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有,张恩福,许紫君
(重庆黔江民族医院,重庆 409000)
恶性肿瘤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掌握,目前临床上对于与癌症有关的因素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1]。化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之一,其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具有较严重的毒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中药与合化疗联合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极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对47例患者实施扶正固本Ⅰ、Ⅱ号方结合化疗治疗后取得极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38-75岁,平均(55.47±2.48)岁,其中胃癌15例,肺癌24例,结直肠癌8例;观察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36-76岁,平均(56.47±2.56)岁,其中胃癌13例,肺癌25例,结直肠癌9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血常规、肝肾功能均基本正常,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有化疗禁忌证、精神病史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进行对比,P>0.05,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2周期后,若病情稳定、有一定缓解且可耐受化疗者继续给予一线方案治疗2周期;进展者接受二线方案治疗2周期,4个周期后病情稳定、有所缓解且耐受化疗者追加2周期化疗;若仍进展则停止化疗。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固本方案治疗,辨证属“脾肾阳虚”给予扶正固本Ⅰ号方:黄芪20 g、党参20 g、当归10 g、白术10 g、补骨脂15 g、女贞子12 g、肉苁蓉12 g、鸡血藤20 g、淫羊藿12 g、陈皮10 g;辨证属“肝肾两虚”给予扶正固本Ⅱ号方:黄芪20 g、党参20 g、补骨脂15 g、女贞子12 g、当归10 g、何首乌12 g、鸡血藤20 g、天冬15 g、陈皮10 g。水煎服,1剂/d,分两次服用,200 mL/次,化疗开始前即内服中药,3-4周/周期,持续治疗4-6个周期。
近期疗效为治疗4周期后治疗有效率,远期疗效以PFS(1年无进展生存期)评定;同时采用QOL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
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4周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85%(38/47)显著高于对照组59.57%(28/47),(χ2=5.086,P=0.02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QOL评分为(76.54±8.0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31±7.58)分,(t=5.719,P=0.000),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PFS为(8.18±2.3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6.27±2.89)个月,(t=3.539,P=0.001<0.05)。
恶性肿瘤的防治是目前临床上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目前仅有少部分患者能有效治愈,大部分患者只能进行症状缓解,特别是中晚期患者,恶性肿瘤的复发以及转移难以控制,导致其远期生存质量下降[2]。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化疗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进展,但化疗药物的应用强度、剂量受到患者自身状况、毒副作用以及其脏器功能的限制,导致疗效不够理想,患者生存质量较差。
中医学认为肿瘤的形成有“邪实”、“正虚”两个方面,因此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3-6]。本研究所用扶正固本Ⅰ、Ⅱ号方中黄芪性味甘,微温,补气升阳,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生肌利尿等功效;党参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提高机体抗应激能力之功效;当归可补血和血,抗贫血、促进免疫功能;白术补气健脾,能提高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抗凝血、抗菌、抗肿瘤等作用;肉苁蓉、淫羊藿补肾助阳,增强免疫功能,提高骨髓细胞的增值作用[7-10];陈皮则可起辛散通温、理气健脾,具有促使癌细胞凋亡之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扶正固本、补气养血、健脾温肾的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中药内服结合化疗治疗肿瘤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我们认为与扶正固本药方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力、补气活血等功效有关。
综上所述,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扶正固本Ⅰ、Ⅱ号方中药内服治疗肿瘤患者,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评分,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应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