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精神病人的HIV、丙肝、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2018-02-09 16:35:05李爱景
智慧健康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丙肝丙型肝炎梅毒

李爱景

(长春第六医院 检验科,吉林 长春 130051)

0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与交通的便利,街头三无精神病患者出现在城市中也不少见。由于该类人群长期流浪在外,饮食不洁,免疫力低下。再加上精神异常合并躯体疾病,如外伤、皮肤病、各种传染性疾病[1]。本文对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与梅毒螺旋体(TP),精神病患者流行病情况对比[2],比较与分析三无精神病患者感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顺序入组”收集长春市六院2016年1月至12月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共2000例。其中,三无精神病(流浪组)患者129例(男80例,女47例),年龄不详者23例,其余患者年龄16-63岁,平均(33.6±11.8)岁。家庭类精神病患者1871例(男1200例,女671例),平均年龄(35.7±14.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第1天早上即采静脉血5 mL,凝固后离心取血,-21℃保存。ELISA法定性检测患者血清标本,判断HIV抗体、HCV和TP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三无组与家庭组患者、三无组内男、女性患者各项指标阳性率。

1.3 标本检测与试剂

严格按照仪器与试剂说明操作,HIV抗体检测用双抗原夹心法(上海科华物),TP 抗体检测采用双抗原夹心法[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用卡方检验或切确概率法比较感染阳性率在三无组与家庭类组间患者中的分布 差别。P<0.05),提示:HIV、HCV与TP在三无精神病患者中的感染分布并无性别差别,鉴于上述各地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流行病感染情况差异的原因,这可能与调查的时间、地域及检测方法有关[4]。本研究仅对2016年长春市的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缺乏往年研究的相关数据作对比,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建立并完善长期的三无精神病患者传染病监控措施;此外,本次调查中的研究对象,无论三无组抑或家庭类组患者,男性数量均超过女性数量,这虽是该地区三无精神病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且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上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有可能造成性别偏倚,以后的研究还需完善研究对象的比例[6]总之,三无精神病患者在上述传染病中,HCV与TP感染最常见,且感染率在性别中无差异,应在该人群中积极进行传染病筛查检验,尽早发现与隔离并及时治疗。

2 结果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5],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肝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肝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7]。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丙肝病毒携带者,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或丙型肝炎为差。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只要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关心和帮助丙肝患者,预防丙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康复。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

实验中两组精神病患者HIV抗体阳性率、HCV抗体阳性率与TP抗体阳性率比 较阳性率和TP抗体阳性率在两组患者中有统计学差异(P=0.03,P=0.00),组间比较,三无精神病患者人类丙肝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TP)均有感染,其中以HCV与TP感染为主;三无精神病患者是 TP 感染高危人群;三无精神病患者4种传染病的感染分布并无性别差别。应在该人群中积极进行传染病筛查检验,尽早发现与隔离并及时治疗。

财政部、民政部日前联合[8]两部门明确,2014年至2015年,利用中央财政安排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精神病人福利机构。获支持机构专指对城镇“三无”、农村五保、流浪乞讨人员、复员退伍军人等城乡特殊困难群体中精神障碍患者开展救治、救助、康复、护理和照料等服务的精神病人社会福利院。

两部门要求[9]项目将重点资助在本地区具有填补空白意义或有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具有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康复、长期护理照料等服务功能的精神病人福利机构,三无精神病患者是 TP、HCV、HIV的感染高危人群;应在该人群中积极进行传染病筛查检验,尽早发现与隔离并及时治疗。

猜你喜欢
丙肝丙型肝炎梅毒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4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西南军医(2016年4期)2016-01-23 02:19:39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
河北中医(2015年11期)2015-02-27 13:36:14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