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外平 姜 玮
前不久,我们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课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管仲列传》。本课教学设计新颖,切入巧妙;老师准备充分,学生发言踊跃。
现将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步骤摘录如下:
一、以管仲为何被称作“春秋第一相”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并概括:管仲治政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管仲获得重用的原因是什么。品读管鲍之交。
四、管仲治国虽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司马迁没有详叙其政绩,原因何在?
总结:渴慕与寄托 朋友知己之情 君臣知遇之恩
对于这节课,专家给予了肯定与赞扬“:课堂容量大,拓展丰富”“课内外内容有机整合”,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然而引起我们思考的恰恰就是这个所谓的“亮点”。
本课中补充拓展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四环节。教学实录如下:
师:管仲治国虽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司马迁没有详叙其政绩,为什么呢?
师投影以下三个内容:
内容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内容2:管晏功德甚伟,而太史公载其一二轶事,大要在于结交推贤,意有所寄耳。(明·陈子龙)
内容3: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越石父囚也,晏子赎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明·柯维骐)
又展示投影: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父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清·李晚芳)
师:请同学们结合这些评论,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
……
师总结:同学们的发言都很好,基本挖掘出了作者司马迁隐藏在本文中的深意,就是借写管仲感激朋友知己之情,感谢君臣知遇之恩,来表达自己缺憾与不平。
这个教学环节主要讨论文本的第四节,是为了完成教师预设的主题探究题,即挖掘作者为管仲立传的用意。为了便于论述,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候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管仲治政的理念与实绩,语言简洁,含意丰富。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文本字面理解还是有困难的,尤其是涉及了一些历史事实。虽然课下有注解,但是显然不够。如果仅据此来探求文本的微言大义,恐怕是有困难的。但我想如果在此处能补充相关的史实,帮忙学生完整地理解文本,将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探究。
如果我上这节课,我会补充如下材料:
1.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蔡亦怒,嫁其女。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三十年春,齐桓公率诸侯伐蔡,蔡溃。遂伐楚。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具,是以来责。昭王南征不复,是以来问。”楚王曰:“贡之不入,有之,寡人罪也,敢不共乎!昭王之出不复,君其问之水滨。”齐师进次于陉。《史记·齐太公世家》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僖公四年》
2.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韩非子·说林上》
3.五年,伐鲁,鲁将师败。鲁庄公请献遂邑以平,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鲁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曰:“反鲁之侵地!”桓公许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管仲曰:“夫劫许之而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侯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史记·齐太公世家》
这三个材料,分别介绍了“桓公伐楚”“桓公征山戎”“于柯之会”的来龙去脉。它们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还可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视野。
再回到这节课中老师所设计的问题上:司马迁却并没有详叙其政绩,为什么呢?对比我补充的三则材料,这个问题的答案应是:因为《史记·齐太公世家》里已有详细记录,所以《管仲列传》就简略了,作者运用的正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互现”笔法。借此,还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旧知。
同时我们发现:课堂上老师补充的两段材料,是史论而不是史实,因此,它极具个性色彩,见仁见智。而这节课引用史论来作补充材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阅读难度。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还没有完全地深入地了解文本,就先行展示他人的评论,这不是帮忙学生理解文本,而是规定了(或暗示了)学生理解的方向。所以,此处引用资料,看似内容充实,实则空洞;名为拓展,实则束缚。