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辉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辉县市供电公司,河南 辉县 453600)
电力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基础产业,推进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满足农村生产生活供电需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农村配电网供电半径大、配变容量明显不足,因三项负荷不平衡、无功补偿不足等原因造成的供电电压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从强化农村配电网精益化管理目标来看,迫切需要在配网建设管理中进行超前规划、科学施工,完善运维措施,为农村用电做好服务。
一是农网结构不合理。从新农村建设进程来看,农村电力需求明显增长,特别是各类电器入户,给农村配电网运行带来压力。一些用电设备负荷增大,农网线损越来越普遍,在线路设计上过于分散,导致供电故障发生频率增多,影响供电质量。二是前期工程规划与实施规划存在差异。从农村配电网改造、优化建设来看,考虑到工程建设规划与实际施工的差异性,特别是三相负荷平衡问题突出,反而影响配电网整体运行稳定性。三是农配网变压器配置不合理。由于农村地区配电网分布广,各区域配电变压器容量与电力负荷不一致,在运维管理上易出现安全隐患。四是运维管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一些电网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影响运维管理质量。
在农村配电网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用电实际需求,从线路改造、用电规划、配网工程设计谐波治理、变压器容量的合理调整以及配网安全管理等方面来化解存在的难点。
在农村地区配电网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应置于首要地位。由于农村配电网建设涉及的范围广,管理难度大,需要电力规划工程师深入农村调查,了解用电需求,优化配电网规划结构。一方面,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建设目标,制订农村配电网施工设计方案,交由审定部门进行审查、论证、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另一方面,在农村配电网结构优化与建设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从保障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上进行现场调整。当然,要在设计环节做好前期规划,减少施工建设变更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与管理效率。对于一些用电负荷小的区域,可以根据实际,在保障电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覆盖半径。同时,从农村配电网改造要求上,要对改造技术、改造方案进行技术性评价,明确改造标准,充分考虑工程建设实际,确保农村配电网改造工程质量。
从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变压器容量与安装位置存在不合理问题,导致一些变压器的效能无法充分发挥。同时,在农村用电管理中,峰谷用电差异性强,且具有季节性特点,考虑到变压器空载时间较长,对变压器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在配电网变压器容量合理布局上,需要结合区域实际用电情况,对线路电压进行适当调整,适度降低低谷期用电电压,减少线损,适当提高高峰期用电电压,满足用电需求。另外,在对不同区域变压器容量的合理规划与选择上,也要考虑到实际用电负荷情况,进行合理搭配,确保供电效益。
为了给农村用电提供稳定的电力服务,要求各类电力建设单位能够结合农村实际,做好配电网谐波的动态化、智能化治理,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事实上,在农村配电网运维过程中,一些幅值变化巨大的问题,导致出现多次谐波大功率冲击型负荷现象,有可能导致配电网电流波形畸变,严重时影响配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为此,需要在配电网建设时,针对谐波进行科学治理,特别是选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来优化谐波治理,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无论是农村配电网建设还是技术改造施工,都需要围绕农村配电网整体规模,做好科学、合理设计,减少线路运行线损,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由于农网规划、设计范围广,电网线路较为松散,在设计模式上应融入多元化策略,科学选择配电网设计方法,利用架设、入地、入墙等方式来保障电网线路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减少线损过大问题。
安全是农配电网建设管理的核心,也是确保农配电网正常运维的根本任务。立足安全管理目标,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配电网建设管理安全体系,确保农配电网建设、管理有序进行。在配电网建设施工现场,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做好现场施工巡视工作,特别是对配电网施工人员做好岗前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施工安全意识。在农村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上,要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如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现场悬挂安全警示牌,对所有施工人员、施工操作规程进行安全规范;引入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细化各项安全施工管理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都在安全施工规范内进行。做好农村地区用电情况调研与分析,对配电网系统完善避雷装置,特别是在接地安全防护方面,更应依照规范执行到位。
在农村配电网日常运维管理方面,要逐渐完善隐患排查常态化制度,尤其是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将专业安全检查与各项保电巡查相结合,做好配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就配网、设备、作业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估,对农村恶劣环境地区的用电设备进行巡视、动态评价,提高农配电网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益。
农村配电网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相对繁杂,为了确保农村电网运行效益,需要科学规划、严格施工、落实管控制度。另外,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推动农村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