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转型,进而转变为智慧型农业。人工智能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就是现代化机械应用到基础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模式。将各类农业设备连接到智能云端系统,交互信息数据,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及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本。更值得期待的是,将这些智能农业设备和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24 h不间断工作的状态。这种工作的替换将使农民从农业工人变成农业管理者,可用更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更大的收益,大大解放农业生产力,解决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资源问题。

3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的农业劳动者多数是50岁左右的农民,大多没有接受过较高水平的教育,知识水平较低。数据显示,全国8亿多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4.9亿人,其中只有13%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接受初中教育的接近49%,其余的38%只有小学或者更低的文化水平[2]。目前的状况是,除了有很少一部分农民接受过专业的农业技术培训,大部分农业从业者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较弱,要想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有效应用具有很大的难度。

3.2 农业生产不具备规模化

发展规模化的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智慧型农业的必要条件,但我国农业长期采用的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经营模式,很多地方的农民对智慧农业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农民弄不懂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他们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害怕技术抢了自己的工作,并不认为智慧农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有利;还有一部分农民满足于目前的经营状况,没有兴趣尝试新的方式。此外,农民意见不统一,也很难团结起来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条件[3]。目前,人力依旧大量聚集在农业领域,分散占据着我国大部分的土地,这一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规模的发展。随着智慧农业发展越来越系统化,对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否则很难继续高效发展下去,经济发展必定放缓。

3.3 农业信息资源收集困难

目前,我国可以查询到农业信息的网站大概有十万多个,大部分都是中央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省市政府建立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内容通常是根据上级要求而开设的版块,多提供政策性信息,多有重复的情况[4]。也有一些是由商业性质的企业作为信息供给方而进行的小规模调查研究,这通常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才能得到,不适用于普通的老百姓。这些官方或非官方的农业信息资源十分分散,来源不同,所采集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数据缺乏统一标准、结构杂乱。

3.4 智慧农业与商业发展的联系不够

我国互联网商业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互联网农业却冷冷清清。虽然最早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物联网技术,在试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经在一些地方展开了实践应用。但让“三农”用户能够自己去主动进行智慧农业服务交互、收集和挑选技术搭建,仍是不现实的。同时,民营智慧农业技术公司的商业性,决定了他们不会主动为“三农”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所以有条件引进人工智能设备,发展智慧农业的地方,多数是由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援,依靠政府和项目资金支持才得以延续。没有长远的自给自足的发展规划,无足够的资金投入,没有剩余价值的产生使产业资本得以循环的发展策略,终究不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长久之计或全面开展的有效办法。

4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策略

4.1 专业人才兴业策略

育才策略要注重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所以,首先,可以由政府引导开设专业的智慧农业从业培训课程,先培育出一批实用型人才。其次,通过与时下正在普及的高中教育政策结合,在职业高中教育学校联合开设智慧农业应用专业,以及相关的智能设备应用专业、物联网调控专业等。以学校为依托,进行专业的人才培育既可以持续培养与智慧农业对口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也能增加就业[5]。

4.2 农业规模化发展策略

建立占据优势地位的农业规模化发展基地,是实现发展高产高效的智慧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将其作为主导产业所必须满足的条件。结合我国地域复杂、环境各异的特点,国家应该规划农业规模的结构,重视区域性分方向的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质产业的原则,着重依据各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多模式、具体化的设计,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规模基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优势产业区,加大调控力度,增大产业经济集中发展的边际效用。

4.3 大数据信息资源策略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在网络中的流通利用变得更快捷,但网络体系中鱼龙混杂,信息数据庞大复杂且抽象,所以数据的真实性、隐私性又会受到威胁[6]。这就需要国家一方面要能促进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站在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台配套的政策法规,或利用相关的法律来加以监督管理。相关的部门机构也要为农业大数据产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建立起符合现状的人才、技术、财政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体系,提供发展农业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

4.4 智慧农业与商业的合作发展策略

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也可以为发展智慧农业提供别样的商业发展路径,开拓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农业。在智慧农业前期,可以让制造商与未来产品的销货方入股,或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一部分的资金问题,再让制造商与我国当地农协工作人员共同帮助农户使用智慧农业设备,尽快实现智慧农业的应用推广工作。销货方可与农贸市场和超市对接,达成协议,保证产品有稳定的货源对接,解决供需平衡的问题。商业公司有资源和资本可以为智慧农业的产品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广告营销[7]。这样的商业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为智慧农业的发展营造更有效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效率,还可以从基础层面改变农业生产者、农产品消费者对农业市场所持的传统观念,改变农业体系的传统组织结构,开创智慧农业全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