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许多现象和规律学生只有参与到实验中才可以轻松认识现象和理解规律。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许多老师认为,准备实验比较麻烦、学生做实验时又不认真,课堂不好掌控,便忽视物理实验教学,只是讲实验,增大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样很难培养出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对此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在教学中我不怕麻烦,尽一切的可能利用实验室的器材给学生创造实验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探究规律。例如在学习串联电路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串联电路,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1)在串联电路中开关闭合时两灯工作情况?断开时两灯工作情况?开关控制谁?将开关的位置改变其作用有什么变化?(2)将其中一个灯泡拧下时另一个灯泡会有什么变化?(3)在此基础上引申用一根导线将其中一个灯泡短路时会出现什么现象?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可以轻松的认识串联电路的特点及局部短路的特点。并且将实验室开放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动手实验或对遇到的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加深理解。这就需要教师不要怕麻烦,且一节课做不好可以利用两节课给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
由于学生参加生产、生活实践少,学生对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和规律缺乏感性认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参与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感性认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学习热学时,有部分学生居然没有见过水烧开的现象,这些都说明应多引导学生参加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在这些活中都为学生研究物理规律奠定了基础,不能让学生脱离实际生活、生产。在研究物理知识时,没有物哪来的理?对此应多鼓励学生多参加力所能及的生活和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朱正元教授说过:“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除了实验室提供的器材,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身边的瓶瓶罐罐自制物理实验器材,这样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为学生创造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例如,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极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的导线自制螺线管,通过实验和对右手螺旋定则的解析,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轻松地掌握和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在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时,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根据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明确所需的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减小误差→完善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通过这样的多次实验探究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实验的探究思路,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同时加强对实验结论归纳能力的培训,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生的开拓能力。
遇到的问题不同,但研究的方法确有许多是相同的,这就需要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注重实验探究方法的教学。控制变量法是中学阶段探究实验用的最多的方法之一,所以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我便强化了控制变量法的含义和如何利用此方法探究。再如,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微小的振动不易观察,此时可以利用转换法,利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生的物体可以直观的观察乒乓球弹起,或将发声体接触水面可以观察的激起水花,从而将微小的变化转换成易于观察现象。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通过实验过程的培养,学生掌握了探究实验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重视了物理实验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好物理,利用实验这一“桥梁”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探究能力的提高,真可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