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翔
《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一、二自然段写景,美点纷呈,学生容易品味领悟;三、四自然段段写痛和悲,对“生死”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大困惑,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文本,怎样突破重难点,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体悟到文章的美,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打造成极具冲击力的设计。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读是课堂的灵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整个过程,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朗读上,在诵读中品味、体悟、涵泳,在“品、思、悟”中,将“文言”“文章”和“文化”品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导入环节,我请学生读准标题节奏,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很好地完成《兰亭集》和“序”的知识建构。接着是整体感知,我先范读、后唱读,尤其是第二段模仿于文华“唱”文章,一下就把课堂推向高潮。同时请学生在文中找三个字对作者的情感进行评价:“兰亭之会,其情可谓矣;兰亭之思,其情可谓矣;兰亭之悟,其情可谓矣。”旨在让学生学会抓关键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找字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
文言教学不能将“文”与“言”割裂开,要在充分理解“言”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体悟“文”的精彩。如何将“文”和“言”二者有机融合,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言”时,主要采用字词设误纠错法、疑难句子翻译来完成,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语境的意识,又避免了教师单一而机械的讲解。实质上学生纠错的过程,也是积累文言知识的过程。
教学一、二段的“乐”,我没有作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浸染在语言中,逐步进入一种言语情景。第一遍,齐读,要求学生以一个活动记录者的身份记录活动时间、活动地点、会场环境、活动天气、参会人物、活动盛况、活动内容、人们心情。
美文若能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情趣。第二遍读,我创造性地设计第一次变形阅读,把“信可乐也”嵌入每一个句号结尾的句子后诵读,引发学生对作者情感“乐”的具体感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信可乐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信可乐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信可乐也。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样的诵读设计,形式新颖,极具刺激性和吸引力。学生在“信可乐也”的反复诵读中,自然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层地体味作者的兰亭之“乐”,利用变形阅读将诵读涵咏和美点赏析揉成一体,回归语文本真,有效地体味作者的兰亭之“乐”。
在品读痛时,我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二次设计变形诵读,请学生把“岂不痛哉”嵌入每一个句号结尾的句子诵读,其痛彻心扉的悲痛之情跃然纸上,触发学生崩溃的情感河流。学生不仅读懂了作者,而且走进作者心灵深处。最后再引入作品的时代背景,重点突破“悲”的内容,剖析作者浓郁的情感变化和深重的生命意识,从而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岂不痛哉!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岂不痛哉!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岂不痛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岂不痛哉!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而变形阅读更是点燃全场,为“乐”“悲”的教学注入强大活力。它的审美特质不仅在于形式的反复吟诵,独具复沓和回环的音乐美感,还在于“乐”的内容的巧妙切分,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对作者因何而“乐”、因何而“痛”了然于心。余映潮老师说“因为需要‘变形’而牵动着同学们深层次地进入课文并专注地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体味揣摩;因为文章的变形而让品味与阅读或朗读的过程变得有趣有味。”《兰亭集序》是一篇优美高雅的美文,教学时用变形诵读,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进行思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审美享受和效果。
第四段“悲”,仍然让学生诵读,在诵读中完成“兰亭之悲,悲在( )”的内容概括。一个简单的练笔设计,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但学生在回答的过程,出现了我备课时候没有想到的意外,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作者的感情是“悲观”还是“悲痛”?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它关乎文本的价值取向。我顺势引导学生抓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等关键句子,品悟时光短暂,光阴易逝,人生无常,进而珍惜生命的深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