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编辑部
东方地平线,农业文明曙光照耀中华大地。
在涉农领域,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常年奔走在希望的田野,讲述着中国农业、中国农资故事,记录着农资人砥砺奋进的精彩人生;他们用汗水和智慧参与、引领着农资行业阔步前行,用执着和信念见证着行业成长与繁荣,助推着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他们就是农资媒体先锋——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
从1998到2018,二十春秋,植根“三农”。
1998年,伴随着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脚步,中国农资行业第一份报纸——中华合作时报《农资专刊》应运而生。从《农资专刊》创刊的“一报阶段”,到2004年将《农资科技》更名为《中国农资》月刊的“一报一刊阶段”,再到2010年元月,中国农资传媒整合成立,开始打造并最终形成集周刊、网站、微信平台、活动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阶段,《中国农资》在7000多个日出日落间,描绘出农业、农资改革发展的时代画卷。
20年,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中国农资》就将自己的命运与行业改革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一批批新闻人,用青春和敏锐书写着一部农资改革的探索史、发展史;一期期《中国农资》,都绽放着行业改革的光芒,回荡着砥砺前行的劲音;一篇篇报道,都践行着“行业的视角,大报的风范,媒体的风骨,服务的姿态,创新的胆识”。
20年,《中国农资》坚持主流媒体政策导向、舆论引导、权威透视的责任;坚持新闻立报,记录行业改革发展的荦荦大端与细节瞬间。
1998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出台,《农资专刊》第一时间刊发,并洛阳纸贵。
《农资公司破产:新闻背后的新闻》《清丰新民谣“鼠大就是猫”》《临沂一只羊,身边一群狼》,记录了改革最初的硝烟;
《中国不能成为世界化肥工厂》《产能过剩:化肥行业能否“优胜劣汰”?》《化肥淡储之路:市场变信心不能变》《提升耕地质量究竟难在哪儿?》等一系列报道,人们仍记忆犹新,脱口而出……
20年,《中国农资》将行业改革风云镌刻进记忆的年轮!
20年,《中国农资》以媒体责任积极参与行业改革发展,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其声音与身影。
20年,面对行业,《中国农资》准确把握、深刻挖掘行业热点,用新闻的权威性参与行业;做好专业的信息与预测,以媒体的服务性参与行业;坚持关注新闻背后的人,用媒体的人文情怀参与行业。
20年,《中国农资》不断拓展媒体服务,通过调研、撰写、发布行业报告等形式参与行业。
20年,面向世界,《中国农资》在对外交流大潮中扬帆远航,成为行业中外沟通的重要桥梁;先后成为FMB亚洲肥料会展支持媒体、世界钾盐大会及第十七届世界肥料大会合作媒体,参与、承办会议,并与IFA等国际肥料机构和专家开展多项合作。
20年,《中国农资》用独特的视角刻录下农资时代足音!
20年,《中国农资》与时俱进,以意见领袖的姿态不断创新着媒体对行业的贡献。
20年,策划、组织了上百场覆盖全产业的论坛和活动,很多已成为业内品牌活动,不断为行业提供媒体独有的推动力。
中国BB肥论坛推进了掺混肥标准的制定,促成了掺混肥料行业分会成立;
全国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推选活动,10年间推选出了上千家百佳(优秀)农资经销商,已经成为中国农资行业发展的典范和领跑者;
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唤起农资企业社会责任,助推农资文化全面崛起;
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发展论坛推动水溶肥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国际新型肥料论坛对推动水肥一体化、落实肥药双减目标产生深远影响……
这些活动因我而起、为你而生。
20年,《中国农资》用行动改变行业旧有发展轨迹,为产业谋划远航。
20年,行业风云激荡,思想革故鼎新,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媒体先锋,《中国农资》不断深入思考、深化服务,广泛调动社会资源,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为行业前行寻找灯塔标杆,为行业变革提供观念先导、思想引领。
2008年,汶川大地震猝然袭来,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农资传媒联合发出倡议,捐助援建农资流通行业第一所希望小学——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杰兴镇中心学校。
2016年,启动寻找农资“扶贫榜样”,聚集起行业扶贫攻坚正能量。并策划“时代工匠——中国农资行业工匠精神大型公益活动”,遴选出行业“时代工匠”,掀起弘扬“工匠精神”热潮,唱响化肥行业由大向强发展主旋律。
2013年,以《化肥染色剂中看不中用》报道为起点,历时5年引领推动,联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等七大机构发出倡议,开展百名专家、百家企业签字,开启“守护土壤安全,拒绝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动,让绿色发展成为我国肥料行业的新风尚!
20年砥砺前行,《中国农资》风华正茂,永在路上!
未来,《中国农资》将肩负媒体神圣使命,为中国粮食安全和土壤安全,为中国农资行业持续发展,打开新视野,开辟新境界,迎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