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

2018-02-10 12:07:35余冬元黄石市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城乡

文_余冬元 黄石市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1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概述

1.1 城乡总体规划的体系构成

城乡总体规划主要是以相关政策和法规作为依据,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有效定位,控制城乡人口、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明确城乡空间布局,最终确保城乡经济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所以在进行城乡总体规划时,涉及到的内容相对复杂,主要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等。城乡总体规划体系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两方面,在进行体系构建时,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划原则和方法,最终确保城乡总体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

1.2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目的

对于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在开展规划工作时,可以确保环境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抑制不利的环境影响,有效达到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从而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所以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已经成为当下城乡规划工作开展的决策性技术依据。

2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要点

2.1 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开展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工作时,首先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应当有效分析城乡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是否满足区域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要求;城乡空间产业布局是否符合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区域产业发展是否满足环境容量的具体要求等,才能确保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发挥出实质性价值。

2.1.2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城乡总体规划工作是一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在开展环境评价工作时,需要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基本原则,即以城乡生态完整性为基础和前提,将城乡区域经济、自然、社会等要素共同作为整体进行协调性分析,从而确保总体规划工作的有效实施。

2.1.3 突出重点性原则

由于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重点是对规划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测,最终制定有效的规划应对策略,以确保环境影响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重点环境问题与区域性环境问题。因此,环境评价的重点性环境问题成为城乡总体规划的重要保障,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1.4 科学性原则

对于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而言,其需要应用到一系列评价方法,而评价方法的选取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以确保其实现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评价方法的选取还应满足科学、节约成本等要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2.2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的实施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主要分为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和混合评价三种模式,其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所以在进行环境评价时需要科学地选择和分析。第一,在运用第三方评价模式时,为了确保环境评价达到实质性要求,需要在规划工作开展前期就进行战略环境评价的委托,目的在于为规划编制者和环境评价者之间提供联系的桥梁;第二,为了确保规划编制和环境评价的有效融合,需要在相关合同中明确一点,即规划编制单位和环境评价单位可以共享建设双方的工作成果,并且有权利进行相关工作的咨询和会议开展,提高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时效性。

2.3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2.3.1 综合性评价方面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工作需要重点进行协调性分析和环境承载力分析,这一综合评价成为城乡总体规划工作是否合理的关键,只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针,以此指导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2.3.2 合理性评价方面

合理性评价主要体现在城乡土地利用和产业空间布局方面,要想确保评价工作达到合理性标准,需要在土地规划工作中明确以下几点,即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只有明确这四方面要求,才能确保城乡土地利用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城乡规划中限制开发区域,应当重点做好环境协调性和保护工作。

2.3.3 回顾性评价方面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重点做好回顾性评价工作。

3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公众参与探讨

3.1 公众参与在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的重要性

公众参与不仅是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开展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战略环境影响预测和后续环保对策制定的主要依据,对于环境影响的识别和评价起到关键性作用。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实现公众与决策者和评价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对战略环境评价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预测和监督效果。在进行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时,需要鼓励和支持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和专家进行广泛性、多层次的参与,考虑规划过程中利益双方的主张和建议,最终提高城乡总体规划决策的时效性。

3.2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主要作用

首先,在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开展前,评价者可以通过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和规划工作提出的建议和看法,更加深层次地了解和掌握区域环境信息,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并加以识别和评价,最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和措施,以确保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在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公众参与可以提出经济有效的环境影响措施,一方面减轻其对区域发展的客观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战略环境评价的科学性。最后,在战略环境评价工作开展后期,通过公众的反馈评价结论,可以对结论进行有效地修改和变更,一方面平衡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有效避免了环境影响所带来的社会矛盾问题,最终提高战略环境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公平公正性。

3.3 公众参与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3.1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要想确保公众参与可以有效发挥出其实质性价值和作用,必须要确保公众具有充分的知情权。这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最终提高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有效性。对于信息公开机制而言,其必须贯穿于战略环境评价的全过程,具体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途径传递为公众,使公众具有充分的信息知情权,为后续公众的开展提供有效指导。

3.3.2 提高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工作需要全面的掌握环境影响问题。重点评价工作涉及到环境信息收集、识别和背景调查等多项工作,由于信息过于复杂,加之工作量巨大,全面的信息收集相对较难。因此,只有提高公众参与的广泛性,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环境背景和影响信息,了解区域环境最敏感的问题,具体可以通过论证会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

3.3.3 提高公众参与的持续性

不同于其它环境评价项目,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直接受到影响的群体、间接受到影响的群体以及感兴趣的群体等。为了达到公众参与的实质性作用,需要有效提高公众参与的持续性。可以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公众代表构建临时性咨询委员会,对战略环境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和问题进行协商处理,例如指标体系的确定、战略环境评价方案的制定以及变更方案等,这样才能提高环境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4 公众参与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获得公众意见反馈的途径可以设立热线电话、公众信箱或网络征集等,或者采取公众回答问题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在反馈信息的处理中要坚持在保证完整性前提下去伪存真,初步接收公众反馈的信息,在必要情况下需要进一步与公众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法主要是座谈会、论证会和听证会等,这是公众参与的核心部分。

4 结束语

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涉及到生态学、规划学和环境保护学等多个学科,其对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相信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将取得更大的成效,为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环境影响城乡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智能城市(2018年8期)2018-07-06 01:12:12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9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3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8
养殖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