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文
今天听了两节诗词的公开课,一节课是讲闻一多先生的《死水》,另一节课是讲《沁园春·长沙》。两位授课老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授课的方式都比较传统,前者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来引导学生领悟闻一多先生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然后就是通过意象的分析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感情,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后者也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人的满怀豪情,然后通过意象的分析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感情,最后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过程是常规的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教学效果大不相同。第一位老师因为有点紧张、表达较为生硬,加上学生准备不足,整节课气氛沉闷,就是“一潭死水”;第二位老师因为表达能力好,个性活泼,声音甜美,所以整节课气氛还算活跃,学生基本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任务完成较好。听完之后,我觉得诗词课不能总是这样上,这样上学生学得累、学得无趣,教师也教得累而无趣。很多学生一听到什么“意象分析”或“主旨探讨”就觉得头都大了。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诗词课程有着莫名的畏惧和天然的抵触。
语文课怎样上才好呢,或者说怎样上才能吸引学生呢?笔者认为应该尽力做到如下几点:1.有趣,高大上的美学理论,悲天悯人的文学主题,深奥的文学技巧,惊人的文学成就,如此种种,如果教师将其硬塞给学生,学生就不感冒,语文课就无趣;2.有味,有语文味,简言之就是要有“文体味”,不能将古诗词的课上得像散文课,不能将古文课等同于翻译课或现代散文课;3.有序,课堂知识要点或者单元知识要点要层次分明地展现 (板书很重要,少用PPT);4.有法,教会学习方法、应试技能,不教会方法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教师要了解和钻研高考考点,处理教材和课堂设计时尽量联系高考,比如《死水》里的三美与考试关系不大,不用花太多时间,而死水中的象征手法、正话反说的手法、意象则与高考有关,可以带领学生去研读。而《沁园春·长沙》写景部分的意象解读和描写手法也是高考考点,也可以带领学生去研读。
11月下旬笔者曾去深圳一些重点中学参观学习。当中有两位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一位是深圳市教科院的黄爱华老师(小学数学正高级),一位是何泗忠老师(深圳第二高级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黄老师正在全国推广他的课题研究成果——“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生命化教育”主要提倡教育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要使用压迫式、灌鸭式、照本宣科式等低效的教学手段,要尽量做到让所有学生学得有趣有味更有收获(注重课堂的生成、个性的尊重);“大问题教学”则主张教师要善于设计“大问题”,通过大问题(与课文的核心、单元核心、高考考点紧密相关的问题,问题形式灵活,难度适中,并具有一定趣味)来引导学生,这个大问题就像一条“纲”,提纲挈领地把整一张渔网控制得收放自如,让学生在大问题的探讨中获得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而何老师则是“悬念教学法”的专家,他曾出版了《语文悬念教学法》一书。他在讲《锦瑟》时,是这样设计悬念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揣摩课文中的李商隐的插图,猜猜这幅插图是诗歌中哪句诗的写照(心境的体现),猜对了有奖。结果学生们就不自觉地分成一些组别去探讨、去发表见解。讨论最后结果是“这个插图与每一联都能对应”,这正是何老师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形象对照中研读每一句诗歌,分析每一联的情感,体会这首诗歌的多情与多义的魅力——李商隐无题诗的魅力。何老师的“悬念设计法”和黄老师的“大问题教学法”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的。
笔者借鉴上述两位名师的做法,尝试用如下方法去设计《死水》和《沁园春·长沙》这两节课的教学策略。首先是《死水》的设计:一上课,笔者就板书《死水》标题,然后说“下面我们来学习我国著名现代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作品死水,请看教学视频”,接着我就播放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如花”(远看是美女,近看是个可怕的可恶的大叔,害得唐伯虎大吃一惊,然后揍他一顿)惊艳亮相的片段给学生观看,然后让学生猜猜“我放这段视频有何用意”,猜对有奖!我这样设计的用意是:通过巧妙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全诗意象和主旨的理解和领悟。死水中的每一种意象就像一个如花——粗看或远看很美,近看或翻过来一看,恶心!这些可恶的令人反胃的东西表面都有一层看似美丽的东西装饰或遮盖!唐伯虎忍不住把如花打到河里,就如闻一多忍不住要消灭死水一样。不用刻意去提问,学生就在探讨中不知不觉地领悟了意象和主旨,一举两得。
笔者的《沁园春·长沙》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告诉学生,我曾经在广东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做了一回现场观众,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的现场导演(编导),他用对讲机遥控台上主持人、现场多个摄影师、舞台布景师和灯光师以及画面切换的工作人员等等。我还看过有关张艺谋的新闻报道,他常常手拿对讲机,指挥摄影师怎么拍摄,移到什么角度、使用什么镜头。做导演,看起来很牛逼。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做导演?现在就给你们圆梦的机会!如果你是导演,要指挥几个摄影师去拍摄《沁园春·长沙》的里的景物,你该怎么指挥才拍得出诗歌的意境,有没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包括工具)?我这样设计的目是:这样做,是诱导学生去研读诗歌中景物的形象特征、描写手法(包括空间顺序)、炼字,等等。这样做,比单纯的要求学生先朗读再鉴赏意象或分析炼字的做法灵活很多。
总言之,要想上好语文课,要想学生喜欢语文,语文老师要么有趣,要么博学多才,要么教学方式灵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