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伴互评的新型学习评价方式探究

2018-02-09 16:24吴莎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同伴成果标准

吴莎莎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着教学范式的不断变革。随着人类对知识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以及大规模在线课程的不断涌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集面授、在线、APP等技术手段的混合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学习评价方式的转变。面对更高级别的评估标准,学生希望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评价方式也会从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转变成多元化主体评价方式,其中学生和学生间的自我评价也纳入到了评价范围之内。近年来,为了使学生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已逐渐成为教学设计环节中的重要内容;相应地,同伴互评的教学评价方式逐渐成了关注的焦点。

一、同伴互评是教与学模式转变的产物

教学设计与学习评价设计应密切结合[1]。现阶段除了课堂教学以外,MOOC等在线课程较为盛行。由此可见,课程设计者需要整合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现阶段网络学习主要包括两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考核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前者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后者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考核。为满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网络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致力于实现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给予正向引导。然而,网络教育会面对大规模的学生群体,教师在此过程中将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核查,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改进教学方案,教师会感觉工作量巨大,无法从容应对;在此背景下,同伴互评的评价方式应运而生,学生在同一学习环境下对其他学习同伴的学习成果或学习效果的质量进行等级评价[2],这种模式可以节省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教师会有更多精力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此外,学生间相互评价学习成果可以节省学生等待反馈的时间,学生在提交作业后收到同伴的即时性反馈信息,有效地更新了知识体系,具有时效性。

二、同伴互评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知识体系的建构

同伴互评广泛应用于慕课等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在有效互动中建构了知识体系,强调在教师的监控与指导下,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对同伴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反思优化自身学习[3]。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依据等级标准对同伴的成果或表现记录或打分。当学生参与到对他人的成果评价时,无形中增强了个人对知识的判断力与抉择力;同样地,学生从同伴那里收到的反馈能够帮助他们拓展补充知识体系,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对于提高自我发展以及对学习成果的改进具有积极促进效应。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从国际教育领域对同伴互评的关注点看,同伴互评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同伴学习成果的评价中,积极鼓励同伴,同伴之间相互尊重,在彼此相互帮助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同伴互评注重评价的过程,将学生从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评价过程中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学生在同伴互评的过程中通过互动、搜寻和探索的方式与同伴建立关系,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解决问题,最终获取新的知识。

3.有效提升学习效果与质量

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注重排名和分数,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关注学生的错误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同伴互评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反思并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缺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错误,纠正失误之处,使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与认知能力。

4.转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如果在课程设计中实施同伴互评的评价方式,学生对待成绩的态度会有所改变。学生将不会把学习评价结果视为一种“惩罚”,而是一种有用的学习反馈。建立同伴互评机制,学生之间通过分组的方式共同为同一主题而努力,可以创造一种合作的氛围,大家共同完成任务,增强团队意识。

三、影响同伴互评效果的因素阐释

在实施同伴互评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因素影响着同伴互评的效果。

1.同伴互评的信度与效度问题

信度与效度是同伴互评中的衡量标准,这种标准越是惯用,就越难突破,缺少多样化的发展。因此,如果将最终的分数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与评价标准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因素,那么在完善同伴互评体系的过程中,信度与效度就会降低。许多研究证实,信度与效度问题是学生评价中最难解决的问题[4],需要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减少分数的偏差和误差。受个人特质与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学生对某项任务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我们需要深入提高学生对同伴评价标准的认识,以此避免因个人等级排名所引起的对评价信度的质疑。

同伴互评不能仅仅作为学习目标完成的方式,也是一种改善学习过程的手段。对于来自不同背景的人群需要建立共同的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以确保最大限度地保证同伴互评结果的真实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同伴互评结果的可信度,例如深化理解评价的目标或对学习者采用多元化综合的评价方式。总之,众人对同伴互评持有异议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同伴互评的结果,究其原因,还是需要提高同伴互评的信度与效度。

2.同伴互评的目标与优势

同伴互评要求同伴之间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提供反馈建议,但学生经常会对评价过程有所担忧。例如,学生在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他人时会存在犹豫或胆怯的心理,他们或许会认为同伴无法胜任评价工作,只有教师才具备资格。但如果将同伴互评运用到过程性评价中而不是终结性考核的话,这种疑虑将会减轻很多。因此,教师需要从课程之初就对同伴互评与反馈活动的目标和优势进行明确解释。

在开展同伴互评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如学生的观点过于夸大、过度评价或是低估了同伴的成果等。为确保同伴互评的适宜环境,需要引入等级评分标准,而评分标准需要设置不同分项以适应不同项目的特殊性。同伴互评受个人特质因素影响较大,如心理健康、相互依赖、信任或自恋情结以及不同类型的负面反馈影响等,在建立等级评分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并降低这些偏见和误差,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同伴互评的目标。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同伴互评在评价手段中尤其在在线学习领域中还是具有很大优势的。同伴互评中会产生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相应的过程性数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教学进度或策略及时调整,这将会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在同伴互评训练的过程中,将会学到如何更好地评价学习成果,更有利于学生发展个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中进一步反思所学到的知识,实现了学习整个过程的闭环与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个人的社交技能。

3.同伴互评中学生与教师的作用

同伴互评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更能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小组成员会在同一时间投入到同一项任务中,对同伴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进行评价。相比教师和学生在同伴互评中的作用,学生会对整个同伴互评的过程更为熟悉,学生评价的学习成果将更具有说服力。同伴互评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宝贵的学习体验,学生之间采用不偏袒的态度,倾向于不涉及个人关系地评价学习成果。在对对方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也应尽量采取提建议的方式,而不应过分带有个人情感色彩。

Thomas等学者认为,教师应参与到学生评估的过程中,但不应具有权威性,而是从中指引学生进行评价[1]。为了激发学生在制订相关标准中的作用,需要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思考评价活动的标准,并针对同伴互评活动及时提出反馈意见。

四、混合学习模式下同伴互评的促进策略

不管是基于远程在线还是实际课堂中的同伴互评都存在以上所分析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果能针对这些影响的要素进行控制,将会更有效地实施同伴互评。

1.制订合理的等级评价指标是保证学习成果质量的基本依据

同伴互评学习成果质量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判断:界定评价标准、判断同伴作品或学习成果、提供反馈信息[5]。评价标准的具体制订应从教师层面把控;相比学生,教师能够从整体把握评价的过程,更具有评价经验与技巧。教师在开展同伴互评的活动之前,事先告知学生,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评价标准,学生依据标准进行逐条评价。同伴间针对对方的作品按照标准提出反馈意见,既体现了评价的有效性,又给予了改进建议,从而提升了学习成果的质量。

Saddler and Good的一项调查显示,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教师所制订的相关评价指标和标准,学生在同伴互评中所给对方的评价将与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6]。调查还显示,同伴互评对学习成果的评价甚至比教师评价更加精确。教师在参考学生间互评结果时,将会为其进一步评价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

2.同伴互评内容的科学性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能力的提升

同伴互评一般要求评价者的评价中含有知识和观点两部分内容,同伴提出的观点往往是作品中不足之处,学生在接受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改进的过程就是知识体系进一步建构的过程。学生之间实行同伴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相互协作,就某一主题或学习任务共同探索,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与知识的输入。然而,受学生认知程度的影响,仅限于同伴之间的互评往往难以实现对知识深度的理解与建构,在同伴互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3.同伴互评中学生所具有的批判与反思能力能够促进深度学习

在同伴互评过程中,学生评价同伴作品时通常要求以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进行评判,会针对优势与不足给出意见和建议,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学生能够将对方的学习成果进行阐述,分析并依照评价标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根据现有状况提出推理论断,反映了学生客观看待事物的能力。相应地,学生就同伴的评议与反馈展开思考,这些问题往往是自己作品中所欠缺的,这又能在无形中提高自我的反思能力,进行自我调节,提高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效果。

五、结语

同伴互评使学习评价方式更具多元化,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将来个人职业发展中。该模式非常适用于中学和高校的混合式教学的评估手段中,如果在实施的同时,借助于学习分析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并分析,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该评价手段应积极推广,我们应鼓励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采用同伴互评的策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猜你喜欢
同伴成果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寻找失散的同伴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