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宁,储利胜
(浙江中医院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随着近年来中医高等院校提高科研实力的迫切需要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中医学术型研究生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在建设和培养模式中的不足和矛盾也日益突显。根据目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特点和培养模式现状,笔者认为总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中医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既要求导师自身在基础研究和科研能力要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也要求其对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有系统深入的见解。然而,由于近几年各大中医院校对提高科研水平的需求增大,鼓励并引入大量科研出色者担任导师。由于这些导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特点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医学专业导师队伍的“两级分化”现象:一些主攻科研的导师,对其研究生中医思维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指导较少甚至缺失;而另一些主攻临床和教学的导师,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系统指导学生完成科学研究的相关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他们带教的研究生能够顺利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各个环节。
随着世界医学水平的迅猛发展机器学术成果的不断涌现,这就要求中医学学科要更加的开放包容与时俱进。这也要求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必须有临床、科研等多个方面的经验。如果导师不参加临床,则在应用方面有所不足;如果没有科研工作则在创新方面有所乏力。
作为研究生导师,其自身要做到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足够的教学工作量;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明确的科研方向,且有一定的成果作为支撑。虽说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临床实践经验的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1]。但凭借导师一人之力,想做到教学临床、科研合二为一已经是困难重重,而且即便是能够做到,由于导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也很难再给予研究生更加广阔的学术视野。
目前一些已有的导师组,大多是学生科内部组建的,由于考核方式不清加上组建方式比较松散,导师组内部的分工职责和利益分配都不甚明确,这就造成很多导师之间关系不甚融洽,从而影响整个导师组工作效率。表面上导师组是组建起来了,但能否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不得而知。研究生貌似有很多导师在关心指导,但一旦发生问题,就很可能出现没有人管,没人承担责任的现象。由于没有健全的职责分工和考核监督体系,学校、二级学院有关部门也无法及时提供一个让导师组高效运行的良好环境。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所研究课题,提出推动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导师队伍进行优化组合,促进导师间多领域、多层次深度的合作,提升导师队伍的结构重组和培养效率,从而加快构建新型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步伐,具体解决方案和和分析如下。
1.推动优势互补,消灭两极分化。
构建新型的导师组培养模式,将在科研、临床中一方面优势明显而其他方面稍显薄弱的导师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以双导师主体的优势互补团队,以原招生导师为第一负责人,另一位导师为合作人,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别负责导师组中所有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环节。
例如,A导师科研能力较为突出,其临床相对薄弱;B导师临床较为突出,其科研相对薄弱,A、B两位导师组成导师组,A在担任自己带教研究生第一负责人的同时,还将担任B导师带教研究生的合作培养人,A需要对这些研究生所有培养环节中的科研相关内容进行把关;而相应的,B在担任自己带教研究生第一负责人的同时,还将担任A导师带教研究生的合作培养人,B需要对这些研究生所有培养环节中的与临床技能和中医思维密切相关内容进行指导。
分析:推动“优势互补”的关键,不是推动两位导师个人的合作,而是推动两个导师各自所在的学科、团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从而建立更加合理的导师组成员结构,这是构建新型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基础。
成效预测:通过导师合作,带动学科、团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从而降低了“两极分化”出现的可能性。
2.促进强强联合,拓宽学术视野。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既是高度分化的又是高度融合的,各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渗透已成为学科的发展必然要求,中医学也不例外。为了适应这个要求,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组的建设,就应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之上,促进“强强联合”,打破现有的导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模式,实现多导师联合指导模式。
在专业上相近、相关学科的强调交叉融合,但要把握以中医学为主,以系统生物学、免疫学、中药药理学、网络药理学等其他学科为辅的大原则。在职称层次鼓励以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的教师相结合;在年龄层次上,应考虑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及青年教师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实行老中青相结合,以保证导师团队的可持续发[2]。
分析:推动“强强联合”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导师组成员各自团队研究方向的延伸与拓展,应大力倡导导师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国家,多个学科、单位,这样有助于将更多先进的思维方法和理念带到研究上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成效预测:通过推动导师“强强联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也可以促进导师及其所在学科、团队在合作中激发出更多学术灵感的火花,有助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
3.明确责任分工,提升培养质量。
导师组应制定相对完善的组内学术研究制度,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明确导师组内成员的职责分工,调配本导师组内的资源,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鼓励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按照所在学科门类进行统一开题、统一中期考核、统一答辩。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技术指导、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均由导师组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
鼓励导师组成员指导研究生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并在相关学术会议上宣读自己的学术成果;聘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专家进行讲学,将其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理念及前沿的学术思想传播到导师组中,在拓展导师的研究思路的同时,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分析:管理制度是维持导师组有效运行的保证,明确的责任分工是管理制度的核心。首先,要明确组内各成员职责,并在导师组中实行目标责任制。其次,导师组负责人应切实把握好整个团队的大方向,协调组内成员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师团队成员应按导师组合作培养计划积极参与组内研究生的带教和指导工作。学校、二级学院作为导师组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要做好对导师组负责人协调组内各团队资源配置的指导和监督,并把控组内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的具体完成情况。
成效预测: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各方达到效能最优化。明确且具体的责任分工使导师组内成员间的合作更加有效,使其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更明确,指导更具针对性;使学校、学院等导师组的管理者在培养过程质量监控和资源配置方面更加量化,更具操作性和实际意义。
在中医研究生教育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实施新型的导师组培养模式是推动导师之间优势互补,加深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更是拓宽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中医学科导师组创新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