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草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呈现投入高、产出高、污染严重的态势,长期以来对不可再生能源过于依赖,逐渐成为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绿色农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这为未来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农业是以家、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其生产方式的“绿色化”程度,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投入品的过度使用以及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依靠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积攒的问题已显露无遗,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污染和农产品安全问题,需转变农户生产观念,其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落实农业“绿色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础。
绿色生产,简单来说就是以节约资源、减少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目标,以减少原材料投入、降低农药残留等主要特征,生产上采取标准化模式[1]。在增加农业产出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刘丽红[2]概括农民的绿色生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如农民对农药、化肥等与生态系统和食品安全的关系的认知;二是指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瞩目发展,但传统的高污染农业生产方式,滥用化肥农药以及农业废弃物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使得农业污染尤其是农业水土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始作俑者。因此,农业生产者——农户必须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形成安全有效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实现农产品供给从“量”到“质”的转变,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以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
在农业领域,所谓绿色生产方式就是通过自然资本的合理利用以及农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实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获得合理经济收益的多重目的,进而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生产模式[3]。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保持生态平衡。
如前所述,绿色、无污染的生产环境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传统生产方式为追求量产,在生产中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化肥、农药等,导致环境污染和产品质量下降。绿色生产立足于土壤、水、空气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本的合理利用,而不是过度依赖机械、农药、化肥等人造资本,按照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差距。入世后,“绿色”壁垒成为农产品出口的“拦路虎”。
在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农民认为超标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带来更高产量,即使有农户了解农药和化肥对于农产品和土壤具有破坏作用,为保证产量,也别无他法。
在实际的科技推广和服务中,农民直接参与的情况非常少,在农户自身缺乏农业科技知识的情况下,又难以接受专业的技术指导,农户绿色转型发展尤为艰难。绿色生产真正发挥作用的地方是在一些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他们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或者与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获得技术支持。
有调查表明,农户对于绿色生产有较强意愿,但农户人力、物质实力制约了绿色生产投资意愿。
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转型问题,必须从加强农民的教育入手,使农民真正认识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是获得更大经济回报的基本途径。只有农民自身认知水平提高了,先进的农业科技才能有效推广并应用于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对于个体农户来说,从自己从事的绿色生产中获得的收入较低,自己需承担较高风险。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在组织中使农民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真正帮助农民建立完善的生产和销售链条,实现农民增收。
在现有法律基础上,出台指导农民生产的政策法规,使“绿色”意识真正提升为农户的实际行动,明确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奖惩措施,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