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药品及表现原因分析

2018-02-09 17:17李荣李洁刘婷龚茜柯刚
智慧健康 2018年20期
关键词:喹诺酮抗菌注射液

李荣,李洁,刘婷,龚茜,柯刚

(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0 引言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reactions,ADR)指合格药品在正常剂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的反应。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不合理用药者约占用药者的11%~26%,而死于ADR者每年约有近20万人[1]。我国开始实施ADR监测工作以来,药品监督机构及医护工作者展开了一系列的措施:监控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对监测期内的新药和5年内的进口药品报告所有不良反应、其余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对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ADR监测工作水平,为医师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少ADR的发生和药源性疾病的产生。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整理某院2017年上报到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53例ADR原始报告资料。

1.2 方法

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版本CDR1.0-06),统计某院2017年上报的有效ADR报告,利用Excel表格将153例ADR原始报告按照患者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情况分类统计,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ADR上报基本情况

某院上报的153例ADR中,其中新的ADR 50例(占比32.68%),一般ADR 95例(占比62.09%),及严重ADR有8例(占比5.23%)。其中,新的不良反应超过占比30%,高于WHO有效安全预警的标准。

2.2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发生种类最多的为抗菌药物,共有66例,占43.14%,其次为氟喹诺酮类,占10.46%,其中β内酰胺类最多占抗菌药物的60.61%。中药注射剂共发生22例,占14.38%。其他类药物共发生65例,占42.48%。

2.3 ADR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

该153例药品ADR报告中,皮肤及附件损害共39例(25.49%)居首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皮疹、潮红等;其次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损伤,共23例,占15.03%;心血管系统损害共18例(11.76%),位居第三,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晕、心悸、胸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为中药注射液的显著不良反应。其他如呼吸系统、胃肠道损害、全身反应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等共73例,占47.71%。

3 讨论

3.1 ADR与药品种类的关系

上报的153例ADR中共涉及药品8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ADR例数最多。数量前几的依次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是临床应用最广泛、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由于其疗效明确、安全性高等特点,通常是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虽然安全性较高,但由于其β-内酰胺环易水解开环,增加药物的异物性,使其易发生过敏反应。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使用方便等原因,在临床中亦广泛使用。但其易出现消化道、神经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且用法用量不适宜、滴速过快等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常见,因此氟喹诺酮类ADR例数也较高[2-5]。

中药注射剂提纯困难、成分复杂,药物有效成分不明确,且含有动植物蛋白、鞣质、挥发油等极易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将中药注射液直接入血,使得体内被破坏的白细胞、释放的内生致热源等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作用与刺激性,故ADR较多。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过敏反应与用药剂量因素联系不大,无适应症用药、溶媒配伍不当、使用剂量偏大等也是中药注射液ADR较为常见的原因[6-8]。

3.2 ADR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瘙痒、红斑、掌红斑等,多为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等抗感染药引起的,可通过停药、换药、给予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静推,给予依巴斯汀等抗过敏药治疗等方式缓解;其次为白细胞及网状组织的损伤较为常见,多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数量减少等,多采用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口服利可君片、升血宝合剂等升白细胞。中药注射液常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表现为气促、胸闷、心慌心悸、心律失常等,常给予静注地塞米松、吸氧等治疗[9]。同时ADR累及最多的还有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胃肠道损害等。

3.3 关于预防ADR的几点建议

(1)医护工作人员应贯彻终身学习的精神,随时更新知识,充分掌握每一类药品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要有药物警戒意识,重视关于新的和严重ADR的上报工作,尽量使用安全高效的药品[4]。(2)对临床发生的ADR,要问清患者的既往药物过敏史,详细到对因药物所致的皮肤泛红也不忽略。(3)严格按药品使用说明书给药,若需越过说明书范畴使用的,需经医师及药师讨论,并查阅相关文献验证,同时需知会病患以征询同意。(4)需重点监护特殊人群的用药:如肝、肾功能有异常的、婴幼儿、老年患者和处于生理、哺乳或妊娠期的女性。

4 结论

ADR患者中大多数为住院病人,病程较门诊病人长、在院内方便观察用药预后,比门诊患者ADR更易监测[10]。临床用药时需注意根据患者年龄,重视老年、婴幼儿、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特殊用药人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液;尽量采取口服给药,做到能口服就不用静脉给药,能肌内注射就不静脉滴注。充分发挥药师力量,认真建立药历,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用药情况、用药过敏史等信息,结合临床加强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监测,协助护士正确药物的配置输注及日常防护工作,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尽力降低监测ADR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喹诺酮抗菌注射液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