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都的“领路人”
——记全国百名最美农技员沈学能

2018-02-09 21:44陈金权
新农村(浙江)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领路人淡水鱼鱼塘

张 斌 陈金权

现年60岁的沈学能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渔业技术员,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已有40年。在菱湖镇渔民的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鱼博士”,更是淡水鱼都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农技推广员,他注重经验积累与科学技术结合,一门心思扑在养殖技术创新和养殖新模式推广,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渔业先进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作者,获得浙江省政府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等荣誉,他的付出得到了广大渔民的交口称赞。

渔民心中的“及时雨”

菱湖镇是全国三大淡水鱼出产地之一。近年来,该镇大力弘扬湖鱼文化,拉长渔业产业链,全力打造“中国淡水渔都”新名片。作为淡水鱼都的“娘家人”,镇上的养殖户只要养鱼碰到难题了,都会想到找沈学能来解决,向他请教鱼塘水质、鱼病防治等各类问题。

2013年夏天,近40℃的高温笼罩着菱湖镇,也扯紧了每个渔民的神经。“学能师傅,早晨起来鱼塘里翻着肚皮的鱼成片成片,一天死几千条,损失已经20多万元了,快给想想办法吧。”永丰村养殖户老赵天蒙蒙亮就敲开了沈学能的家门,向他求助。

看着菱湖镇永丰村、东河村道路两旁堆放着的没有来得及填埋处理的死鱼,沈学能又着急又自责。一刻都不能耽搁,很快,他以菱湖渔业协会的名义,邀请了浙江省淡水所、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水产专家,组织了8次专家会诊。每次冒着40℃的高温到各家各户会诊,专家们很快得出了结果,也找到了帮助养殖户降低损失的妙招。沈学能梳理出5条应急措施和10条生产技术管理措施,迅速召集镇上的养殖户传授方法。死鱼渐渐少了,沈学能这才放下心来。

生态养殖的“领路人”

“要做好惠农实事,最重要是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沈学能心中一直牢记的话。放眼如今的菱湖镇各村鱼塘,“水上种菜、水下养鱼”已经成了一大特色,“水的富营养化问题是我们养殖户的心病,沈师傅推广的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既改善了水环境,又增加了效益,而且看上去还美观。”养殖户老赵第一个响应了沈学能的建议,开始生态养殖之路,收入也蒸蒸日上。

菱湖镇建丰村因养殖黑鱼而远近闻名,那里的黑鱼还有个响亮的牌子叫“黑旋风”。2013年因遭遇罕见高温天,加上鱼苗放养密度过高,养殖户们损失惨重。之后,随着老沈主导的池塘微生物应用与生态环境修复、鱼菜共生等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建丰村的“黑旋风”又开始红火起来。

现如今,这片([0-9]+) ([0-9]+)多亩的省级标准化生态鱼塘水质清澈,已形成完整的食物链和自我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建丰村的养殖户们通过生态养殖之路,让“黑旋风”焕发新生机。在此基础上,他还争取省级特种水产主导产业示范区创建,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辐射带动周边2万余亩水塘。

沈学能既是菱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渔业技术员,又是菱湖渔业协会秘书长。多年来,他积极组织科技示范指导培训,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变,帮助农民解决疑难问题;通过组织技术培训,渔民们提高了养殖水平,开阔了思路,更新了观念。

临近退休的年纪,老沈却每天都闲不下来。高温酷暑,他依旧奔波在各养殖基地。他笑称:“人这一辈子,能专注做好一件事就是一种成功。作为一名党员,能用我所学的知识为菱湖渔业的发展出份力,再累也是值得的。”

猜你喜欢
领路人淡水鱼鱼塘
熊立群:中国斫琴师领路人,奏响穿越时空的声音
鱼塘的面积
淡水鱼类育种和人工繁殖技术关键点分析
致富领路人
STREET TALK
携手院士剑指淡水鱼育种业!渔美康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达成合作意向
淡水鱼健康养殖及病害的防治技术
中国功率半导体器件领路人——陈星弼
陈春芳 山村脱贫领路人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